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评价

摘 要 目的:探讨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

方法: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按随机数字化原则分为序贯组与常规组各48例,两组均据病情予止咳化痰、平喘,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处理,常规阿奇霉素按照10mg/(kg?日)溶解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药物浓度0.1%,持续静滴序贯组上述剂量阿奇霉素,静脉给药3~5天,体温正常、外周血白细胞正常、病情稳定改为口服阿奇霉素

结果:序贯组总有效率93.75%与常规组的95.8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序贯阿奇霉素静滴时间4.04±0.49天短于常规组的11.13±3.13天(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8.83%少于常规组20.83%(P<0.05)。

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是较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小儿支原体肺炎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较重的可引起各系统的肺外并发症,病程长,病情重,小儿支原体肺炎具体治疗方案,目前临床多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sup】[1]【/sup】。

本文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收到良好疗效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院住院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男50例,女46例,中位年龄6.67±2.35岁。

诊断符合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且无肺外等其他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正常,治疗前1周均未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96例患儿按随机数字化原则分为序贯组与常规组各48例,两组患儿在病情严重度、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均据病情予止咳化痰、平喘,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处理,①常规组:阿奇霉素按照10mg/(kg?日)溶解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药物浓度0.1%,持续静滴;②序贯组:上述剂量阿奇霉素,静脉给药3~5天,体温正常、外周血白细胞正常、病情稳定改为口服阿奇霉素

观察项目:⑴疗效判断标准【sup】[2]【/sup】:①显效:治疗1~7天,体温下降,咳嗽减轻或消失,肺部无?音,血象正常,胸片较前好转;②有效:治疗8~14天,体温下降,咳嗽减轻,肺部无?音,血象正常,胸片较前好转;③无效:治疗超过14天,发热、咳嗽不好转,或好转后又加重,或出现并发症,肺部出现?音,血象正常或升高,胸片较前不好转或加重。

总有效显效+有效。

阿奇霉素静滴时间。

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皮疹、消化道反应、静脉炎等。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以EXCEL数据库录入,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

计数资料用个体例数表示,应用X【sup】2【/sup】检验,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后,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序贯组总有效率93.75%与常规组的95.8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序贯阿奇霉素静滴时间4.04±0.49天短于常规组的11.13±3.13天(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8.83%少于常规组20.83%(P<0.05),见表1。

讨 论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程呈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5岁以上儿童为支原体肺炎高发年龄,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5%~20%,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30%以上【sup】[3]【/sup】。

支原体肺炎是自限性疾病,使用抗生素后可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对青霉素、头孢类作用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起到抑菌作用,阿奇霉素及红霉素均为大环内酯类药,阿奇霉素为15元环,红霉素为14元环,阿奇霉素半衰期长,胃肠道不良反应小,组织及细胞内水平高,红霉素胃肠道反应大,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退热快,胃肠道反应小,病程缩短,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安全、有效的药物【sup】[4]【/sup】,但常规静滴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总疗程比较长,增加患儿痛苦,且需要较高医疗费用。

序贯治疗是指感染患儿经过一段时间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情稳定后停止静脉使用抗生素,改为性质基本相同的口服抗生素继续治疗【sup】[5]【/sup】,是根据抗生素的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药物稳定性以及患儿自身疾病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的一种科学的给药方法。

阿奇霉素支原体细胞内感染效果好,T1/2长达68小时,并有抗生素后效应,停用因其释放出来的浓度5~7天内仍超出常见敏感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继续保持抑菌活性【sup】[6]【/sup】,序贯疗法不仅可以迅速缓解控制支原体血症,并可保持对组织细胞内特别是呼吸道细胞内支原体持久的杀灭作用,减轻呼吸道症状,减少耐药菌株发生率,另外阿奇霉素口服吸收率高,这样可方便地实施从静脉给药到口服给药贯疗法【sup】[7]【/sup】。

本文结果显示序贯组总有效率93.75%与常规组的95.8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序贯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4.04±0.49)天短于常规组的11.13±3.13天(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8.83%少于常规组20.83%(P<0.05)。

因此,序贯疗法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sup】[8]【/sup】,既减少了医疗消费,又减轻了家长因患儿住院时间过长产生的不安焦虑心理、给予工作、生活护理的方便。

参考文献   1 袁壮.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3.   3 王辉.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现状[J].中国药师杂志,2008,l1(5):586—588.   4 张晓华,李亚芳.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药业,2006,l5(3):69—71.   5 王岱明.抗生素的药理特点序贯疗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4):195—196.   6 姬峰,金华,韩智国,等.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87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8,48(16):47—48.   7 熊明芳.探讨抗生素序贯疗法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9).11(9):7   8 苏萍.序贯疗法优化抗菌素治疗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l):181—182.       表1 两组疗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