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导游词:总统府导游词

栖霞山位南京城东北公里,又名摄山,南朝山建有“栖霞精舍”,因得名。

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山,形若卧龙,名龙山;西北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

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深秋红叶,特别是000年发现“东飞天”石窟,成蜚声海外旅游胜地。

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金陵名秀山”。

尤其是深秋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幅美丽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说. 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不仅有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金陵明秀山”,民素有“春牛首、秋栖霞”。

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枫树,深秋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壮观,景色十分迷人。

栖霞山风景区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湖边,它位栖霞寺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兴建,湖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到栖霞寺门。

栖霞寺座落栖霞山峰西麓。

齐永明元年(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寺,称"栖霞精舍",成江南佛教三论宗发祥地。

栖霞寺是南京地区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

栖霞寺座落栖霞山峰西麓。

齐永明元年(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寺,称“栖霞精舍”,成江南佛教三论宗发祥地。

),唐代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0余,规模很,与山东长清灵岩寺、湖北荆山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天下四丛林。

清咸丰年毁火灾。

清光绪三十四年(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楼等,南京地区寺庙。

千佛岩凤翔峰西南麓。

闻名遐迩“东飞天”就0佛龛

齐永明七年(89年),明僧绍子与智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

梁六年(5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是纷纷前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85年)逐渐开凿而成。

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佛光,是立志凿造佛像

他病故,其子南齐永明二年(8年)开始与僧智禅师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

所有佛像或五六尊龛,或七八尊室。

佛像始有55尊,分凿9佛龛,望如峰房鸽舍,称千佛崖。

,唐、宋、元、明各代相继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共有700尊。

佛像者高数丈,者仅盈尺。

其“佛阁”开凿早、规模座石窟,凿南齐永明七年(公元89年),正无量寿佛坐像高达米。

000年南京旅游界要说有什么事恐怕只有栖霞山发现“东飞天”,各媒体更是抓住这热进行量报道,学术界也展开了激烈讨论,使“东敦煌”、“东飞天”蜚声海外,很多人慕名而。

“东飞天”位0佛龛

这洞龛非常,共有5座佛像,洞顶两组飞天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佛像头顶火焰隐约可见。

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我国所发现东部“敦煌遗迹”。

近又传消息称千佛岩旁舍利塔上又发现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似,据有关报道称,这发现进步丰富了"东敦煌"化容。

舍利塔始建隋仁寿元年(60年),始木塔,毁唐武宗会昌年。

现存塔系南唐高越、林仁肇建造。

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8米。

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

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修道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般。

该塔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80米。

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

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

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圆拱形龛,雕酋跏趺坐佛,共计6尊,雕刻精细,甚生动。

全塔造型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装饰华丽,佛教艺术江南代表作,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988年舍利塔被列全国重物保护单位。

栖霞山还有若干然奇观,饶有情趣。

栖霞寺东北,平山头南坡上有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

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线天”等然鬼斧神工奇观。

南朝石刻

体现南京南朝古都神韵艺术瑰宝——南朝陵墓石刻,江苏省共有3处,其南京地区有9处,分布江宁、栖霞等处,其年代早始南朝刘宋,距今约500年,9处陵墓石刻,帝陵共3处,另有失考墓7处。

这些陵墓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约千米左右,般都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几种。

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三种,形态基相似,体形高,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交错,神态威猛庄严。

天禄麒麟仅限用帝陵,辟邪则专用王侯墓前。

栖霞区狮子冲陈帝陈倩永宁陵前天禄麒麟,是帝陵石兽代表作。

它们相向而立,造型矫健灵活,雕刻手法细致圆熟,已脱尽汉代简朴作风,给人以挺拔、丰满印象。

而位仙鹤门张库村梁临川王萧宏墓,墓前辟邪雄浑简练,雕刻技法娴熟,造型整体和局部皆十分和谐,显示出种匀称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称华表,以栖霞十月村吴平忠侯萧詹墓碑保存完整。

南朝立碑较少,千碑毁散湮没,流传极少,而碑巍然独存。

石碑通高56米,分碑首、 碑身、龟趺三部分。

碑身镌刻当著名法贝义渊所80多楷体碑,是十分罕见法艺术珍品。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而与代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国古代石雕艺术杰作,也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宝库珍品,988年被列全国重物保护单位。

天禄麒麟雕刻。

精美者,当属位栖霞镇狮子冲陈帝永宁陵石刻

天禄又称“天鹿”,也称“挑拨”、“拨”,是古代传说神兽,与“天命”和“禄位”有关。

麒麟是传说“仁兽”,它出现,往往被附会圣贤降生,是太平盛世象征,永宁陵现存石天禄麒麟各只,昂首而立,凌空欲飞,富有动感,给人以挺拨、丰富印象。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