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段子_历史古代人物搞笑事件

口封建伦理秩序,宗法制度是绝对不能触犯的。

妻的儿子叫“嫡子”,妾的叫“庶子”,嫡子是宗族的当然继承者,庶子不能僭越嫡子而承继宗祧。

妻要是生不出来,庶子可以升为嫡子

但是依礼,家庭的主母仍然是妻,妾的儿子即便成了CEO,亲妈也仍不能超越“嫡母”地位。

口清朝宫里取暖有火处、柴炭处、烧炕处。

每人每天的薪炭供应: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太不低碳了。

中国最低碳的取暖是唐玄宗的弟弟中王,这哥们冬天让官妓把他团团围住阻挡风寒,这取暖设施叫“妓围”。

他在中间喝大酒的话就叫鸡尾酒吧?   口《明史》里确实有张三丰这个人,他也确实去过武当山,当时武当山上两个殿失火,他带着徒弟重建。

牵扯出两个八卦:朱元璋知道他在湖北,于是派人去找,到的时候张已经带徒弟走了。

再扯,他一堆徒弟里有个巨有钱也是朱元璋最看不上的,叫沈万三。

口“一句话在黑板上已经写完,他的话还没说完。

”这是西南联大学生笑话冯友兰磕巴

冯先生有一嗜好:每次上课必点一次名。

于是这群学生的名字就变得可爱了,全是叠字。

又由于磕巴所以学生每次都有新名字:杨、杨振,杨、振振,杨、杨宁……一堂课时间半堂课点名,一学期课程两学期讲完。

口1940年后物价飞涨,王力回忆说每到月底都要去出纳组打听什么时候发工资,领到手马上举行家庭会议讨论支配办法。

讨论的结果月月一致:麻麻地,又要给皮带打个新孔儿――勒!勒!勒呕勒呕勒!所以他家的孩子在会议后,斩钉截铁地对他发誓:爸您放心,我今后绝对不好好学习,绝对不好好学习!您放心!   口1938年华罗庚从剑桥大学回国到西南联大上班。

有一段时间,华一家六口和闻一多一家八口合住不足20平方米的厢房。

挤得跟公交车似的,华喘不上气只好在昆明西郊租了个牛圈,他们一家住上面,牛住下面。

牛在柱子上蹭痒,整个棚就晃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是车震。

口咸丰二年海宁人李善兰带自己的研究去上海见传教士,打听西方人有没有和自己一个方向的学术研究。

传教士看完之后呆住了――你在研究微积分?可是、可是、我们这边已经完成了。

李善兰彻底崩溃。

妈妈的,受了二茬苦,遭了两遍罪。

口《唐律疏议》上说,食品变质后商家必须处理掉,不然揍90大板子。

不处理还卖掉,抓起来判刑一年。

要是吃死人,不好意思,绞刑。

麻辣隔壁,把现在的黑心商贩都送到唐朝,拿绳子一勒,伸出的舌头咔嚓剪掉!张小泉靠这个都能上市。

口江南四大才子的祝允明数学比其他三个要好很多。

唐寅、文征明、徐祯卿掰指头数数只能到10。

老祝能数到11――他右手六指。

很得意地给自己起个字号“枝山”嗯,他书法也写得好,握笔稳啊。

吉他更厉害,六根弦一手掌握。

口秦始皇确实没统一中国,当年与秦并存的还有个卫国。

直到二世才干掉它。

不是打不下来,是不值得打。

卫国在战国后期又小又窝囊,还经常内讧。

最后只剩下河南濮阳市这点地方,就这样还保不住,被拆迁办赶到郊区去了。

口老蒋追悼会上,蒋纬国接待了一个开棺材铺的下属

问:老头的棺材准备好了吗?答:准备好了。

下属不甘心递上名片说:老长官,等你有需要的时候就给我打电话。

答:我要是有需要,估计就不能打电话了。

下属说:木事木事,你副官打来也打折。

口其实中国也有金字塔,我们叫“京观”。

战后把敌方死尸(严格意义讲是脑袋)罗列摆成三角塔形,埋土夯实后就是京观。

这种处理方式亚洲最流行,辽打北宋经常干,丰臣秀吉干朝鲜后也这么做(他堆的是耳朵)。

这种微型金字塔满地都是,再加上个小狮身人面像就是“锦绣埃及”了。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