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两种根管充填糊剂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和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根管充填糊剂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的疼痛及临床疗效。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牙科于2014年7—12月所收治的适应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患者87例,患牙共126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6例,患牙均为63颗。

两组均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利用Cortisomol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观察组利用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观察并比较两组患牙术后7d的疼痛反应情况以及术后1年的随访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术后7d的疼痛反应率为6.3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2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根管充填糊剂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疼痛反应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7)10(a)—0095—03   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一次性根管治疗术逐步被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所认识和接受,且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此治疗术的适应证范围也不断的扩大。

与传统根管治疗术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具操作步骤少、节约时间、减少复诊次数、减轻患者疼痛等优势,但术后疼痛及远期成功率却抑制了其发展。

临床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治疗效果不仅受适应症选择及医生手法的影响,而且更受所选择使用材料的影响。

该案方便选取了该院牙科于2014年7—12月所收治的适应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于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时分别利用Cortisomol糊剂和Vitapex糊剂进行要管充填,观察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疼痛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Y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87例该院门诊收治的适应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患者,纳入标准: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患牙松动程度低于Ⅰ度,存在轻微但不甚明显的叩痛;经x线片检查显示根尖发育完成,根尖周低密度影像直径低于5mm;未行过根管治疗

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1例,其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20~72岁,平均(38.2±3.5)岁;患牙63颗,均为磨牙,上颌第一磨牙11颗,第二磨牙10颗,前磨牙5颗;下颌第一磨牙18颗,第二磨牙13颗,前磨牙6颗;有瘘管25颗,无瘘管38颗。

观察组46例,其中男23例,女23例;年龄22—78岁,平均(38.6±3.1)岁;患牙63颗,均为磨牙,上颌第一磨牙12颗,第二磨牙9颗,前磨牙5颗;下颌第一磨牙19颗,第二磨牙13颗,前磨牙5颗;存有瘘管27颗,无瘘管36颗。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利用根管充填糊剂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术前经行X线检查拍摄根尖片,以了解根管根尖周病变情况,常规开髓、揭髓顶、拔髓,利用电测仪对根管工作长度进行确定,并利用Pro—Taper镍钛锉行根管预备,利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对根管进行交替冲洗,并以纸尖对根管进行干燥,对照组利用Cortisomol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观察组利用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充填,两组均采取冷牙胶侧方加太远方式进行根管充填操作。

术后均行x线检查拍摄根尖片,以了解根管充填情况,根管充填物严密充填,与根尖孔距离不超过2.00mm为适填,若出现欠填或是超填现象,均应重新进行充填,并暂封窝油,同时调整咬合,1周后回院复诊无明显症状者即可行永久充填

患者术后3d内避免利用患牙咀嚼食物。

为保证术后比较的客观性,上述操作均由同一医生完成。

患者术后7d加院复诊,以了解患者疼痛反应情况;术后患者行为期1年的随访,以了解患者远期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牙术后7d的疼痛反应情况及术后1年随访的临床疗效。

疼痛反应情况评判标准:根管充填后有严重疼痛感,根尖区现明显肿胀,叩痛明显判定为重度反应;根管充填后有自发性疼痛感,根尖区未现明显肿胀,但存在轻度叩痛,经抗炎治疗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判定为中度反应;根管充填后有轻微疼痛感,叩诊及咬合存在轻微不适,症状可缓慢消除判定为轻度反应;根管充填后无任何不适症状判定为无反应。

疼痛反应率=(重度反应+中度反应+轻度反应)/总例数×100.00%。

术后1年随访的临床疗效评判标准:患者1年后随访临床疗效的评判需结合考虑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牙片表现进行评判。

患牙无自觉症状,不存在叩痛、窦道,咀嚼功能完全恢复,X线牙片显示根尖周组织正常,根尖周透射影像完全消失,牙周间隙正常判定为成功;患牙无自觉症状,各项临床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有一定咀嚼功能,X线牙片显示根尖区透射区阴影面积明显缩小,或有恢复趋势判定为好转;患牙仍有自觉症状,存在叩痛,现窦道或原有窦道未闭合,咀嚼不适,X线牙片显示根尖区透射区阴影面积不变或扩大,原根尖周无异常者出现透射区判定为失败。

治疗总有效率=(成功+好转)/总例数×100.00%。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计数资料,并利用进行x2检验,P   对照组术后1年随访的临床疗效为88.89%,观察组术后1年随访的临床疗效为98.4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