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作用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干预;健康指导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临床上以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伴有感染、继发出血为临床特征。

治疗得当,患者可生存多年,病情可长期缓解或治愈,也有部分患者迁延多年不愈,个别可有急性发作,致使病情急转直下。

预防感染、出血的发生是使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该病曾有上升趋势,且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许多患者表现出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治疗过程和患者的康复。

临床护理实践证明,切实有效地进行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改善和消除不良情绪,降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出血的发生率,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8月至2007年3月对在本院实施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内给药术的28例患者应用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   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2~64岁,平均34岁,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均接受骨髓内给药术的治疗

将他们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14例,对照组14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给药方法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   2 方法   取髂前或髂后等部位常规皮肤消毒后,在局麻下行骨髓内给药术,山莨菪碱10 mg,地塞米松10 mg,重组人工细胞生成素3 000 U,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 mg。

2次/周或3次/2周,持续治疗观察2个疗程,定期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骨髓象。

给药间歇期的长短视患者年龄、体质以及各项检查调整。

   3 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并在给药过程中进行积极、全面、有效地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①焦虑、恐惧和抑郁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

其表现可概括为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的变化;心理方面以焦虑和恐惧为主要情绪及由此引发的外显行为;生理方面以内分泌系统及由此引起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变化为特征。

因此对患者应热情接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及角色的转换,通过关心、倾听、安慰、鼓励和耐心讲解疾病及穿刺术的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调动起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并介绍同类病成功的案例。

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改善。

同时,良好的医疗环境,融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为矫正患者的异常行为奠定基础。

Orem的自理理论认为:“人与生俱来具有照顾自己的能力、权利与义务,通过学习来达到自理需要。

护理是为预防和克服自理缺陷或不能自理的人提供的治疗性帮助,本质是自理

只有当个体学习自理的体力和智能受限或缺失时,才由别人提供给他帮助。

护士则以一种连续的方式提供并协助他人维护生命健康,从疾病或损伤中恢复。

”②预防感染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最重要。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常在1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口咽部溃疡、受凉、剧烈运动。

护理措施尽可能把患者安排在单人房间或同类患者的房间。

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保持好个人卫生,做到皮肤清洁,勤洗澡、更衣、剪指甲;居室定时通风,2次/d,紫外线灯照射0.5 h;少出入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注意口腔卫生,患者易发生口腔炎及口腔溃疡,嘱其晨起、餐后、睡前用漱口液漱口,有口腔溃疡时,做完口腔护理后溃疡处涂以1%碘甘油;注意肛周清洁,便后坐浴(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女患者注意会阴清洁。

若出现咽痛、咳嗽、流涕、尿痛、牙龈肿痛、红肿等,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以便早期处理;③出血也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在7%左右,主要表现在皮肤黏膜出血、鼻衄、牙龈出血、眼底出血等。

因此,在出血时应给予对症止血处理;发生胃肠道大出血或存在颅内出血倾向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准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用物协助抢救。

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可进行适当的活动,活动时须防止滑倒或外伤,以免伤后出血;禁止用硬毛牙刷刷牙,牙签剔牙,进食宜慢,避免口腔黏膜及牙龈受损;预防鼻腔黏膜干燥,必要时应涂油保护,禁止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黏膜,引起出血;注意小便颜色,女患者注意月经量及时间,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