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8年公需科目考试“一带一路”倡议试题及答案(,97分)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参考答题时间:1分钟;难度:2)。

1.古代丝绸之路的输出商品除了丝绸还有()等。(B)(出自第一章第一节)。

A.香料 B.瓷器 C.宝石 D.药材。

2.在古代中国,()是对外贸易中运销最远、价值最高、最负盛名的传统产品。(A)(出自第一章第一节)。

A.丝绸 B.香料 C.瓷器 D.宝石。

3.早在中国秦汉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就已出现,()时极为鼎盛。(D)(出自第一章第一节)。

A.汉唐 B.明清 C.宋元 D.唐宋。

4.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等。(A)(出自第一章第一节)。

A.“草原丝绸之路” B.“漠北丝绸之路”。

C.“东海丝绸之路” D.“西南丝绸之路”。

5.2008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起了()。(A)(出自第一章第一节)。

A.“丝绸之路复兴计划” B.“丝绸之路开发计划”。

C.“现代丝绸之路计划” D.“新丝绸之路构想”。

6.“一带一路”构想是对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C)(出自第一章第二节)。

A.开拓和创新 B.复兴和开拓。

C.继承和发展 D.传承和延续。

7.“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是推进新时期中国()的重要举措。(A)(出自第一章第二节)。

A.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B.全方位改革创新新局面。

C.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D.创新驱动战略。

8.共建“一带一路”是探索全球化()的尝试。(D)(出自第一章第二节)。

A.协调发展 B.合作共赢。

C.跨越发展 D.健康发展。

9.中国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导致部分()产业正在失去竞争优势。(B)(出自第一章第二节)。

A.资本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C.人口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10.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来完善经济全球化的(),尽可能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C)(出自第一章第二节)。

A.格局 B.结构 C.机制 D.体系。

11.在“一带一路”提出前夕,美国—日本筹建()。(A)(出自第一章第三节)。

A.TPP B.TTIP C.AIIB D.APEC。

12.新贸易保护的范围延伸到了新兴()领域。(B)(出自第一章第三节)。

A.高新技术 B.服务贸易。

C.科技产业 D.投资并购。

13.()连续十多年成为全球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D)(出自第一章第三节)。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中国。

14.“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显示了中国避免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推高()的愿望。(A)(出自第一章第三节)。

A.贸易保护主义 B.地方保护主义。

C.区域隔离 D.单边主义。

15.打通西部跨洲陆上通道以及西南部陆海通道,对于丰富中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C)(出自第一章第三节)。

A.商品种类 B.国际经贸往来。

C.远洋运输渠道 D.贸易多样性。

16.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A)(出自第一章,第四节)。

A.经济全球化 B.和平与发展。

C.新常态 D.新自由主义。

17.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和发展与()的流行密不可分。(D)(出自第一章,第四节)。

A.福利经济学 B.国家福利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新自由主义。

18.将政府干预同()有机结合的中国实现了经济的腾飞。(B)(出自第一章,第四节)。

A.监管 B.市场 C.计划 D.调控。

19.在传统经济全球化下,()是最大的赢家。(A)(出自第一章,第四节)。

A.资本 B.政府 C.社会 D.市场。

2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C)(出自第一章,第四节)。

A.谨慎 B.全面 C.渐进式 D.激进式。

21.“丝路精神”主要理念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B)(出自第一章,第五节)。

A.历史记忆 B.历史符号 C.历史传承 D.历史标记。

22.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对()理论的重要贡献。(A)(出自第一章,第五节)。

A.全球治理 B.多极化 C.相互依存 D.全球化。

23.()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从概念设计到产品终结的全生命期中所有创造价值的活动。

(C)(出自第一章,第五节)。

A.国际产业链 B.国际价值链。

C.全球价值链 D.全球产业链。

24.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正陷入深层次()困境。(A)(出自第一章,第五节)。

A.结构性 B.系统性 C.紧缺型 D.扩张性。

25.“一带一路”倡议打破了传统区域价值链的固有模式和()。(A)(出自第一章,第五节)。

A.地域限制 B.文化差异。

C.经济差异 D.族群限制。

26.“一带一路”的共建原则是“(),合作共建”。(C)(出自第二章第一节)。

A.相濡以沫 B.搁置争议。

C.志同道合 D.求同存异。

27.在“一带一路”海外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利益。(A)(出自第二章第一节)。

A.其他国家 B.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 D.最不发达国家。

28.共建原则体现为(),各尽所能。(C)(出自第二章第一节)。

A.各取所需 B.各抒己见。

C.各施所长 D.物尽其用。

29.开展(),成为沿线国家不约而同的选择。(D)(出自第二章第一节)。

A.经济谈判 B.友好往来。

C.贸易往来 D.对话合作。

30.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初步完成()。(A)(出自第二章第一节)。

A.规划和布局 B.规划和启动。

C.起步阶段 D.政策设计。

31.()就是指由于当前世界范围内战事频仍,冲击正常生产生活环境的和平安定,因而导致的人们生活动荡、发展受阻的混乱状态。(A)(出自第二章第二节)。

A.和平赤字 B.治理赤字 C.发展赤字 D.生存赤字。

32.()大肆扩张,影响国际社会和平。(B)(出自第二章第二节)。

A.极端主义 B.恐怖主义 C.激进主义 D.地区主义。

33.国际社会中的发达国家长期处于()顶端,是造成国际秩序不公平、不公正的主要原因。(D)(出自第二章第二节)。

A.价值体系 B.生产体系 C.食物链 D.供应链。

34.当前全球化的主要问题是()不适应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状况。(A)(出自第二章第二节)。

A.全球治理规则 B.全球治理体系。

C.全球经济体系 D.全球合作体系。

35.当前国际社会治理规则不甚合理,现有规则具有明显的维护西方国家利益的色彩,较少考虑到()的切身利益。(C)(出自第二章第二节)。

A.第三世界国家 B.南方国家。

C.发展中国家 D.不发达国家。

36.“一带一路”倡议在多个()地带深入推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A)(出自第二章第三节)。

A.高风险 B.高投入 C.高成本 D.高收入。

37.市场力量与()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动因。(C)(出自第二章第三节)。

A.文化因素 B.战略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38.“一带一路”项目耗资巨大,()最为突出。(B)(出自第二章第三节)。

A.技术问题 B.资金问题 C.人才问题 D.资本问题。

39.“一带一路”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关键在于能否创建()的新发展模式。(A)(出自第二章第三节)。

A.可持续 B.可循环 C.绿色 D.创新。

40.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的复杂性更加突出。(C)(出自第二章第三节)。

A.全球治理体系 B.国际安全体系。

C.地缘政治局势 D.地缘经济关系。

41.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C)(出自第三章第一节)。

A.平等互利 B.和平共处 C.求同存异 D.平等对话。

42.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是首要的保障。(B)(出自第三章第一节)。

A.设施联通 B.政策沟通 C.资金融通 D.民心相通。

43.政策沟通的内容重点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交流沟通。(A)(出自第三章第一节)。

A.战略和政策 B.政策和操作 C.规划和执行 D.计划和实践。

44.通过政策沟通、信息的传递、信息的接受等环节促进政策的(),可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D)(出自第三章第一节)。

A.广泛化 B.集约化 C.民主化 D.科学化。

45.()的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是最有效的政策沟通。(A)(出自第三章第一节)。

A.政府间 B.智库间。

C.跨国公司间 D.媒体。

46.()落后是制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短板。(A)(出自第三章第二节)。

A.基础设施 B.政策沟通。

C.市场经济机制 D.政治文化。

47.()是货物贸易、资金配置、人员流动以及产业合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A)(出自第三章第二节)。

A.基础设施 B.民主政体 C.市场经济 D.国际协议。

48.基础设施工程通常项目大、影响深远,具有()意义,有利于增强各方对“一带一路”的信心。(B)(出自第三章第二节)。

A.示范性 B.指标性 C.先导性 D.广泛性。

49.既要重视硬件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也要重视()与联通机制的完善。(D)(出自第三章第二节)。

A.国际合作 B.政策谈判 C.协议签署 D.政策协调。

50.()是“一带一路”建设可持续的基础。(C)(出自第三章第二节)。

A.技术可行 B.政策可行 C.经济可行 D.资金可行。

51.()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A)(出自第三章第三节)。

A.贸易畅通 B.政策沟通 C.资金融通 D.民心相通。

52.()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内容。(C)(出自第三章第三节)。

A.信息流动 B.资金流动 C.商贸往来 D.人员往来。

53.我国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的最大()、最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地。(B)(出自第三章第三节)。

A.经济伙伴 B.区域内贸易伙伴 C.进口市场 D.合作伙伴。

54.当前“一带一路”区域内经济合作层次低,()相对较低。(B)(出自第三章第三节)。

A.贸易总额 B.贸易占比 C.投资总额 D.合同金额。

55.为更好提升“一带一路”区域内贸易,需进一步加强()。(D)(出自第三章第三节)。

A.政治合作 B.资本往来 C.经济合作 D.区域合作。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