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优化研究

摘 要:在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大发展的前提背景下,经营性事业单位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对会计核算等基础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立足于解决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相关问题,首先介绍了会计核算概念以及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现状,并深入总结分析了经营性事业单位当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详细论述了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优化完善措施。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优化   引言   经营性事业单位作为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等工作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变化。

目前,一些经营性事业单位由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模式不合理等,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甚至波及到经营业务的正常开展

结合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实际特点,建立更加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已经成为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关键,这对于促进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健康稳步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概述   会计核算主要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资金运转所进行的反映,通过会计报表、财务指标以及成本指标等反映单位财务会计等工作计划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

会计核算模式确定的基础工作内容则主要包括了合理的确定会计核算基础、要素、科目设置,并形成会计报表以及资产成本核算结果等。

对于经营性事业单位,由于单位本身具有企业的经营性以及事业单位的社会公益性,因此,为了确保经营性事业单位自身各项职能的顺利履行,在会计模式的选用上,应该选择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两种会计核算模式

但是现阶段,我国经营性事业单位受到单位自身体制的限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确定上,往往选用的是事业单位一直沿用的收付实现制,也就是将经营性事业单位的现金收支作为总收支,而且大多数未能开展成本核算以及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因此在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过程中,无法及时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也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决策的制定执行。

2.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在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对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核算基础制度的运用不充分,目前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不够科学。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要求,在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除了经营性收支等相关业务外均采用收付实现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权责发生制等会计核算模式事业单位内部得不到全面有效地利用。

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经营性事业单位收支不匹配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经营性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渠道的不断拓宽和丰富,以及会计环境发生的变化,更加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改革完善会计核算基础。

(2)经营性事业单位资产核算不合理。

由于没有有效的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因此存在着经营性事业单位账面资产虚高的问题,影响经营性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

而且由于经营性事业单位资产折旧以及净值难以在会计账目中全面反映,因此经营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也无法准确反映,这容易造成在经营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账账、账实不符等一系列的问题,容易出现经营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闲置浪费或者是价值流失问题。

(3)经营性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较为随意的问题。

只有对于经营性业务采取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模式,才能准确的反映出运营情况。

但是现阶段在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上,采取收付实现制的成本核算模式,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较为随意,特别是经营业务与事业业务没有全面分离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营性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不准确,不利于采取各种降低经营性事业单位成本支出的措施。

3.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优化措施   (1)合理设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基础。

对于经营性事业单位,在单位的资金来源上,除了国家财政拨款以外,还有这较多的经营性收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要求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模式上,应该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要求,合理的引入使用权责发生制,以便于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事业单位具体的资产、债务以及资产等实际运营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上,应该结合事业单位自身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特别是经营业务不同差异化设置,对于完全自收自支单位则可以直接采用权责发生制,对于兼有财政拨款当采用两种会计核算模式配合,以便于确保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预算、内控以及财务报告等相关核算的一体化。

(2)以资产和成本作为会计核算管理的重点。

对于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的优化,应该有重点有侧重的开展

资产管理方面,应当注重加强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特别是按照固定资产的性质及实际情况等,确定折旧年限,并通过累计折旧会计科目进行折旧处理,以加强经营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同时,在经营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还应该完善资产管理系统,重点对现金、存款、无形资产,提高监管力度,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成本核算管理方面,应该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成本控制管理制度要求等,制定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事业支出以及成本支出等分别开展核算,以加强成本核算水平,提高事业单位资金支出效率。

(3)建立规范完善的会计核算规程。

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对于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以及报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优化上,也应该按照新的会计制度要求,改造会计核算操作规程,重点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分期、财务报告、财务分析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规范。

特别是按照新的会计核算实际,完善会计科目设置,并加强对账目、款项、资产以及物资的及时核算,提高会计工作规范化水平。

(4)完善监督机制的建设。

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同时注重加强会计核算与财务监督工作,在会计核算各个流程中应该全面的融入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督,在会计核算开展过程中定期进行账目核实,检查资产管理情况、预算执行情况、成本控制执行情况等。

同时,加强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风险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内部审计管理特别是财务审计,并依靠完善的内部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将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分析以及绩效考核等工作有效衔接,最大程度的提高会计核算服务经营性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作用。

结语   在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经营性事业单位也将会受到市场化的冲击,促进经营性事业单位经营发展的稳健,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标,经营性事业单位在自身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快推进会计核算模式改革,提高自身的会计核算处理能力,并不断加强监督管理,进而促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水平的提升。

(作者单位:泗水县财政局)   参考文献:   [1] 孟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存在问题及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9).   [2] 董文婷.我国经营性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中财务管理机制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05.   [3] 赵雯.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的财务风险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1.10.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