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酰心安、硝苯地平治疗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40例分析

近20年的研究证明,临床上症状体征相同的以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大约有30%是由于原发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引起的,此类心衰应用强心剂、利尿剂等治疗充血性心衰的传统常规疗法,不仅无法取得预想效果,甚至使病情加重贻误治疗

大量临床资料证明,该类心衰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治疗是有效的,我们采用氨酰心安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4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病例40例均为我院心内科住院病人。

男23例,女17例;年龄36~75岁,平均63岁。

其中原发病为高血压心脏病12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心肌病2例。

心功能分级,Ⅲ级14例,Ⅳ级26例。

根据病史资料、体检、X线检查、M超声心动图、彩色二维Doppler检查,均符合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首先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原发病治疗,在此基础上服氨酰心安硝苯地平控释片。

氨酰心安从12.5mg/d小剂量开始,根据个体差异逐渐增加剂量至12.5~25mg,每日2次,控制心率在60~70次/min,以此量口服维持至病情被控制。

硝苯地平控释片给予20mg,每日2次口服。

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心电图变化及肝脏大小。

1.3判断标准治疗后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改善不足1级为无效。

2结果 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

3讨论 氨酰心安为一内源性交感活性β—受体阻滞剂,具有降低心率负性肌力作用。

降低心率作用可使左室舒张期延长,改善左室充盈和增加舒张末期血容量;负性肌力作用可降低心室肌氧耗量,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肌活动的非均一性。

两者均可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加左室舒张期血容量,从而使静脉回心血量及左室射血量增加,达到缓解心衰的目的。

心衰时,交感活动是维持心排血量和升高血压辅助循环功能的一种重要代偿机制,而交感神经兴奋必然导致儿茶酚胺(CA)血浓度增高。

血中长期高浓度CA可引起水钠潴留,加速心率,进一步损害心脏舒张功能,加重心肌缺血,引发心律失常及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增加死亡率。

氨酰心安可对抗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达到治疗目的。

硝苯吡啶是一钙拮抗剂,使用后能阻止心肌细胞壁的钙通道,使进入细胞内Ca2+减少,从而改善心肌的收缩活动。

同时该药也有负性肌力作用,可减轻左室收缩期变形,改善心肌的非均一性,促进心肌收缩与舒张协调。

并且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等容舒张期冠脉充盈,减轻心肌缺血。

实践证明:硝苯吡啶能使左室舒张期容量—压力曲线下移,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而其为长效制剂,保证了药效的连续性,减少了副作用。

有2例患者在使用氨酰心安3天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给予静推西地兰和速尿后缓解,提示用药早期应密切观察。

另外,氨酰心安能抑制窦房结兴奋性,降低其自律性,引起窦缓和房室传导阻滞,故用药过程应及时复查心电图,有条件可给予心电监护,及早发现异常并及早处理。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