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砺剑

黎云 周启青 陈润楚 穆瑞林。

中巴海军的第六次“握手”。

2020年1月6日~14日,“海洋卫士—2020”中巴海上联演在巴基斯坦港口城市卡拉奇拉开序幕。这是自2003年以来,中巴两国举行的第六次海上联合演习演习总导演分别由南部战区副司令员董军中将和巴海军舰队司令阿西夫·哈里克中将担任。在去年11月28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介绍,此次中巴海上联合演习与地区局势无关,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海洋卫士—2020”是已举行的中巴海上联演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双边联合演习参演兵力多元、海上科目覆盖面广。中方参演兵力以南部战区海军兵力为主,包括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援潜救生船等舰艇5艘,舰载直升机2架,海军陆战队员60余人。巴方参演兵力主要包括F—22P型护卫舰和F—21型驱逐舰各1艘,导弹艇2艘,固定翼反潜巡逻机1架,舰载直升机2架,特种作战队员60余人。

开幕式上,联演中方总导演、南部战区副司令董军中将致辞。

演习分岸港训练和海上联演两个阶段,主要包括研讨交流、战术推演、编队运动、联合巡航、防空反导、海上拦截与临检拿捕、联合反潜、海上实弹射击及海军陆战队联合训练等科目演习旨在增强双方安全合作,巩固发展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共建安全海洋环境,提升两国军队共同应对海上恐怖主义及犯罪的能力。

中巴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钢硬。”在演习开幕式上,演习中方总导演、南部战区副司令员董军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董军中将介绍说,近年来,中巴两军通过开展一系列务实交流,优化规范了中巴海上联合军演的组织实施方法,提高了在联合行动中的组织指挥水平。

此次参演中方舰艇阵容堪称“豪华”。新型导弹驱逐舰“银川”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和援潜救生船“刘公岛”船等4艘水面舰艇全部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

“银川”舰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具有较强的区域防空和对海作战能力。“银川”舰自2016年7月入列以来,先后执行了远海训练、战备巡逻等重大演训任务10余项,多次成功完成导弹实射任务。

“运城”舰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导弹护卫舰,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和防空作战能力。“运城”舰自2009年入列以来,先后执行了中俄“海上联合—2017”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数十项。

“微山湖”舰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远洋综合补给舰,多次参加护航任务,创造了中国海军历史上执行护航批次最多、护航商船最多、累计护航航程最远等20多项纪录,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先后获得“航运和人类特别服务奖”“护航先进单位”“先进舰连标兵”等表彰。

“刘公岛”船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援潜救生船,配备了直升机起降平台、绞车、救生潜艇、潜水救生钟和探测声呐,可对失事潜艇人员提供救援,还可向失事潜艇输送高压空气,以排出潜艇的压载水使其上浮。“刘公岛”船自2012年入列以来,参加过多次军事演习,并出访过斯里兰卡。

据悉,中方参演舰船于1月5日抵达卡拉奇港,受到了巴基斯坦军民以及中国驻巴使领馆人员和华侨华人的热烈欢迎。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和巴基斯坦海军舰队司令阿西夫·哈里克中将前往码头迎接并登舰参观。中方参演舰艇随后对前来迎接的巴基斯坦海军官兵和华侨华人开放参观。

“运城”舰奔赴海上演习区域。

反海盗快艇袭击演练

巴方参演舰艇编队中巴携手海上砺兵。

当地时间1月9日上午,“海洋卫士—2020”中巴海上联演岸港训练阶段圆满结束。上午10时许,随着双方总导演共同签署海上实兵实弹演练命令,中巴混合舰艇编队即将解缆起航,奔赴预定海域,展开海上实兵演练阶段的演习

北阿拉伯海烟波浩渺,浪潮涌动。10日清晨,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银川”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与巴基斯坦海军“沙姆希尔”号护卫舰、“海尔巴”号护卫舰等4艘舰艇紧急解缆,舰艇非对称威胁条件下离码头科目随即上演。

上午10时许,编队航行至卡拉奇港口航道外,舰艇雷达发现2艘“来袭”快艇,一场反海盗快艇袭击演练随即打响。巴方编队下达拦截命令,各舰向来袭快艇发布质询和警告,并组织主炮模拟射击驱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5时,北阿拉伯海某海域,刺耳的战斗警报再次响起,编队开展主炮对海射击科目训练。“银川”舰内,官兵们迅速跑向战位,组织战术绘算、装订气象参数、测定目标要素……“開始射击!”靶标进入射击角度,舰长张宗堂果断下令开火。

“砰!砰!”伴着主炮一声声震耳欲聋的怒吼,炮弹呼啸着直奔靶标,在海面上击起一团团水花。“命中!命中!”“银川”舰接连命中漂浮靶。随后,“运城”舰主炮开火,二号漂浮靶也被击毁。

“运城”舰官兵布放浮体靶标。

“运城”舰主炮对海上目标进行射击。

“Good iob!”中國海军在该演练科目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巴海军观察员阿尔萨兰·艾克巴尔的赞誉。

当日18时15分,中巴混合舰艇编队一面向指定区域机动,一面进行简单通信操演。双方舰艇参照《多国海上信号与机动手册》,向对方轮流提问通信代码。“银川”舰驾驶室内,通信长韩洪波快速翻查手册,并用英语明文抢答,取得了最高分。

22时,编队抵达导弹攻击演练区域,中巴舰艇混合组成两个海上机动群,一场红蓝自由对抗一触即发。作战室内,指控平台屏幕闪烁,一串串指令跃动;飞行甲板上,舰载直升机铁翼飞旋,消失在夜幕中,前出侦察敌舰动向;大洋之上,红蓝编队灵活机动,抢占有利阵位……激烈的对抗持续到凌晨才落下帷幕。

第二天上午8时,导弹攻击演练的硝烟还未散尽,中国海军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援潜救生船“刘公岛”船等解缆出港,加入演练。14时,“微山湖”舰与“银川”舰、“沙姆希尔”号护卫舰、“海尔巴”号驱逐舰组成单纵队,开展航行补给占位训练。15时,“银川”舰、“沙姆希尔”号护卫舰分别加速,占领“微山湖”舰左、右舷横向补给阵位,组织模拟航行补给(题图)。

“微山湖”舰补给长袁泉说:“该演练的重点在于两舰问航速航向的保持,并且严格按程序组织架索,确保精准、安全。”。

“银川”舰主炮对海射击。

12日,寒潮来袭,演习海区风高浪急,海况十分恶劣,部分科目一时无法进行。经过紧急磋商,演习导演部决定,临时调整演练计划,组织防空反导、警戒幕队形阵位变换等科目训练。

13日上午,海上实兵演练迎来“重头戏”——援潜救生演练。8时,一艘模拟失事的潜艇在演练区域内“坐底”。在其它舰艇的警戒下,援潜救生船“刘公岛”船使用声呐对潜艇进行定位,并组织潜水员为潜艇通风换气和输送食物及工具。

临近中午,“刘公岛”船撤至安全海区,潜艇起浮完毕,援潜救生演练顺利完成。15时,随着“运城”舰靠泊码头,中方海上编队舰艇全部返回卡拉奇港,海上联演阶段圆满结束。

海上联演阶段,我们按计划完成了预定科目和内容的训练,还在海上首次组织了援潜救生的实际演练,大大提高了双方水下的应急救援能力,同时检验提高了编队的实战化训练水平。”中方海上编队指挥员叶丹介绍,这次联演促进了双方技战术的深度融合,深化了双方的交流合作,为下一步执行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方直升机准备在巴方F—22P型护卫舰“沙姆希尔”号上降落。

巴直升机从我舰甲板起飞此次演习看点更多。

自2003年以来,中巴两国海军已进行了多次联合军事演习。此次联演首次以“海洋卫士”命名,充分体现出中巴两国海军携手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展现了共同守卫海洋和平与安全的信心和能力。

“与之前历次演习相比,此次中巴海上联演规模更大、兵力更多,实战化程度也更高。”在演习中方执行导演、南部战区联合参谋部周汉文大校看来,“海洋卫士一2020”中巴海上联演看点更多,特色更鲜明。

——实战实训。此次演习演练科目既包括传统领域,也包括非传统领域,除了岸港阶段的研讨交流、科目展示和陆战队联合训练外,还有海上实战化科目演练海上联演按照红蓝方对抗形式进行,红方兵力由中巴海军舰艇混合编组,蓝方兵力由巴方舰艇担任。演习期间,红蓝双方以“背靠背”方式展开,根据不同科目,双方参演舰艇轮流担任指挥舰,并随时转换作战编组,演习的火药味更浓、对抗性更强、实战化水平更高。记者全程参演,有个细节记忆犹新。1月12日,因受寒潮影响,演习海域海况骤然变差,直升机甲板互降、海上拦截与临检拿捕、援潜救生等科目无法按计划进行。在导演部联合交班会上,双方总导演经过研讨,一致决定根据气象变化灵活调整训练计划,确保把预定科目训全、训实。双方参谋人员闻令而动,密切协同,迅速拟制新的训练计划,下发至各参演舰艇。13日早上,海况好转,双方总导演又乘直升机赴中方“刘公岛”船,共同观摩援潜救生科目演练。4天时间里,双方进行了16个海上科目联演,是历次中巴联合演习演练科目最多、内容覆盖最全、演练节奏最紧凑的一次。

——开放互信。演习准备阶段,中国国防部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公开演习的相关时间和内容。演习中,双方按进度和节点主动发布信息,介绍演习情况,及时回应外界关切,展示出了开放、透明的姿态。演习过程中,中巴双方充分信任,围绕反海盗行动、反潜战术、海上航行补给等课题,参演各兵种、专业分队深入研讨交流。双方还举行舰艇开放活动,相互登舰观摩临检拿捕、损管灭火等科目演示,互派观察员全程参与对方舰艇演习,交换武器进行体验式射击等。中方陆战队员多次赴巴卡西姆营区进行蛙人潜水、简易爆炸物排除、抢滩登陆等科目训练,增进彼此的合作互信。演习间隙,两国官兵混编开展篮球、足球和拔河等友谊赛,举行各具特色的甲板招待会,互赠纪念品。中国参演官兵受到巴方高规格礼遇,参观了巴基斯坦国父真纳墓、海空军博物馆等,向世界展示了中巴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

引导巴方直升機平稳着舰。

——协调密切。在以往历次联演的基础上,中巴海军已形成了一套组织开展海上联合演习的实施办法,海上联合行动的组织指挥能力有很大提升,在指挥、通信、战术行动和火力打击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协同水平。此次联演动用各类舰艇10艘,总吨位超过5.5万吨,技术性能差别较大。中巴参演官兵克服语言不通、通信不畅、海上气象条件较差等不利因素,科学筹划、密切配合,完成了防空反导、海上拦截与临检拿捕、联合反潜、海上实弹射击等多个重难点科目演练。通过此次演习的深化和拓展,进一步优化了联合演习的组织程序和指挥流程,使双方协同更加默契、高效。记者看到,在直升机甲板互降科目中,双方互派通信军官到对方舰艇,实现通信频率和设备的互通,成功引导直升机到对方舰艇甲板着落,表现出精湛的业务水平和沟通能力。

“这些年来,我们同外军尤其是与巴军的演习,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更贴近实战,不断扩展着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中方海上编队指挥员赖铭河大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演习,虽然演练科目具有相当的难度,但中巴双方组织实施演习的流程非常顺畅。在演习过程中,双方的战术指挥协同和联合行动能力得到了提高,信息共享的密切程度也大大提升。

巴方舰载直升机在我“运城”舰上进行油料补给“兄弟”情谊无处不在。

每天清晨,伴着窗外悠长庄严的诵经声,卡拉奇“苏醒”了。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巴海军主要基地所在地。虽然在卡拉奇才待了十来天,却深切感受到了巴基斯坦兄弟毫无掩饰的真诚,大家都觉得是老朋友。

“Brother”,是同当地人交流的高频词。在中国海军代表团居住的酒店楼下,巴基斯坦海军上士阿希姆和他的武装皮卡车一直守卫在那里。每天早上,看到中国官兵下楼,阿希姆都会报以善意的微笑。这位38岁的老兵已经当兵21年,他去过北京,还参加了“和平号角”国际音乐节,在长城上吹过小号。

参加“海洋卫士—2020”中巴海上联演巴方官兵中,不少人都曾到过中国。上尉乌萨姆,曾于2016年元旦随舰到访上海,他对上海跨年夜的绚烂焰火一直念念不忘。不过,最让他自豪的,要数他所在的“沙姆希尔”号护卫舰,这是一艘由中国为巴基斯坦建造的护卫舰。他说,这艘军舰见证着巴中之间的特殊友谊。

1月6日上午,联演开幕式后的茶歇就恰好在这艘舰上。喝着饮料,吃着糕点,很多中巴军官都亲切攀谈起来。他们有的是在此前演训活动中相识,有的是初次相见,却也十分投缘。

世界很大又很小。在“沙姆希尔”号护卫舰的飞行甲板上,副航海长刘心怡意外地遇到了她的两名“洋师兄”:亚辛和阿旺。

主炮对海射击演练中,观察员观察记录主炮射击弹着点。

人质解救演练中,巴特战队员隐秘出击。

上尉亚辛和阿旺,曾一起到中国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留学4年,俩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这次参演的不少官兵都是他俩的老熟人,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聊起家常。阿旺还自嘲道,毕业2年了,中文都快“还给”老师了,引得大家一阵欢笑。

虽身处陌生的城市,却不会有太多的疏离感。行走在卡拉奇的军营里,迎面而来的巴军士兵会敬礼,主动打招呼,问候“你好!”他们会热情帮助前来问询的中国官兵,带着他们一直找到目的地。在工作间歇,他们会不时奉上红茶、奶茶、咖啡和小点心,生怕对中国客人“招呼不周”。

为了这次演习,巴海军舰队不少官兵都放弃了休假,连续准备了一两个月时间,这在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的巴基斯坦并非易事。一次到访巴特种作战训练中心,准尉萨利姆指着会议室墙壁新刷的油漆说:“这是我们上周末刚刚为中国客人刷的。”。

那天,中方记者团到达巴特种作战训练中心已近中午。按照巴方的生活习惯,他们的午餐一般很“凑合”,但没想到的是,巴方为记者们精心准备了一顿午餐。下午,听完巴方的情况介绍,他们组织了一场解救人质科目展示,除了动用步枪、手枪、狙击枪等枪械,还出动了装甲车和直升机,而且参演的都是巴精锐特战队员。演示结束后,中方总导演董军中将对巴方官兵的精彩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合影时大家振臂高呼,“中巴友谊万岁”震耳欲聋。

巴狙击手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在感受巴方“兄弟”情谊的同时,中方也竭力当好和平与友谊的传播者。1月8日晚上,一场热情洋溢的甲板招待会在中方“银川”舰飞行甲板举行。招待会上,中方准备了可口的美食,还安排了民族舞蹈、乐器、武术和书法展示,让巴方官兵亲身感悟绚丽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军人的真诚友好。为了此次演习,南部战区海军宣传部门专门创作了一首歌《中巴永远是兄弟》,在招待会上压轴演出。巴海军舰队司令阿西夫·哈里克中将驻足聆听,还带头打起了拍子。双方官兵跟着节拍,挥舞双手,争先在中巴国旗前合影留念。巴海军上尉法萨尔用手机录了武术又录书法,没想到还有最后的《中巴永远是兄弟》合唱,这使得他不得不忍痛删除一些手机照片,才腾出一些存储空间。

1月14日下午,随着一声声汽笛长鸣,参演中方舰艇陆续离港,开始为期数月的第34批亚丁湾护航任务。 相关热词搜索: 携手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