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长效注射缓释微球的体内外评价

【摘要】 目的:制备以PLGA为载体材料的紫杉醇长效注射缓释微球,并对其体内外释药 规律 、抑瘤效果等进行评价。方法:使用改良的单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紫杉醇长效缓释微球,通过分析粒径分布、包封率、体外释放效果、白细胞水平及体内抑瘤效果等指标,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所得微球平均粒径小于10μm,包封率大于80%,体外能持续释放30d。对裸鼠体内的前列腺PC—3M肿瘤的抑制率为60.35%。结论:以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紫杉醇长效缓释微球提高了紫杉醇的溶解性,延长了药物的释放时间,并在体内长时间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具有较好的抑瘤效果和较低的血液毒性。

毕业论文

【关键词】 紫杉醇;微球;抑瘤实验;血液毒性 毕业论文

紫杉醇是一种从太平洋红豆杉树树皮中提取的有效抗肿瘤药[1—2]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制备一种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PLGA[poly(D,L—lactic—co—glycolic acid)]为材料的紫杉醇微球,这种微球体外释放长达30d,体内注射28d后,未表现出明显的血液毒性。 治疗 荷PC—3M肿瘤裸鼠20d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瘤率为60.35%。 论文代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紫杉醇购自重庆美联制药有限公司;PLGA(75.25,50.50,M.W.10000~40000)购自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聚乙烯醇(PVA),吐温80、吐温20、二氯甲烷(DCM)和乙腈均购自于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1.2 紫杉醇微球的处方筛选 采用改良的单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紫杉醇微球。适量紫杉醇和PLGA溶解于DCM中,此溶液保存于4℃以防止DCM的挥发。将此溶液逐滴加入至20ml高浓度的PVA溶液中,高速搅拌1min。之后将外水相稀释至2%(w.v)的浓度,于室温以300r.min的速度持续搅拌2h,挥发掉DCM。然后将该溶液冷冻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最后冷冻干燥。   1.3 微球的物理性质 粒径的测定:用激光粒度分析仪(OMEC Ls800, 中国 珠海欧美克公司)测量粒子大小。微球电镜扫描:获得的微球通过电镜(JE—OL,JSM—5600LV)扫描得到其外部形状和表面特征。   微球紫杉醇含量的测定:用HPLC分析测定PLGA微球中包含的紫杉醇含量。取3mg紫杉醇微球溶解于1ml的DCM,之后再加入5ml的乙腈:水(50:50,v.v)的溶液,并涡旋振荡混匀。通入氮气挥去DCM之后,用HPLC分析。   1.4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将适量载药微球混悬于10ml的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中,其中还含有吐温80、吐温20和叠氮钠。将装有该混悬液的瓶子置于恒温37℃水平振摇,振摇幅度6cm,速度100r.min。在指定的时间点,将每批微球的3个样品取样,冷冻离心分离。将得到的微球重新用10ml新的介质混悬后,继续振摇。离心所得上清液,用上面描述的HPLC方法测定释放的药量。

论文代写。

1.5 微球的血液毒性评价   1.5.1 实验动物 18~20g雄性昆明鼠,购自军事医学 科学 院实验动物中心。定时投食,自由饮水。

毕业论文

1.5.2 给药方式及分组 每组6只小鼠,每组平均体重相差不超过1g。治疗组中分为载药微球组和市售紫杉醇注射液(Taxol)给药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注射组。微球组皮下注射,Taxol组和生理盐水组静脉给药。给药剂量 参考 Taxol的临床给药剂量,3组均为175mg.ml。   1.5.3 白细胞的测定 于给药前、给药后7、14、21、28d,分别将每只小鼠割尾静脉取血20μl,用Sysmex F—820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日本东亚公司)测量每只动物的白细胞数。   1.6 紫杉醇缓释微球的体内抑瘤实验

毕业论文

1.6.1 实验动物及细胞 4~6周龄雄性裸鼠,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前列腺PC—3M肿瘤细胞,购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研究所。   1.6.2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式、剂量 每组7只裸鼠,每组平均体重相差不超过1g。治疗组中分为载药微球组和市售紫杉醇注射液(Taxol)给药组,对照组分为生理盐水注射组。微球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均在瘤旁注射,Taxol组分别静脉注射和瘤旁注射。给药剂量参考Taxol的临床给药剂量,3组均为175mg.ml。   1.6.3 抑瘤率测定 待治疗10d后处死裸鼠,完整剥离皮下肿瘤移植物,称重,并按照下列公式 计算 抑瘤率。瘤重抑制率%=(1—T.C)x100%,(C为对照组平均瘤重,T为治疗组平均瘤重)。   1.7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SAS6.12统计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

毕业论文

2 结果   2.1 紫杉醇微球的处方筛选   2.1.1 PLGA分子量对包封率的影响 PLGA作为微球的主要骨架材料,其分子量直接影响到微球包封率。PLGA分子量越高,其黏度随之提高,包封率也升高。   2.1.2 乳酸.羟基乙酸(LA.GA)不同比例对包封率的影响 相同分子量的PLGA由于其乳酸.羟基乙酸的比例不同而影响到微球包封率。随着乳酸在PLGA中所占比例的增加,材料的疏水性增加,包封率升高。   2.2 优化工艺验证 采用改良的单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紫杉醇微球包封率大于80%,所得微球平均粒径为2.6μm,粒子基本呈正态分布。外观圆整,表面分布零星空洞。 毕业论文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