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利润表结构改进的思考

摘要: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它固有结构的局限性决定了报表信息的不完整。

主要表现在:报表结构简单;相关性差;谨慎性原则体现得不充分。

改进后的利润表中获取的会计信息比较完整:考虑收入风险,区分不同收入及其构成;研究了会计要素收入利润按实现方式分类;谨慎性原则体现得更充分。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局限性改进设想;新利润表   中图分类号:F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7—0110   利润表作为三大会计报表之一,它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其目的是为了衡量企业在特定时期或特定业务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所付出的代价,为考核经营效益和效果提供数据。

然而,现行利润表的结构固有的局限性导致了它的作用大打折扣,同时也会误导报表信息使用者,降低利润表信息的有用性,从而削弱利润表的可信度。

一、现行利润表存在的局限性   1.结构简单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同样反映三个会计要素,但资产负债表有65行,利润表仅20行,这是因为资产负债表对每一会计要素分类详尽,而利润表仅将收入要素归为营业收入一项,所以利润表反映的信息量较少。

2.相关性较差   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能从现行利润表中看出企业的利润是来源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还是筹资活动以及利润在各项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也就不能直接与现金净流量关联对比分析,无法评估收益质量,也看不出现销收入赊销收入及各自所占的比例,不能正确评估收入的风险。

3.未能充分体现出谨慎性原则   资产负债表通过计提减值准备,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而在利润表收入是被高估的,其主要表现为:不同性质的收入不加区分,如收现和赊销的营业收入均反映在报表中,未考虑赊销营业收入的风险;短期赊销营业收入和远期赊销营业收入不加区分,未考虑远期赊销收入的风险。

二、现行利润表改进设想   1.区分不同收入利润及其构成。

具体来讲,就是将收入按其实现方式分为四类反映,将利润按其来源分为四类,即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利润,投资活动产生的收入利润,筹资活动产生的收入利润以及其他特殊活动产生的收入利润

这样,报表使用者可以区分不同的收入及其所占比例,正确地判断收入存在的风险;明确经营活动带来的利润及其比例,更好地判断收益质量。

2.强化利润表会计要素研究。

现行利润表中,收入仅指营业收入

而事实上,收入分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按实现方式分类外,还可以按其销售地域分为国内销售收入、国际销售收入,且每一类还可以细分。

同样,费用、利润也有多种分类方式。

在对上述会计要素研究的基础上,以利润表的相关性、明晰性为原则,选择合适的分类,决定利润表的结构。

3.充分贯彻谨慎性原则。

从《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收入的实现条件看,准则的规定是不完整的,如只规定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而没有明确时间界限,时间是1年能够流入的利益确认收入,还是10年内能够流入的利益确认为收入:并且也没有明确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的判断依据,因此,有必要对远期赊销收入利润表的反映进行抵减:一种方法是不确认为收入:一种方法进行抵减处理。

以下是笔者根据上述思路设计的利润表:   参考文献:   [1]孙琳.浅谈利润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7).   [2]吴艳芳.浅谈利润表会计要素设置缺陷及改进.财会通讯?综合(上),2011(11).   [3]周群芳.现行利润表局限性改进.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9).   [4]吴景阳.关于涉及利润表要素和结构的探讨.金融经济,2010(22).   [5]林斌.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协调与改进.财会月刊(综合),2008(5).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