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解郁补气血的中药_气血解

浑元气功,以气为主,血为副。

盖气为卫,血为营,人之一生,皆恃营卫,故曰:营非卫不运,卫非营不和。

然气为主,血为臣,卫为重,营为轻。

故血有不足,可以暂生,气而不足,立即死矣。

人身所恃以生者为气。

今论其概:源出中焦,总统于肺,外护于表,内行于里,周通一身,顷刻无间,出入升降,昼夜有常,全身周章,须臾不息。

曷当病于人哉,及至七情交致,五志妄发,乖戾失常,清者化而为浊,行者滞而不通,表失护卫而不和,里失营运而勿顺。

气本属阳,纵之为火矣,所以鼓血进者,惟此气也。

血者,水谷之精也,调和五脏,洗阵六脏,乃能入于脉也。

化自脾胃,总统于心,受之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注于一身,循脉环行,罔分赤白,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闻,手得之而能摄,足得之而能行,掌得之而能握,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出入升降,濡润宣通,靡不由此也。

倘或手足失之则麻木,头失之则立即晕倒。

饮食日滋,故能阳生阴长,取汁变化,而赤为血也。

注之于脉,充于实,少即涩,所以借气之发纵而实行滋养者,惟此血也。

总之,气也、血也,能辅而行,不可或伤者,是以营卫运和,腑脏得所出入长,六经恃此生养,百脉由此充盈,即神仙之修养,靡不由此也。

假使血流妄行,诸病之丛生,即死亡之凶兆也。

呜呼,血盛则容壮,气弱则形衰,气血即难和而易亏,可不谨慎摄养乎?   其摄养之道,即为浑元气功

浑元者,练气也,运血也,使血液运通周身筋肉间,气息充满于百脉中,渐渐充实而坚强之,可以冲瘴疠,冒风雨,御寒暑,凌波浪,撄患难,忍劳苦于不顾也。

使气随意注,从腋肋渐达欲用之部分,同时延长其呼吸量,于是食量增加,身体顽强,智力德育,与日俱增。

练气者,气势充实而体力强,体力强而意志坚,意志坚而魄力雄,魄力雄则天下事不足为也。

简而言之,人之强弱,即气血之强弱,人之生死,即气血之生死,人之锻炼,即气血之锻炼,其关系岂浅鲜也。

浑元气功,可以使气贯通周身,鼓气首、胸、腹、臂、腿间,用木棍、铁尺猛击之,不但于人毫发不损,甚而棍断尺折。

盖由于练气者,运其气使鼓注包罗,抵抗之耳,其能力绝大。

但有一二处,惟气行运不能达者,即面部之两颊及鼻孔是也,它部均可避坚不畏击。

浑元气功初以吞吐、散气为准备,此步功夫,纯为健脏强身之捷径,习之百日,即见奇效;习之一年,身体顽强。

二步功夫之排打、操硬,纯为自御防身之进阶,既可避坚,精习更能避锐,所谓金钟罩、铁布衫,虽形容过甚,亦不脱此范围也。

习之一年,即可不畏木棍、铁尺之击;习之三载,周身均可避坚;精习五年,更赴以恒,则避锐功成,虽钢刀利刃,一吞吐间,即可不畏其锋锐,因之脱险防身也。

功后调和之按摩、散步,俗谓放火。

气息吞吐之火,排打操功之火,如不明放火,将来两耳、两目容易致疾(以走两目者为多,两耳次之),或它部发生病象,在气功亦关紧要。

相因节制,浑然而成,个中奥妙,无尽境,无穷源,总之以心主形,以形摄气,以气运神。

若夫行而化之,神而明之,体而会之,则又存乎其人。

一经养练于至大,无量无边,不可想象。

呜呼,却病延龄,防身御侮,尤其小者焉。

――摘自金警钟《浑元气功》。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