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有网友称你为国学巫师_称“国学”为“华学”

饶宗颐先生,这位蜚声海内的国学大师,建议将中华传统文化结晶的“国学”,改称“华学”。

此话一出,四座皆赞,不愧是大师,不然哪里会有如此高屋建瓴之论。

国学”这个称谓确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国学”的正式提出,当在上世纪初的清末,当时学界针对“西学”东渐而力挺“匡惮”以抗衡。

国学”这个产生于特定背景下的称谓,放到今天的语境下,似乎的确有可能引起推敲的地方。

对境外来说,“国学”容易被理解为“中国之学”。

中国之学”立足于国家和本土概念,在国内意旨清晰,但对散居在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还有热爱中国文化的东洋人、两洋人来说,“国学”一词却极易产生歧义,也可以理解为他们所在国的文化或学问。

非嗄他们接受“国学”只指“中国之学”,而不是所在国文化这样一种特指性解释,容易流露出文化优越、甚至文化强制的味道。

而“中华之学”“华学”。

则淡化了文化的国家属性、地域属性,强调的是全球文化格局中特定民族文化的精神质地和内容风格,是更有利于海内外的交流、认同和共享的。

对境内来说,“国学”的这个“国”字,又容易叫人联想到“国家之学”。

这也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好像我们弘扬国学,强调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学说、政治学说和意识形态学说。

国学大师牟宗三说得好,儒学中国可分为制度儒学(政统)、心性儒学(道统)、世俗儒学(学统)。

他认为,如果说心性懦学(道统)、世俗儒学(学统)的许多精华还有可继承之处,那制度儒学(政统)是绝不可继承的。

那原因正是因为制度儒学中国皇权主义和宗法制度的理论基础。

如果国学热给人造成这样的错觉,好像我们热衷的是推行制度儒学政统国学”,这就非但不能给中国文化增光,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负面影响。

华学”的内涵较“国学”更为丰富      “华学”的称谓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种歧义。

它给人的印象更多是纯文化的,是民族文化中关于文史哲、关于伦理道德、关于民间智慧、民间风俗、民间艺术方面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才是更容易融入世界、为人类共享的东西。

中国人被称为“华人”,语言文字称为“华语”,文化学问称为“华学”,称谓一致,顺理成章。

由于“华人”习惯指称那些生存于世界各地中的中国人,“华学”的内涵也就较“国学”更为丰富,除了本土的历史文化,电包含世世代代海外华人、华侨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融会、更新、创造的文化

这些文化理所当然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华文化中更世界化更现代化的一部分。

它处在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衔接地带,对于促进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促进中外文化在和谐的交融中共生共进,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只有文化中国的概念才是两岸三地和华人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华学”说搭建共同的话语平台      “华学”说,是想倡导在纵横两方面把中华文化作为一个结构整体,不仅包含古代学术,也应包含现当代学术,还应包含海外华人华侨传承、流布、创造的中华文化

这种“华学”,是对传统国学概念的一种补充和修正。

它应该成为传统文化衔接现代文明传播过程中的一个节点。

我们敬畏传统,但更关注当下的活着的新鲜的文明过程,我们应该横向贯通,纵向对比,同心协力搭建―个共同的话语平台

华学”就是这样的平台

华学!慨念涵盖了中华56个民族文化的精髓,也可以凝聚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它属于海内外热爱中华文化的所有人,甚至包括进入中华文化固内的非华人

因而从概念上说.“华学”比国学更具有时代感,也更具有包容性。

它有助于互动交流,有助于中华文化在更广阔的共识中传播

因而我热切盼望着,饶宗颐先生的主张能引起认真的关注,而不是以国人和学界惯有的那种无所谓甚或油滑的调侃来对待它。

任何一种文明和文明的传播都要在某些个符号和理念组成的传播平台和渠道中进行,民族的精神文化传承和走向;往往受到传播平台的极大影响,“国学““华学”的讨论看似称谓之争,我们却不能轻视。

编辑/坦然。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