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影响]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

体育用品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抢占市场,努力使自己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据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统计,全世界65%的体育用品中国生产制造,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体育用品世界工厂。

同时中国体育用品业也是一个出口依存度很高的行业,目前全行业的出口依存度已达到30%,其中部分产品如运动鞋、运动服装、体育纪念品等甚至达到50%左右。

目前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因其产品价格低廉,出口数量大,时时面临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政策的改变、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反倾销的压力,以及层出不穷的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不断威胁中国劳动密集型体育用品产品出口

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利润几乎接近零,要靠国家出口补贴退税生存。

对于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体育用品企业来说,在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浮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情况下,如何应对货币汇率的变化,保持强劲的出口能力,是许多体育用品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强势经济造就强势货币      国际金融理论认为,一种货币相对于其它货币的国际地位的变化是决定其对外汇率的重要因素,而货币的国际地位无疑是由其所在国的相对经济实力决定的。

从实践上看,在上个世纪后期日本、马克对美元大幅度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与日本、德国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

近两年美元的持续贬值,也正是美国经济步入衰退所致。

中国的经济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前列。

未来的中国经济应当是强势经济,强势的经济必然会造就强势的货币。

人民币升值就短期而言可能会减少出口、造成失业、引发投机资本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并影响到短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但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长期增长。

尽管汇率低估提升了出口部门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但是损害了非贸易品部门的发展,实际上意味着对两个产业采取了歧视性的差别政策,结果导致结构失衡。

一些产业发展过剩,一些产业发展不足。

人民币汇率升值将促使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的均衡发展,避免结构失衡,从而有利于中长期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可持续增长。

产业的再调整也有利于促使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人民币汇率升值也有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投资能力。

低估的人民币虽然吸引了外商投资,但外商企业的存在降低了国内资本的投资空间,并对国内企业构成了激烈的竞争,更加压缩了国内企业利润和投资空间。

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影响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流量、贸易结构贸易走向的一项关键因素。

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削弱中国体育用品在世界上的贸易价格竞争力,有导致出口贸易萎缩的倾向,同时,也会带来贸易结构的转型和贸易市场走向的变动。

人民币汇率变动引发的问题      对于体育用品国际贸易来说,汇率执行着重要的价格转换职能。

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体育用品贸易流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人民币对外贬值会引起中国体育用品相对于外国体育用品价格的降低,从而诱发国外市场增大对中国体育用品需求的扩大和本国市场对外国体育用品需求的减少,即鼓励了体育用品出口而抑制了进口。

人民币升值,情况正好相反,引起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

在1981年至1994年人民币汇率贬值期间,中国同期体育用品出口总额由1981年的3.91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21.53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4.88%,因此,在分析中国体育用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时,应当肯定汇率的变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1995年开始到2001年,人民币汇率就一直保持稳中趋升的势头,因此中国体育用品出口增长速度与前几年相比有所减缓,年均增速为11.88%,尤其到了1998年,出口增长率降至0.4%。

从2002年至2004年,由于美元的贬值,造成人民币的被动贬值,致使中国体育用品出口又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年均增速为20%以上。

从2005年至今,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速度加快,中国体育用品出口增长速度大大减缓,出口贸易额呈萎缩的态势。

由此可见,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较为明显的出口效应。

汇率下调,刺激出口,汇率升值,抑制出口

人民币汇率变动事实上形成了对体育用品出口贸易价格力的影响,也带来了贸易结构的变动。

一般来说,货币的持续贬值则会使体育用品出口结构长期呈低度化的趋势。

因为汇率的长期低估,使体育用品出口扩张主要依赖于低廉的价格,导致企业无压力进行技术创新,使体育用品出口商品结构长期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反之,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体育用品出口贸易价格竞争力的下降,由此引起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体育用品出口产业的衰落,形成这些产业的出口下降。

与此同时,高技术含量的体育用品出口产业却得以建立和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体育用品出口基本以来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产品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在体育用品出口产品总量中大约50%属于来料加工,40%属于一般贸易,而真正以国产品牌打出去的可谓凤毛麟角。

在广东、福建的一些体育用品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家庭作坊式经营,来料加工型企业居多,有自主技术、工艺品牌、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组建和运作的龙头企业少。

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简单,缺乏核心竞争技术。

同时,由于受中国出口导向战略的影响,为了扩大出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如为出口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贴息、出口补贴、退税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出口的依赖性很强,结果使得体育用品企业出口形成这样一条路径依赖,依靠廉价的劳动力,通过降低价格占领市场,这种价格竞争路径依赖的结果使得体育用品企业出口的价格越压越低,利润十分薄弱,甚至很多体育用品企业出口依靠出口退税和有关优惠政策才能维持出口

人民币升值后,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在外销产品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出口换汇成本也将大大提高(出口换汇成本是指1美元出口净收入在国内需付出人民币的成本),如原来出口1美元的商品能够换回8.111元人民币,而现在实际结汇只能换回6.826元人民币,如果国内物价保持不变,那么则意味着企业出口1美元的商品就会损失1.285元人民币,结果将导致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面临破产,被迫退出市场,导致体育用品企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减少,技术密集型产品增加。

人民币汇率升值加快前的2003年,中国各种体育用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运动鞋就出口到173个国家和地区,运动服出口到138个国家和地区,篮、排、足球出口到151个国家;乒乓球出口到115个国家。

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状态,既有发达国家,又有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中国体育用品出口市场将主要集中在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基本退出发展中国家市场。

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劳动密集型体育用品低成本的价格优势消失,中国不得不把这些劳动密集型体育用品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展中国家就由劳动密集型体育用品的进口国变成出口国。

人民币升值推动中国体育用品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高,质量好,价格自然就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具有较强的购买欲望和较高的购买力才能购买这些产品

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中国出口体育用品质量的提高,体育用品将在发达国家普遍受到欢迎,所以能够大量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将占到90%以上,而对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呈收缩状态。

人民币汇率升值将有导致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萎缩、贸易结构转型、出口市场减少的倾向,因而对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提出了挑战,中国要想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进行自主创新、优化贸易结构、对外进行直接投资。

中国体育用品上所具有的静态比较优势主要在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一优势造就了中国作为低端体育用品出口大国地位。

但是人民币升值趋势愈来愈明显,体育用品出口贸易额愈来愈少、贸易摩擦相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以产品特色来扩大体育用品出口贸易额的要求日益迫切,为此,中国体育用品必须通过自主创新,超越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约束形成产品特色,创造国际竞争优势来扩大出口

近年来,中国体育用品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由于产品附价值低,产业利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为19.3%,比美国低 5.7% (美国为 2.1% ),世界平均水平低 5.2 (世界平均水平为 2.5% )。

体育用品制造大多数是小企业,大中型企业很少。

对外技术依赖和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将使中国体育产品在未来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积极推进体育用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推进关键技术创新,积极研制和开发新产品,发展高技术投入、高附加值的良性循环才能避免人民币升值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

反过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会为技术密集型产品创造更好的盈利空间。

中国出口产品主要是运动鞋、服等普及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技含量高的尖端型产品少。

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统计,2000年中国体育用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186美元/人/年,而美国为6210美元/人/年,世界平均水平为520美元/人/年,中国体育用品全员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的资料也显示,2000年中国非针织运动服、滑雪服及游泳衣等运动服的价格比为 0.51。

也就是说,中国出口的运动服的价格只有进口价格的一半。

体育用品国际贸易中,中国赚取的只是非常少的加工费。

不断提高体育用品的技术含量,促进技术密集型体育用品出口,推动贸易结构升级无疑成为今后体育用品贸易的发展方向。

为了推进体育用品贸易结构升级,进口活动中,通过关税的结构分布所形成的有效保护以增加技术密集型体育用品的竞争力。

出口活动中,采用鼓励技术密集型体育用品出口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以提高技术密集型体育用品出口面临的名义有效汇率出口效益。

国内货币升值后,出口商品国内货币表示的成本不变,国外货币表示的成本则会上升,从而恶化国内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国内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

企业通过大力削减生产成本,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等措施抵消相对成本的提高。

如果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太大,国内生产成本降低的幅度有可能不足以抵消人民币升值的幅度。

对于来料加工为主的体育用品企业可加大利用国外低廉的生产要素,减轻人民币升值企业出口的冲击。

一些外向型体育用品企业,可以将资金移到像中亚、越南等比中国更不发达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设厂生产和销售,实现体育用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维持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人民币汇率就长期的变动趋势而言呈持续稳定升值态势,将削弱中国体育用品在世界上的贸易价格竞争力,导致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萎缩、贸结构转型、出市场减少的倾向,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要想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进行自主创新、优贸易结构和对外进行直接投资。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