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及中药洗方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关键词】 闭合复位。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也是目前治疗上的一个难题。本院自2003年7月~2006年11月治疗该类骨折49例,收到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9例,其中男35例,女14例;最小19岁,最大73岁,平均465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按Jalein分类标准[1]进行分型:Ⅰ型(无移位)0例、Ⅱ型(桡骨远端移位关节内无移位)2例、Ⅲ型(桡骨远端移位关节移位2 mm)4例、Ⅳ型(桡骨远端移位关节移位≥2 mm)6例、Ⅴ型(严重粉碎累及干骺端)4例。

2 治疗方法。

2.1 手术方法。

臂丛麻醉下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手法整复,恢复桡骨远端轴向长度、关节面平整、掌倾角、尺偏角及旋转畸形,由助手维持复位后的位置,用1或2枚克氏针固定关节面,针尾留于皮外。安装BK外固定架,并进行伸开使骨折断端周围关节韧带、肌腱保持一定张力。若存在移位,在骨折间隙处插入克氏针撬拨复位,恢复尺偏角、掌倾角及关节面平整(图1)。对复位后骨折端不稳定者,用1.5 cm克氏针作有限内固定。固定腕关节掌屈45°位,术后10 d调整至功能位。术后第2天即行手部功能锻炼,手术反应消失即开始进行肩、肘关节的锻炼。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5 d。4~6周后去除外固定架逐渐行腕关节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拔除克氏针

拆线后以中药洗方熏蒸骨折端。处方:伸筋草15 g,红花12 g,川乌15 g,透骨草20 g,千年健20 g,赤芍15 g,草乌10 g,桂枝10 g,桑枝10 g。每日2次,每次至少40 min。

2.3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2]优:腕关节无疼痛,活动不受限,功能无损伤,握力与对侧相同,掌屈背伸减少15°;良:腕关节偶然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感,功能握力接近正常,掌屈背伸减少15°~30°;可:腕关节经常疼痛,工作时活动轻度受限,功能握力减弱,掌屈背伸减少31°~50°;差:腕关节持续疼痛,工作能力减弱,正常劳动受限,功能握力明显减弱,掌屈背伸减少50°。

2.4 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49例,全部随访,时间6~13月,平均8.7个月,全部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率达100%。3~4周拍X线片,骨折线模糊,拔出克氏针。术后4~6周拆除外固定支架。49例中优31例,良14例,可4例。全部病例无骨感染,无钉口反应及神经血管损伤,均无外固定支架的松动及断钉现象发生。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