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沧桑》的细节描写|大寨

读罢《大寨沧桑》,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细节

何为细节细节是文学作品的细胞,细节决定着一部作品的成败。

我们在看文学艺术作品时,往往有这种情形,一首叙事诗、一篇小说、一部影片或一部戏,已经看过多次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中的故事和人物已经淡忘,但作品中的闪光细节,镌刻在记忆的宝库,永不能忘。

一想起它,就会令人激动,给人启迪和教益,把人带进一个浑涵苍莽,千汇万状的艺术世界。

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正是这种“魅力”,赋予细节以有关创作宏旨的意义。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细节对刻画人物和深化主题起着巨大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情节的跌宕发展,发挥了“以小胜多”的威力。

细节可以充当作品的契机,启开人们想像的闸门,使情节腾挪,故事亢进,给作品带来闪光点与活力。

再现经典的历史细节   一部重大题材的长篇纪实文学,首先必须突出的重历史性的、能载入史册的经典细节

这样的作品才有分量,才有质量,才能打动人,才能称为史诗、史记。

例如作品写1964年3月间,毛泽东主席外出视察,在专列车厢里听取了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等关于大寨汇报

“开始,毛主席陈永贵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颇感兴趣。

汇报大寨干部提出‘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口号,毛主席就插话:‘很好嘛,就像打仗一样,纸上谈兵不行,你不参加打仗,怎么指挥战争呢?’接着,陶汇报大寨的劳动管理办法,‘标兵工分自报公议’评分法,陈永贵的说法叫‘有制度不烦琐,有差距不悬殊’。

毛主席对此甚为赞赏。

毛主席越听越兴奋,未等汇报结束便急着问:‘陈永贵是哪几个字?他识字不识字?’陶鲁笳掏出一张纸条,写上‘陈永贵’三个字呈主席,说:‘陈永贵42岁扫盲,今年50岁,能读书,还懂得逻辑。

毛主席正在兴头上,引经据典说:‘穷山沟里出好文章嘛!陈永贵识字不多,做的事情不少。

你们有他的材料没有?’陶鲁笳自是有备而来,见主席发问,忙将预先准备好的书面材料上呈。

”这段历史性的细节描写非常细致,引人。

将伟大领袖倾听下属、联系群众的作风,发现典型、重视典型写得惟妙惟肖。

正是因为此次陶鲁笳毛主席汇报大寨这个典型,后来,大寨的名字才在全国打响。

展示人物的情感细节   鲁迅先生曰:“把灵魂展示给人的艺术是最高意义的艺术

”鲁迅先生在这里所指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思想深处的“情感”。

这个情感,包括友情、亲情、乡情、亲情,当然也包括虚假情、恨、仇情。

一部文学作品,能把情感方面的细节展示给读者,即“把灵魂展示给人”,是最高意义的艺术

例如:“那天夜里在贾进财家开党员会,昏暗的麻油灯光里飘荡着一个深沉而敏感的话题。

当有人说到新近有人因重病债台高筑欲卖土地时,党支部副书记陈永贵把手中的旱烟袋往脖子上一搭,从炕上忽地站起来,气咻咻地质问:‘旧社会穷人卖地卖房,是因为地主富农剥削。

现在是新社会了,为什么还有人卖地,党支部为什么不想办法?为什么听任圪堆土添土,穷的穷富的富?’陈永贵言辞锋利,问题尖锐。

贾进财吭吭两声无言以对,浑浊的灯光映着他矮小的身影。

”这个细节陈永贵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对旧社会、对地主富农的仇情活龙活现地展示了出来。

又如:“住在村口排窑里的梁便良来到中心大院看他来了。

这个说话做事实打实的汉子进门来没说多少安慰话,只是闷着头陪陈永贵抽烟。

住在枣树底新房的贾承让来了,进得门来,一声‘哥呀’,将陈永贵叫得心碎。

”这一细节大寨处于低谷、陈永贵遭受厄运时大寨人的朴实无华的真情展示了出来。

正如作家在书里所言:此处无声胜有声,彼此依赖相互体贴的心底交流远胜过千言万语!也许使陈永贵觉得亲情、友情、乡土情之热烈温暖,比起他做官从政之寂寞无奈要幸福的多呢!   采撷生活的“闪亮”细节   对于有经验的作家来说,总是在撷取、选择、提炼、运用细节上颇著功力而不惜花大气力的。

为了撷取有表现力的细节,契诃夫一辈子外出旅行都是乘坐三等火车,目的是接触更广泛的生活和人;巴尔扎克经常不辞辛苦地悄悄尾随工人夫妇后面,入迷般地听他们讲家常话;鲁迅为了写好阿Q在监狱里的细节,竟真的想装作酒醉者去殴打巡警以便得一点牢房里的知识。

优秀的作家就是这样通过选择、撷取、运用等手段,将最具有生活光彩和艺术魅力的细节书于纸上,对突出人物性格、揭示主题起到“杠杆”作用、“点睛”之效。

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惟有那体现了真实思想的作品,才会是艺术作品,只要形式和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话。

要解决后一问题,就得考察作品的各个部分和细节是不是确实是从它的基本思想中引伸出来的。

不管某一细节某一场面,插曲写得那么美好动人,但倘若它不是为了极其圆满地表现作品的基本思想,那它就会损害作品艺术性。

”作为作品的细胞――细节描写,只有和作品的整体血肉交融地连在一起的时候,它才能在实现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渲染主题思想、渲染环境氛围等方面,发挥以小胜大,以一当十的作用。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