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汽化加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58例的护理

作者:张金洲,易定华 孙国成 朱海龙 ,王文。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肺动脉闭锁;侧枝循环。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肺动脉闭锁;侧枝循环。

0引言。

目前,法乐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Tetralogy of Fallot and Pulmonary Atresia,TOFPA)仍然是心脏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而主肺动脉侧枝循环(Major Aortopulmonary Collaterals,MAPCSs) 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1]. 我们近期应用单源化手术完成1例TOFPA合并MAPCSs患儿,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

患儿,3岁,男,自幼发现心脏杂音. 查体:口唇紫绀,胸骨左缘闻及Ⅲ/6收缩期杂音,左侧肩胛区可闻及明显的连续性杂音. 心脏彩色多普勒:室间隔嵴下缺损21 mm,主动脉向右前移位,骑跨率56%. 动脉心室连接一致. 降主动脉肺动脉之间可见细小血流,开口约2.8 mm. 左肺动脉根部与降主动脉之间可见管道相通,内径约2 mm. 肺动脉瓣处见一隔膜,瓣上未见血流通过. 心电图示右室肥厚. 红细胞计数5.01×1012,血红蛋白139 g/L,HcT 0.40. 心血管造影见右室流出道有三角形的较淡显影,未见右室与有分叉动脉的连续;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骑跨率54%,主动脉与室间隔连续性中断;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第五胸椎水平可见一直径约1 cm的血管,显影稍早于左右肺动脉,可见左右肺动脉共汇处. 降主动脉造影见与右肺动脉平行2 mm左右管道. 诊断:法乐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I型),动脉导管未闭. 手术正中开胸,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解剖游离,分别于右肺动脉上发现直径约2 mm的动脉血管,直接发自降主动脉,与右肺动脉伴行,充分游离后10#线结扎. 在膈神经后打开心包,于左肺动脉下1 cm处见一直径约为1 cm的血管,自降主动脉发出后前行,与左下肺动脉有交通,直接供应左下肺. 将该动脉与降主动脉切断缝合,与左肺动脉肺动脉共汇处0/6 Prolene线行端侧吻合,纵形切开肺动脉共汇处,并向左肺动脉延伸,长约2 cm,与同种带瓣管道行端端吻合,同种带瓣管道近心端与右心室流出道切口吻合,涤纶补片修补嵴下型室缺. 术后测右心室与左心室压力比值为0.3.

患儿手术当日全麻清醒,第2日停呼吸机辅助呼吸. 患儿术后1 wk出现干咳,与体位有关(卧床时咳嗽,坐位减轻),颜面略水肿,腹胀,肝肋下2 cm,食欲差,尿少. 给于多巴胺3 μg (kg・min)、西地兰和速尿注射液3~4 d后,上述症状消失. 术后4 mo随访患儿无不适主诉,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右心室流出道内径正常,肺动脉瓣(同种带瓣管道瓣膜)厚度、开放幅度、弹性正常,瓣上血流速度正常Vmax 91 cm/s PGmax 3.3 mmHg (1 mmHg=0.133 kPa). 主肺动脉干(同种带瓣管道内径相对较宽. 左肺动脉起始处内径6 mm,远端6 mm,左下肺动脉(单源化血管)内径4 mm,彩色血流显示有血流通过. 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EF 58%,FS 27%.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