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考评

【摘要】 目的 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提高抗感染治疗水平。方法 归纳总结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成立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组织,按相关考核标准进行合理应用考评。结果 在提高抗菌治疗水平,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降低医药费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结论 明确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合理应用考评,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有效控制。但由于个体差异、长期大剂量使用及滥用,给治疗带来严重问题,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每年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例数占近一半。为发挥其最大抗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赖药性的产生,必须严格管理,客观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建立合理应用考评制度,规范和督促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4]。

1.1 心脏毒性 抗菌药物对心脏的毒性令人瞩目,虽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后果多较严重。主要临床表现为:QT间期延长及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TDP)。多见于: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真菌类,四环素类等。

1.2 过敏反应(变态反应) 系一种免疫病理反应,与药物剂量和药理作用无关。临床表现为:药热、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停药后自行消失,严重时可致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多见于: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

1.3 肝损害 通过直接损害或过敏机制导致肝细胞损害或胆汁郁滞,影响氨基酸代谢,引发氮质血症。多因长期大量用药所致,多见于四环素氯霉素、无味红霉素等。

1.4 肾损害 大多数抗菌药物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易受其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尿中红细胞,严重者发生氮质血症及无尿。多见于: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多粘菌素等。

1.5 造血系统损害 可能为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所致。主要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多见于氯霉素、磺胺类、第二代头孢菌素类、青霉素钾盐等。

1.6 胃肠道反应 多数因直接刺激胃肠所致。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多见于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制霉菌素等。

1.7 神经系统损害 其发生与剂量和疗程有关,主要是对前庭和耳蜗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耳鸣、耳聋、甚至永久性耳聋、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等。多见于:氨基糖苷类。

1.8 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体内敏感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及真菌便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常发生于老年体弱、婴儿、合用糖皮质激素及抗肿瘤药物的患者,以白色念珠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的鹅口疮、肠炎、败血症等多见。多见于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第二代头孢菌素等。

1.9 产生耐药性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滥用,使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称为耐药性(抗药性),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0%~90%;伤寒杆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0%;革兰阴性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达75%以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已为临床用药带来严重困扰。除上述情况外,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还有如:四环素对儿童骨、牙生长的影响;喹诺酮类对幼儿软骨组织的损害氯霉素易引起“灰婴综合征”等均应引起高度重视。

2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与考评

2.1 成立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组织,明确责任 2004年卫生部下发《抗菌临床医院指导细则》。我院也相继成立了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院级领导、医务部、感染办、质控考核办、护理部、药械科、检验科、临床药学室等部门组成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在临床药学室。领导小组根据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医院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督促临床医护人员严格执行,组织实施与督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