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涉林产业发展调研材料

基本情况:  

××镇为以××县以北15公里,兰宜和包茂高速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38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占到三分之二。全镇辖16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530人。  

全镇略有规模养殖情况:

全镇共有森林养猪场2个,其中200头养猪场1个,百头猪场1个。年出栏260头左右,销售额56万元左右,利润率约百分之三十二。林下养鸡户2户,鱼塘27个,收入微薄。  

本镇养殖发展现状:

近几年在部分村组已形成了规模养殖带动全村大力发展养殖业的较好局面。但是整体来说,仍有一些因素制约养殖业的发展。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缺乏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一家一户的小规模与市场联系不紧密,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影响了畜牧业整体效益的增加。2、畜牧业投入不足,技术服务手段落后,制约了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工作,使畜牧业难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由于缺乏必要的检疫、化验设备,检疫落后,难以全方面开展工作。在农田种草数量较少,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养殖户缺乏舍饲圈养意识和科学养畜知识。4、一些养殖人员和技术人员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畜牧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无具体的发展措施,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无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整体发展布局不平衡。由于观念、资金和养殖技术的制约,养殖规模有大有小,部分农户对畜牧业生产投入不够,收入差别较大。

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极度短缺,一方面金融部门贷款手续复杂,放款门槛高,贷大额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财政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发放,部分群众想扩大规模补贴资金不敢承诺,一些户有钱建舍,无钱买蓄,养殖户情绪低落,养殖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二、缺少产业链条,有养殖户老思想观念严重,制约了我镇现代畜牧业发展畜禽产品销售产业链不长,拉到作用弱。

三、业主发展不稳定,多数养殖户对畜牧业发展形势估计不准,常常看日跟风,防疫不重视,却扩大规模,造成养殖效益不高,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一旦遇到市场低谷风险,就会发生养殖暂停、停养等现象。

四、相当一部分村民看好森林养猪,成本低、肉质好、价格高、市场销售快,但对于森林植被破坏较为严重,违背了封山禁牧政策。为了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请专业人士考察论证能否划片包干有计划、有组织的轮回进行林下养殖,以发展市场需求的健康食品。

今后畜牧业发展新思路和重点方向: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养殖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村组将责任、目标落实到人,形成行政、“业务齐抓共管,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要求,走分散养户、集中连片规模户”的路子,着力培养一批肉羊、肉牛、瘦肉型猪养殖重点户、示范村、科学养殖示范区,加快建设具有专业化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畜禽生产基地。层层落实的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使全镇上下形成重视畜牧业、支持畜牧业发展畜牧业的氛围。加强良种、饲草料等体系建设,全面服务于畜牧业。二、是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加强优良品种引进推广,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和畜产品质量。三、是在抓好常规动物免疫注射的同时,狠抓以牛、羊、猪口蹄疫为主的烈性传染病防治工作。四、是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农田种草面积,发展舍饲养殖,开展草山灭鼠、灭虫、封山育草,同时优化饲料生产结构,努力提高饲料报酬率。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五、是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扶持资金。六、是积极争取畜牧业贴息贷款和政策性贷款,多渠道争取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七、是以“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为契机,加强科学管理,逐步实行以草定畜,把退耕还林(草)、荒山种草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结合起来,种优质草,养良种畜,建立舍饲圈养示范点,做到投入一片,见效一片,全面促进农牧民增收。八、为确保畜禽养殖小区健康发展,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包制,对养殖户开展技术跟踪服务。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畜禽养殖小区及规模化场各养殖户的科技素养和饲养、防疫等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确保畜禽养殖小区及规模养殖场的健康发展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