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胆斗“医托”_医托

年近古稀的吴尧其,8年中不管是初春还是寒冬,每天清晨6点左右一定会准时踏上“两点一线”的路径:家―医院

他这么做只为了与“医托”抢“生意”。

吴尧其老家在四川仁寿。

运动员出身的他精通散打,曾作为四川省田径队标枪、铅球运动员参加过全运会。

退役后,他在成都市一所礼仪职高担任体育教师。

1994年6月的一天,吴尧其要对学校里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一大早就去了田径场。

当他扛着标枪途经华西医院附近的一条小巷时,突然听到一声沙哑的呼叫:“救命啊,抢钱了!”他猛一回头,只见一个小伙骑着自行车飞快地往前冲,后面有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在边追边喊。

小伙经过他的面前时,吴尧其把手中的标枪朝车轮猛劲一掷,标枪“嗖”地插进了车轮中,小伙连人带车翻倒在地。

吴尧其急跑上去摁住了他,并将其扭送到派出所。

经讯问才知道小伙是个“医托”,后面紧追的老人是来看病的外地农民。

“这钱是从牙缝里挤出救娃儿的钱啊……好人啊,我给你磕头作揖了……”接到失而复得的钱,这位农民大爷老泪纵横,竟当着众多围观者的面“扑通”一声跪在吴尧其面前。

回到家吴尧其对妻子说:“那些‘医托’简直是丧尽天良!我一定要管管他们,还要管它一辈子!”   1998年初,吴尧其退休了。

从此,他全身心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孤身斗“医托”的风雨征程。

每天吴尧其总是起大早赶到医院门诊,看见疑似“医托”的人在活动就密切观察,一旦确定后立即上前驱赶,及时把病人从“医托”手里“抢”回来。

在与“医托”明争暗斗的几年里,吴尧其最经典的“战役”莫过于他“引敌杀敌”的那件趣事了。

一天清晨,几个“医托”看到吴尧其又来了,就上前围着他说:“你一来就敲碎了我们的饭碗,可别那么绝啊!”吴尧其黝黑的面孔一沉,立即驱赶这几个“医托”。

几个“医托”吓破了胆,马上分开逃窜。

吴尧其知道其中一人是“头儿”,就只追他一人。

最后那个“医托头儿只好蹲在地上气喘吁吁地向吴他投降,但吴尧其仍不依不饶:“现在你有两条路,要么跟我去派出所,要么就戴罪立功跟我一起去做事,赶走10个‘托’我就放你走。

” 结果那名“医托头儿只好乖乖地跟在吴尧后面,站在医院门诊处当“卧底”,协助吴尧驱赶同伙。

今年吴尧其已经68岁了,然而,令他担忧的是,现在“号托”(通过种种手段获取稀缺号源再高价倒卖)和“药托”(带有欺诈性地诱导病人购买其宣传的药品)也快速窜了出来。

而且他也明白,目前对“医托”的打击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他高大的身影至今仍每天清晨准时出现在华西医院大门口。

这位普通的退休老师,这位可敬的老人,带着对穷苦患者的同情和对“医托”的深恶痛绝,用一份执著的热忱与“医托”继续斗争着……。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