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运粳19号水稻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孟锁洪 刘水庚 谭洪林。

摘要介绍了武运粳19号的特征特性,从培育壮秧、机插秧、精确施肥、精确管水、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武运粳19号;特征特性;机插栽培   武运粳19号原名运2394,由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运9818/运5122复合杂交经3年海南加代及选育,于2003年育成。其具有熟期适中、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逆能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811)。      1特征特性      1.1农艺性状   该品种属早熟晚粳类型,全生育期160d,比武运粳7号约早3d。机插一般5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成熟,主茎总叶片数17.5张,伸长节间6个。株高95cm左右,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群体整齐度较好,后期熟色较好;叶色深绿,叶片夹角小,茎秆坚韧有弹性,耐肥抗倒性好,有利于机械收割。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穗粒结构较协调,有效穗数285~31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40~160粒,结实率92%以上,千粒重27.8g。   1.2产量表现   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8 955.0 kg/hm2,较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1.6%;2007年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449.5kg/hm2,较武运粳7号增产7.9%。产量潜力较大,2009年金坛市水稻万亩示范区核心方平均产量达10 968.0kg/hm2,大面积种植产量水平9 750.0~10 500.0 kg/hm2。   1.3品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7年检测,整精米率67.4%,垩白粒率6.9%,垩白度0.4%,胶稠度82.1mm,直链淀粉含量16.7%,蛋白质含量7.6%,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外观商品性好,食味蒸煮品质较好。1.4抗性   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感穗颈瘟、纹枯病,不抗条纹叶枯病。该品种综合性状协调,易创高产栽培,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肥力中上等条件下种植。      2高产栽培技术      2.1培育壮秧   机插壮苗指标:秧龄12~20d,叶龄3.0~4.0叶,苗高12~18cm,白根多且盘根结度好,秧苗地上部百苗干物重2g以上。育秧技术措施:适期播种,机插一般5月20~25日落谷,移栽大田用种量30~45kg/hm2;秧田与大田比例1∶100,移栽大田备塑盘375张/hm2;床土培肥每75kg过筛细土(土粒粒径≤5mm)中匀拌800g壮秧剂;播种前严格进行种子处理,播种盖籽后用160cm幅宽的白色无纺布居中覆盖,四周用土块压实[1,2];秧田期肥水管理,育秧床土用壮秧剂培肥的秧苗期不需要追肥,没有用壮秧剂的要因苗适量追肥,追肥前先将苗床建立1~2cm薄水层,后施尿素2.5~5.0g/盘;水分管理要保持无纺布湿润,灌水掌握“晴天平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沟无水”原则;采用无纺布全程覆盖的要在齐苗后松去四周加压的土块,使无纺布秧苗生长而松动自如,确保秧苗正常生长和覆盖防虫效果。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