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区位资源优势搭建丰宁杏文化产业经济

摘 要:丰宁满族自治县位于首都北京北部,相距不足200公里,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又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14个县份之一。杏果资源丰富,面积达100万亩丰宁利用区位资源优势,以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搭建杏文化产业特色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网。

关键词:杏文化产业经济   1、 搭建丰宁文化产业经济的优势条件。   1、1杏资源优势:据2010年丰宁林业局统计全县杏果资源面积达100万亩,其中山杏92万亩,大扁7万亩,鲜食杏3500亩(17万株)。全县甜苦杏核产量5000万公斤,产值2 亿多元,全县农民人均年增收700元,是发展山区经济的一大优势。   1、2区位优势:丰宁位于承德西北,北京的北部,与怀柔相连,距北京市188公里,是北京的北大门、后花园、水源地,夏季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去处,又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14个县份之一。特别是国道111线一级公路贯通更拉近了丰宁与北京的联系,所以说丰宁利用杏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生态立县、旅游强县为依托,搭建杏文化产业经济,具有为北京保生态、增水源、阻沙源,为县域经济增资源,为农民拓财源,强县富民的重要意义。   2、搭建丰宁杏文化特色产业经济的意义。   2、1发展杏果生产的生态文化意义,杏树是适应性强的生态经济树种,抗干旱、抗瘠薄、抗寒冷、抗风沙,被称为防风固沙石质阳坡造林的先锋树种,又是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质树种。杏树早春花香,夏季果鲜、秋季叶红,结合旅游业可在景点、路旁、庭院栽培妆点景观、美化环境。由于早春杏花独占鳌头,使人赏心悦目,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杏花作笔,借景叙情。如陆游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代叶绍翁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形容花色的要数宋代杨万里的诗句:“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在配植的描述中有唐代王涯诗句:“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碧波中。”宋代王安石诗句:“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阳碾作尘。”都是描写杏树种在山坡,既欣赏山坡杏花。清代高士奇作词句:“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认为残冬的梅花根本比不上沐浴在春花下艳丽的杏花。如此等等描写杏花悦人意境的诗句不胜枚举。杏树在园林栽培可点缀景观,给喧闹的世界以清新,在农村庭院栽培,可美化溢香,使农村锦上添花,在高山沙地栽培可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2、2社会经济意义:杏树是我国北方重要木本粮油树种,在2010年9月22—24日首届中国山杏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在承德召开,专家们为山杏算过生态账、经济账和社会效益账,得出结论“南有油茶,北有山杏”可见对杏果的高度评价。   发展杏果产业投资少、见效快,结果早、效益高、风险小,家家户户都能搞,而且是一次种植,多年受益。丰宁近两年杏果连续大丰收,给农民带来了可喜的成果,得到群众的认可 ,把杏果比喻为“铁杆庄稼、木本粮油、绿色银行、不占地的粮、不吃草的羊”。   杏果甘甜多汁,味美色艳,营养丰富,不但可以鲜食,又可加工,一般6公斤鲜杏可制一公斤杏脯,2公斤青杏可出一公斤青梅,6—10公斤可烤制1公斤杏干,3公斤杏制一公斤杏酱。由于杏果成熟早,已成为人们的时尚果品。全国总产量约50万吨,人均不足0.3公斤,市场短缺。杏脯在国内果脯中售价最高量最少,在国际市场上有“小金柿”之美称。常食鲜杏、杏干及杏制品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有防癌治癌,延年益寿的作用。据1985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的新疆南疆喜玛拉雅山南麓洪扎族居住区,斐济及南高加索的调研,人均寿命近百岁,且无癌症患者,为四大长寿区,经分析这与长年喜食杏果及制品的习惯有关。因杏和杏仁中含有其它水果无法相比的特殊物质,其一是果实的胡萝卜素,含量为水果之冠 (79mg/100g),其杏仁里含硒含量是各种果仁之冠(27.06mg/100g),其三是杏仁中独有的苦仁甙,也叫VB17(苦杏全含量3—4%,甜杏仁0.017%)。胡萝卜素在人体中可转化成VA,胡萝卜素和硒都是具有延缓细胞和机体衰老的功能。VB17在人体内可降解成苯甲醛,进而转胺基香酸和氰化物,其中氰化物为惰性物质,能抵制和杀死癌细胞并缓解癌痛。因此有人称发展杏果生产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长寿工程。

杏仁含油率高达63%,是山区重要的食用油之一,又是上等的工业用油,属不甘性油,在—10?C时保持澄清,—20?C时才凝结,是精密食品的润滑油、护肤化妆高级油,在国际市场上售价均高于其它植物油,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疗效,为高级保健油。杏仁又是我国传统出口汇率高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占世界贸易量的80%。杏仁清香爽脆,富有多种营养,其中含脂肪50—64%,蛋白质23—27%,又富含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营养高于牛肉的几倍。杏仁除炒食、腌食外,又是医药食品加工的原料,可制成杏仁露、杏仁粉、杏仁茶、杏仁粥、杏仁小菜等多种食品及饮料。杏叶含蛋白质12.14%,粗脂肪8.67%,粗纤维11.44%,是猪羊的好饲料;杏核皮是烧制活性碳原料;杏木质坚硬、色红纹细,可制各类家具及工艺品,杏花期早花量大,是早期蜜源植物,总之杏树浑身都是宝,综合开发利用效益高。   3、 对丰宁文化产业经济设想及预期效益。   丰宁林业局利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建设资金,从2010年开始,采用科技指导,资金扶持,抓点带面,推动全县杏产业发展,在重点乡村开展了以“山杏改接大扁”为主的“山枣改接大枣、山核桃改接核桃”的“三改”工程。近几年来组成50余名的农民技术服务队,每年利用50余天的有利时机,共改接大扁1万余亩(55万株),改接大枣600亩(6万株),改接核桃30亩(700株)。先后在黑山咀镇平山村、三道沟门、五道沟门村建山杏改接大扁1000亩以上示范点两处,在天桥镇小辽东村,黑山咀镇五道沟门村,大阁镇四道河村建山枣改接大枣百亩万株示范占3处,在石人沟乡木营村徐国宣承包山,建山核桃改接优质核桃示范点一处,均初见成效,获得农民的好评。“十二五”期间,丰宁计划实现百万亩杏产业规划,即山杏保持90万亩,大扁达10万亩,优质鲜食杏5000亩(25万株),杏果产业经济产值超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1500元。   4、结合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的战略,搭建丰宁文化产业特色经济。在现有村村通,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基础上,实现“路路绿”,真正把丰宁建成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通、景美、人和、温馨的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丰宁。   为充实旅游业内涵,大力宣传杏文化,春季设立杏花节,夏季设立杏果采摘节暨杏文化产业经济促销节。利用丰宁独特的布糊画、剪纸、玉米秸画、桦皮画等手工艺品,以杏花、果树为体材,大力推进丰宁的杏文化产业特色经济。 参考资料: 1、“食杏是否有助于健康的考查报告” 张家延、于希志、廖新宇,王斌四位专家撰写,登于全国李杏资源研究与利用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