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论治脑梗塞

作者:张晓明 何吉桥 刘丽珍 罗媛媛 李锋。

【关键词】 痰;脑梗塞;中医病机祛痰法;综述。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我国1992年至1995年监测社区约20万人脑卒中发病率为 183.7~220.6/10万人,其中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塞)占多数,约占总数的55%~80%[1]。本病属中医学中风病范畴,究其病因病机主要与痰有关。

1 痰是脑梗塞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研究表明,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型中,血瘀证和痰证发生频率最高,分别为 67.5%和 52%,两证组合的发生频率同样以痰证 + 血瘀证最高,占43.1%。另外,以痰瘀证为主夹杂它证者亦占相当比例,提示痰证、瘀证是中风急性期的主要证候。因此,治痰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3]。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由于痰湿导致的脑梗塞并非少见,此类病症仅仅采用平肝熄风、活血通络的方法往往难以奏效,必须化痰利湿为主治疗方可收功。“痰”乃形盛气衰,中州虚亏,无以推动运化,水湿内积,聚湿成痰;或肝阳偏亢,横逆犯脾,脾失健运,内生痰浊。

2 痰在脑梗塞病机中的关键地位。

痰证型脑梗塞之本为肝肾阴阳失调,脾不健运;病之标为痰浊壅盛,瘀血阻络。痰与瘀是人体津血的病理产物,痰本于津,瘀本于血,津血在生理上同源,痰瘀在病理上相关,两者可以互相转化,相兼为病。痰湿停留于体 内既可以阻滞气机,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又可流注经络,阻碍气血运行。痰癖交结,上蒙清窍,内闭经络,就会导致中风。现代医学认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而脂质代谢障碍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胆固醇从血浆中析出并沉于血管壁上是典型痰浊形成,可诱发血小板聚集,瘀血闭塞经脉而中风,说明痰瘀互结阻络是形成缺血性中风病的关键。

3 祛痰法与祛痰药临床效应分析。

丹溪言“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痰一化,窍自开,络自通,风自灭”。祛痰法根据辨证分为痰瘀同治、益气化痰、 豁痰开窍、熄风化痰、涤痰通腑化痰通络等。治疗上正如明·倪朱漠辑 《本草汇言》所说:“若风痰湿痰,急闭痰涎,非南星不能散”;常用化痰中药有胆南星、石菖蒲、陈皮、半夏,茯苓 、天竺黄 ,苏子、莱菔子、白芥子、远志、郁金等。洪士香[4]运用痰瘀同治缺血性中风99 例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88.89%。陈立典[5]在对120例脑梗塞(其中60例为痰证),运用益气除痰法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表明益气除痰法不仅对痰证组患者疗显著,对非痰证组患者亦有较满意的疗效,在脑梗塞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叶人等[6]运用豁痰开窍法,治疗大片脑梗塞38例,治疗 2个疗程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显效 5例,有效29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89.47% 。钟志明[7]自拟熄风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塞83例,结果:治疗组显效14 例, 有效 21例,无效 5例 ,有效率为 87.5%,对照组中显效9例, 有效20 例, 无效14 例, 有效率为67.4%。高剑虹[8]运用涤痰通腑汤,对西药治疗急性期脑梗塞临床观察的48例中辨证为痰热腑实证的26例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涤痰通腑汤,治疗2 周后观察,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 。P0.05,说明涤痰通腑治疗痰热腑实型急性期脑梗塞有很好的疗效。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