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民俗艺术的创意开发

王菁菁。

摘要:本文旨在以《江城图》衍生品设计为例,探索文化衍生产品设计的新途径以及新思路,其中包括如何提取《江城图》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对《江城图》的文化设计进行新的通俗化的表示,设计出极具实用价值的文化艺术产品,将广府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从而使广府文化服务民众,影响民众。

关键词:《江城图》;广府文化;衍生品设计;创意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91.7;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195—02。

一、《江城图》概况。

(一)《江城图》的发现。

广州市在1999年的文物普查中,在从化区太平镇发现了具有800多年历史的明清古村落钱岗村,在该村又发现了在2003年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第一名“杰出项目奖金奖”的广裕祠。在離广裕祠不远的西更楼上发现了极具历史意义并且艺术价值极高的江城风情图封檐板——《城图》。

(二)《江城图》的基本信息。

广州市从化区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江城图》的发现,为研究挖掘岭南文化提供了诸多材料,特别是特色鲜明的清代初期广府木雕,与精雕细琢的潮汕木雕形成剧烈反差,更加宏观全面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场景,因此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木雕作品。《江城图》一共由三段木板组成,总长860厘米,宽28厘米,厚3.5厘米,它是目前国内已发现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描绘关于清代中叶和后叶(1776—1911)广州清明时节珠江北岸十余里风情的木雕作品,《江城图》由左向右分别表现了城东郊至商业贸易圈、居民区到城西郊的风景,在封檐板的画面上有帆船、画舫、舢舨、花艇、紫洞艇、筒仓游艇共29艘,船上形态各异的人物24个,岸上极具特点的建筑城楼、铺号、台、塔、民居、桥等等共有40余座,雕刻的各类人物形象25个,并且还雕刻有广州城东以及城西濠涌,整体场景生动有趣,极为真实生动的反应了当时珠江旁的人文风貌,并且封檐板刻画的各个场景画面整体空间感十分强烈,具有非常明显的远近层次感,又因其反映的为清明时节,因此又被称为“广州清明上河图”。

江城图》中的树木以及水纹都非常的具有符号性,江城图的树木整体造型相较于其他的木雕中的树木形象,造型十分的奇特且新颖,树叶宛若鳞片,一般三五一排,由上向下错落而叠,树干部分则十分的写实,并且在一些树木上具有肌理感,这种特点的木雕树木造型十分罕见,因此非常值得后续的再设计

江城图》中的水纹特点则更为鲜明,水波浪纹采用了层层叠叠不规则的曲线形长条交错相加的符号化纹样,动态感十足,使人、物、场景动静相宜,相互融合。其中更为巧妙的是所有的波浪都是由右向左推进,体现出江城图巧妙的上下游的分布设计,其设计意图以及其中的巧思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再次的设计加工,在继承以往的基础上赋予江城图新的含义。

(三)《江城图》场景具体分析。

木雕画卷中,我们可以找到相应的非常具有地区特点的建筑有东炮台、归德城门、海珠炮台、天字码头、花塔、赤岗塔等可考文献史料中记载的广州珠江北岸中十分常见的建筑,这些建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建筑造型特点,以及建筑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而描绘的具有地区特色且生动形象反应了当时人文风情的场景,比如河边下棋的、钓鱼的老头,戴高帽的洋人,牧羊、砍柴的田园风光,外国人驯兽,粤剧表演及舞狮,还有体现明清时期广州地区商业发展现状、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等等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场景,这些生活场景可谓反应了当时的民生百态和风土人情,所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利用《江城图》搞好衍生品设计开发。

二、《江城图》衍生品设计开发。

(一)项目设计背景。

根据对相关文物衍生品的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当今的文创产品有着非常积极的发展环境,拥有非常充足的物质精神文化支持,因此此类市场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有着许多值得学习参考的非常成功的衍生品设计案例。但是反观与岭南文化特别是广府文化相关的文化衍生品的成功设计案例却渺渺无几,因此亟需对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内涵进行研究发掘,切实搞好与此相关的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利用,弘扬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二)衍生品相关造型设计思路。

在《江城图》衍生品造型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江城图所描绘的文化生活场景需要一个能够承载其文化的实际载体,而这个实际载体则成为《江城图》文化场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不断的尝试我们选择使用“文物+非遗”的表现手法,选择了广府红木宫灯作为承载《江城图》的实际载体,之所以选择广府红木宫灯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无论是江城图还是红木宫灯都属广府文化,蕴含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十分有利于再设计之后两者之间的融合;。

第二点,广府红木宫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自身已经蕴藏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广府红木宫灯造型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对于现在的市场而言,没有办法被广大的消费群体所接受,因此其销量一直不高属于拥有小的受众面的产品,而伴随着时间的发展过小的受众群体不利于红木宫灯的传承以及发展,所以我们希望广府红木宫灯与《江城图》相互结合再设计之后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产品设计流程。

通过以上的设计思路,我们选择先将以上分析的《江城图》中具有文化特点的标志性建筑,以及极具历史价值的文化场景进行提取,并且与其它木雕不同的雕刻表现手法进行保留并再设计

其中我们将红木宫灯具有代表性的六面体造型特征的设计结构,以及具有象征性的镂空花纹装饰部分进行保留,并与现代落地灯具中具有代表性上宽下窄的灯罩造型具有较长的灯柱的部分进行结合,通过不同部位的提取再进行结合,使得通过再设计后的衍生灯具产品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通过再设计后的灯具必须保留红木宫灯原本的折叠设计,有利于后期储存与运输;保留模块化的拼接设计以及榫卯的插销结构,有利于组装和维修。

(四)场景应用。

随着新中式家具设计风格的兴起,保函中式风格的产品有了更多的发展路径以及使用场景,通过后续的设计以及相关类似产品的使用场景的调研,我们发现与我们设计风格相类似的产品大多出现于中式装修风格的居家环境、餐馆、酒店、茶馆等等场景,其中这一些场景大多对于灯具有着大量的需求,其次这一些场景都十分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以及通过灯具所蕴含的文化对使用者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切都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同时,也只有将这一些古老的文明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融入必备的日常用品,并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三、结语。

本课题的根本意义在于希望同过设计开发能够打破文物“居庙堂之高,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局限性,并且希望能够通过这一项目开发资源丰富的广府文化,并将其文化融入日常的生活空间,以达到传承的目的。

指导老师:关晓辉。

参考文献:

[1]李剑波.岭南古祠堂建筑的年代标尺——广裕祠[J].岭南文史,2005(01).

[2]叶春生.岭南民俗文化[M].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程存浩.不落的文明:走进钱岗古村[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