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产员修养心得体会_绝交书里的儒家修养

摘要《与山巨绝交》和《与吕长绝交》是窥探魏晋名士嵇康思想世界面镜子。

欣赏孔子推崇“君子思济物”;讲孝悌重视亲情人伦;仁义君子绝交不出丑言”这些都是嵇康绝交里流露出儒修养

关键词嵇康 绝交修养

嵇康(公元3―63年)叔夜魏晋际“竹林七贤”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妻曾任散夫史称“嵇散”。

嵇康学、玄学、音乐等无不博通魏晋玄学风潮被认是代表性人物他言“爰及冠带托老庄”“老子、庄周吾师也”(《与山巨绝交》)①。

罗宗强先生说嵇康“把庄子理想人生境界人化了把它从纯哲学境界变种实有境界把它从道境界变成诗境界”“是把庄子返归然精神境界变人境界人。

”其实嵇康思想世界是驳杂他玄儒兼修“虽宗然而忘名教”究其思想质似乎还更偏重儒。

其风姿隽秀外表下深埋着是他颗关心世事、崇尚礼法、重亲情入世心。

这里笔者试以他存世两绝交――《与山巨绝交》和《与吕长绝交》镜窥他儒修养

、欣赏孔子推崇“君子思济物”。

《与山巨绝交》和《与吕长绝交》所扬言要绝交对象都曾是嵇康朋友。

《与山巨绝交嵇康声明要绝交对象是山涛。

山涛(公元205―283年)巨竹林七贤。

《晋・山涛传》②“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

性《庄》、《老》每隐身晦。

嵇康吕安善遇阮籍便竹林交著忘言契。

”山涛竹林七贤年龄生平老庄学人心谨慎四十岁才开始官投靠司马氏仕途平步青云成司马氏集团重臣。

山涛与司马氏有亲戚关系但并不妨碍嵇康与交往。

两人关系甚密可旦涉及到原则性问题嵇康绝不动摇。

山涛举荐嵇康做官嵇康愤然“乃与涛告绝”(《晋・山涛传》)写下《与山巨绝交》。

山涛举荐别人看是不得寻“富贵”机遇而嵇康非但不领举荐情反而视山涛心“恐足下羞庖人独割引尸祝以助手荐鸾刀漫膻腥”断然提出与其绝交

不细观全我们却不难到这位魏晋名士身上儒修养

看似不拘礼数嵇康《与山巨绝交》这充满反抗味绝交里说“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也。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得而不闷……且延陵高子臧风长卿慕相如节气所托亦不可夺也。

”由这些话语可以看出嵇康其实是很欣赏孔子。

他赞扬“仲尼兼爱”称其君子并且推崇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君子思济物”儒思想认儒“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得而不闷”思想和季札推崇子臧伸张节义风格司马长卿敬慕蔺相如威武气节都是“气所托亦不可夺也”。

他激烈否定儒学名教、否定封建君主又赞扬孔子是“损己世”、“营四方”“圣人”还认应该“人伦有礼朝廷有法”。

他希望己能学习古代贤人渴望也能随心所欲如东方朔、孔子等人般“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显然嵇康对孔子等些具有高洁情操、坚守道义且志向坚定人物是推崇备至向往“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得而不闷”人生境界

二、讲孝悌重视亲情人伦。

儒主张“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道”(《孟子・滕公下》)并把维护宗族血缘亲情关系视极其重要事。

绝交里也能看出嵇康对儒这种亲情伦理尊重和践行。

善孝先“孝弟也者其仁与”(《论语》)“孝”质是子女对父母敬顺善事父母。

尽管嵇康以反抗当礼法而著称但孝这问题上他并没有激言行。

由父亲早缺席幼年期嵇康特别受到母亲和长兄爱护。

母兄养育恩嵇康总是念念不忘其诗再提及“母兄”对母亲养育恩嵇康更是难以忘怀。

《与山巨绝交嵇康说“吾新失母兄欢常冤切。

女今十三男年八岁及成人况复多病顾��如何可言。

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杯弹琴曲志愿毕矣”分明流露了他孝亲情怀。

首《思亲诗》他如吟咏“奈何愁兮愁无聊?恒恻侧兮心若抽。

愁奈何兮悲思多情郁结兮不可化。

奄失恃兮孤茕茕悼兮啼失声。

思报德兮邈已绝感鞠育兮情剥裂。

母兄兮咏潜藏想形容兮摧伤……”声泪俱下表达了对母兄世深切悲痛。

“悌”主要指尊敬兄长弟兄相亲。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

”孝与悌相系《与吕长绝交》不及三对吕巽鄙视和绝嵇康给我们展示了他更多儒伦理道德。

嵇康吕巽表示己已劝告吕安不会告发吕巽希望吕巽也应该“因其(吕安)顺吾与顺亲”从不再难吕安并表达了他所希望“盖惜足下门户欲令彼无恙也”用心也就是表达了他出爱护吕氏族不希望吕氏兄弟因事而反目良苦用心。

但终吕巽还是因多疑诬陷了吕安嵇康也因提出从与吕巽绝交

但即便是与其绝交嵇康结尾还是怀着惆怅心情以儒礼节说到“古君子绝交不出丑言从别矣!”由我们看到了嵇康对待吕巽吕安兄弟诚恳用心及其对吕氏兄弟二人手足情谊体恤和对二吕族和睦维护谦谦君子风。

嵇康以体恤、友爱和调和方式界定和处理吕巽吕安兄弟关系所出现问题实际是儒所提倡以“悌”――也就是以敬爱顺从方式对待兄弟关系原则相合由我们也可推断出嵇康己思想深处所尊奉伦理道德观念。

吕安事件吕安欲告发其兄是嵇康阻止了吕安并从斡旋这与嵇康愤激性烈、遇事辄发性是相悖。

嵇康理由无非是人常情恐他们兄弟反目庭不和“盖惜足下门户欲令彼无恙也。

”(《与吕长绝交》)言语有着丑不可外扬考虑而这恰恰也是了维护族伦理尊严。

三、仁义君子绝交不出丑言”。

“义”是儒道德观重要概念。

《礼记・庸》言“义者宜也。

”《论语》孔子论及多便是君子和义关系。

说“君子喻义人喻利”。

(《论语・里仁》)又云“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乱人有勇而无义盗。

’”(《论语・阳货》)“义”是君子立身也是其行标准。

当“义”与“利”发生冲突儒圣人断采取这样取舍“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嵇康不仅看重与亲人相处还重与朋友交往。

与朋友相处主要体现“义”当头。

当“义”与“利”发生冲突嵇康采取是舍“利”取“义”。

“义”与“生命”对抗嵇康依旧是“舍生取义”实践者。

这主要体现他与吕巽吕安兄弟关系上。

吕氏兄弟原都是嵇康朋友其吕安与他关系更亲密些。

《晋・嵇康传》云“东平吕安康高致每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

”而嵇康下狱被杀就与吕氏兄弟直接有关。

史“嵇康与东平吕安亲善吕安嫡兄吕巽吕安妻徐氏吕安欲告吕巽遣妻因咨问嵇康嵇康以丑而抑吕巽不安反诬吕安不孝嵇康以故友义挺身而辩作《与吕巽绝交》言辞辩难锋利相对由二人下狱。

”(《晋阳秋》)“绝交嵇康愤怒谴责吕巽无耻行“足下阴阻疑密表系都先首诬都。

……何足下包藏祸心耶?”对吕安他深感疚“怅然失图复何言哉!”吕巽当已是司马氏亲信但了吕安清白和坚持己道德标准嵇康挺身而出其辩诬不惜付出生命代价。

“康竞与安诛。

”(《晋・嵇康传》)。

《与山巨绝交》很长采斐然。

《与吕长绝交》则很短也没有什么浮华笔它所涉及是肮脏现实。

吕安嵇康吕安因妻被其兄吕巽淫污要告发吕巽嵇康劝止作罢。

然而吕安兄长吕巽却因见宠将军司马昭和钟会加害怕东窗事发反而恶人先告状诬告吕安不孝并使其下狱嵇康得知非常气愤遂写下愤然与绝交

“吾深抑亦恃每谓足下不足迫故从吾言……盖惜足下门户欲令彼无恙也。

”“都含忍足下实由吾言。

今都获罪吾。

吾都由足下吾也。

怅然失图复何言哉若无心复与足下交矣。

君子绝交不出丑言。

”如我们只嵇康那句“薄汤武而非周孔”名言只听他怎样让钟会下不了台那些故事往往会觉得嵇康是多么桀骜不驯、狂傲放诞人可能不会想到现实嵇康会是这么沉静谦和(劝阿都忍气吞声门名誉考虑)如优雅重(君子绝交不出恶言)。

“凡人所以人者礼仪也。

”(《礼记》)嵇康以友情真诚和勇猛用干脆利语言向人伦丧失、包藏祸心吕巽声明绝交正是儒彬彬君子处事风体现。

古以出处问题直是士夫们常常面对而不能不常考虑问题也直是使陷入矛盾困惑问题。

嵇康反对是当世虚伪名教他维护并实践才是真正名教绝交背其实是对纯洁、正统友道追寻。

就其质而言他是国传统思想和儒礼教真正忠臣他和阮籍样并非从根上反对传统礼仪制只是对当已被肆篡改以营其私利礼教极反感激烈抨击那些以儒信徒和礼法士命当世人。

诚如鲁迅先生《魏晋风及与药及酒关系》所指出“魏晋代崇奉礼教看似乎不错而实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

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

至他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做宝贝比曹操司马懿要迂执得多。

”《与山巨绝交》和《与吕长绝交》这两绝交我们可以感受到作魏晋玄学风潮代表人物嵇康其实是充满儒情怀。

魏晋期儒学衰微和玄学兴起已被学界所认但这并不味着当人们会彻底弃儒从玄。

嵇康“世儒学少有俊才旷迈不群高亮任性不修名誉宽简有量。

学不师授博洽多闻;长而老、庄业恬静无欲”(《三国志・王粲传》附《嵇康传》裴松引嵇喜《嵇康传》)。

《与山巨绝交嵇康说己“母兄见骄”、“不涉学”。

由父亲早逝嵇康所受教确是有缺失但对嵇康些话我们不能完全当真。

实际上整封建社会发展程以儒学说核心学直是世子弟们安身立命必修课。

嵇康成年以倾心玄学与其早期接受儒学教育和熏陶并不矛盾倾心玄学样也不能证明嵇康会放弃儒学。

相反儒化仍深深潜藏人们心理结构使他们超然物外清谈玄理又表现出明显儒情怀。

绝交便让我们领略到了嵇康不少儒修养

①所引嵇康作品原引夏明钊译《嵇康集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987年版。

②所引《晋》容引(唐)房玄龄等撰修《晋》华局996年版。

参考献。

[]罗宗强.嵇康心态及其人生悲剧[].罗宗强古代学思想论集省略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