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8年2月~2006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5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年龄5~12岁,平均7.8岁。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为术后3~5周达到临床愈合,并拔除克氏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骨折移位术后无一例肘内翻等并发症。按Flynm评分:优63例,良69例,一般33例,差0例。肘关节伸屈活动丢失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活动受限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肱骨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儿童。

我院自1998年以来,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5例,男98例,女67例;年龄5~12岁,平均7.8岁。尺偏型80例,中立位型50例,桡偏型35例。伤后至就诊时间最短30 min,最长5天,平均1.9天。左侧96例,右侧69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骨折,无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

1.2 治疗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患儿取仰卧位,患肢外展。牵引下屈曲肘关节,有侧方移位先纠正侧方移位,再纠正前后移位。经C形臂X线机透视下骨折复位满意后,维持骨折稳定性。分别从外髁和内髁以45°~60°角各穿入1枚克氏针,直达骨折近段对侧皮质,针尾置于皮外,活动肘关节,通过C形臂X线机观察骨折固定可靠程度,满意后用长臂石膏托肘关节固定于屈曲70°~90°,前臂中立位,术后3天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固定情况,术后3周去除石膏,开始肘关节轻微活动,此后每周复查X线片,直到骨折愈合后拔除克氏针,并开始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在术后3~5周愈合,平均时间3.8周。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和骨折移位。所有患儿在随访末期行肘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临床查体仔细测量并记录双侧肘关节伸屈、旋转和提携角度,当提携角度<0°时认为有肘内翻畸形。参照Flynn等[1]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从肘关节伸屈功能和外形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并将其分为优、良、一般和差4个等级,同健侧相比提携角和伸屈功能丢失在0°~5°为优,6°~10°为良,11°~15°为一般,15°为差。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