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肌炎【幼儿良性肌炎1例】
[关键词] 良性肌炎;肌痛;肌酸激酶;幼儿 [中图分类号] R685.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0—94—01 1病例资料 患儿男,2岁6个月,“发热3d,跌落后坐、立、走不稳2h”入院。
患儿3d前发热,体温39℃,无流涕及咳嗽,在家口服蒲地蓝及退热药,热渐退。
2h前从凳子上跌落,爬起后站立、走路不稳,醉酒样,自己坐位吃饭时向后倾倒,急到外科就诊,检查无外伤,头CT无异常,收入儿科。
病后无意识障碍及抽搐,无头痛及呕吐。
查体:T 36.4℃、P 120次/分、R 22次/分、BP 100/70mmHg(1mmHg=0.133kPa)。
烦躁哭闹剧烈,双瞳孔等大正圆,光反射灵敏,咽充血,颈软,心肺腹部无异常,四肢活动良好,关节无红肿,肌力、肌张力及腱反射正常,克氏症、布氏征阴性,双巴氏征阴性。
辅查:血常规WBC 9.6×109/L、N 0.11、L 0.81、RBC 5.15×1012/L、Hb144g/L、PLT 318×109/L。
予镇静,阿奇霉素、炎琥宁静滴。
次日化验:AST 58.6u/L、CK 878.9u/L、LDH 248.7u/L、HBDH 211.6u/L、ASO正常、RF阴性。
查心电图、胸片无异常,尿便常规、免疫球蛋白、CRP、血清离子、肝炎病毒、肝功能、肾功能、血沉正常,病毒检测阴性、肺炎支原体抗体1∶40。
②病毒性脑炎?予小剂量甘露醇2d、头孢、红霉素、炎琥宁治疗。
2d后查头MRI、脑电图正常,肌电图示非特异性肌损害。
5d后患儿正常行走,1周后复查血常规及肌酶谱正常,痊愈出院。
随访半年患儿无复发及后遗症。
2讨论 良性肌炎又称一过性肌炎、流感后肌炎,是病毒性肌炎的一种,发病并不少见,但文献资料较少,首先由Lundberg于1957年报道瑞士学龄儿童在流行病毒感染过程中发生剧烈肌痛。
此病由病毒感染所致,特别是B族流感病毒感染相关;近年的文献报道,与柯萨奇病毒、EB病毒、HIV病毒、水痘病毒等相关[1]。
主要累及两侧下肢肌肉,以小腿肌群为多见,其次为大腿肌。
常于睡眠初醒时突然发生,可致跖屈状态及跛行,腱反射正常,无感觉异常。
症状多在原发病1~3d发生,伴发热,可有厌食、头痛、腹痛、皮疹等。
多在1~5d内迅速消失,个别病例可迁延1周以上。
血清肌酸激酶(CK)显著增高,症状消失后酶值亦恢复正常,血象基本正常,肌电图、肌活检可显示非特异性病变。
本例3d前有发热病史,血象淋巴细胞升高提示病毒感染;急性起病,坐、立、走不稳,烦躁哭闹剧烈可能为肌痛所致;血清酶谱尤其是CK增高显著;病程短,不留后遗症;无意识障碍、颅高压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除外其他神经、肌肉疾病;诊断良性肌炎明确。
但本例以跌落后坐、立、走不稳为首发表现较为特殊,因此婴幼儿如病毒感染后,烦躁哭闹、跖屈状态及跛行、走路不稳甚至跌倒不能行走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本病应与其他病毒性肌炎[2](流行性肌痛、病毒后疲劳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症)及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
流行性肌痛的主要临床特点为突发性肌痛,以胸、腹壁及膈肌附着点最为显著。
病毒后疲劳综合征肌痛广泛,部位不确切,出现在流感的初期及极期,CK无显著升高,无炎症性肌痛的证据。
横纹肌溶解症病情较为严重,多发生于病毒性疾病的高热期,大多急性起病,表现为严重的肌痛和肌肉痉挛、肌肿胀、触痛明显,可有暂时性轻瘫,并有肌红蛋白尿,血清CK明显升高,重者肾衰竭,预后差。
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进展较慢,无严重肌痛或触痛,并且主要累及四肢的近端肌群,往往并发皮肤损害。
格林巴利综合征有感觉障碍,肌力下降。
本病预后良好,无特殊治疗方法,以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和抗病毒等综合治疗为主。
症状较重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参考文献] [1] 钱先,陆双军,郭峰. 良性肌炎一例[J].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0):732. [2] 夏程. 炎症性肌病[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14(2):11—13. (收稿日期:201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