三季人_两会访谈不可“老生常谈”

两会年年开,新闻年年做。

相对于中央和省级媒体两会报道的出新出彩,一些地市报则相形见绌,不说策划、组织相对盲目、被动、无序,报道形式陈旧、老套、单一,报道内容呆板、程式化,甚至不着要领,并无新意可言,单就两会访谈这一表现形式和内容来说,常常是几十年一贯制,毫无新意,可读性和指导性差,离受众想及时、全面、真实了解两会期间各种信息、声音、新见和思想等的预期相去甚远。

表现一,不得要领,访谈随意性强。

没有事前领会和吃透两会的要点和重点,更无研究和制订可行的访谈计划和细则,记者不得要旨,稀里糊涂,仓促上阵。

表现二,随便应付,访谈质量低劣。

记者为完成访谈采写任务,事前既无筛选的采访对象,又无精心准备的采访提纲,漫无目的,随意找上代表或委员问上几句,草草收场,应付了事。

表现三,访谈面窄,代表性差。

翻开一些地市报几年来的两会访谈,发现连年的一些访谈对象几乎都是老面孔,他们几乎年年两会时报上露面,虽侃侃而谈,但了无新意鲜见

原因是记者年年报两会,与其混了个脸儿熟,或是自己的朋友,甚或是自己的广告客户,于是格外关照,成为接受访谈的常客。

表现四,访谈精英化,话题曲高和寡。

访谈以貌取人,唯官是瞻,对象精英化,不是局长就是主任等行政长官,似乎无官不成“谈”,只传递单一“高层”生硬的声音或官话、套话,鲜见基层代表和委员真切的话语,难免失之平衡和公正,更失去了受众的关注。

做好两会访谈,既是两会赋予媒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检阅媒体能力和智慧、借助两会报道提升媒体自身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难得良机。

两会访谈如果还是停留在老生常谈和老调重谈上,固化形式和内容,只会败坏阅读兴趣,失去了报道的作用和意义。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