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化路径、方向与形态的研究综述

摘 要: 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前沿话题。国内关于此方向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从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发展路径(反传统主义、西化、革命化和政治化、大众化和民族化)、方向(思想—文化传统和艺术—美学传统)和形态(文学样式形态和话语构型形态)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与归纳,以期展示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文学传统 现代化 路径 方向 形态。

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在中国西方的文化思潮与文学观念相互交融的作用下形成新文学传统的过程[1]。文学传统现代化文学对社会发展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积极参与到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五四运动以来,许多学者认为告别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的发展的主要特征[2]。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学传统现代性发生定位于五四时期存有疑虑,认为应该是晚清时期到五四的过渡阶段[3]。不仅如此,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涉及追求自由与进步、科学与民主等先进的价值思维,而且融入现代人的生存经验,包括对文学传统批判的元素[4]。因此,在全球化时代下,明晰中国文学的“传统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方向及表现形态十分重要。

一、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路径

王达敏和胡焕龙认为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进程归纳为三个时代,分别是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时代、世纪之交的新旧“过渡时代”,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轴心时代”[1]。即晚清、民国初年和五四时期三个历史阶段的发展[5]。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传统转型路径在新文学发展中逐步得到明确[6]。

(一)反传统主义的路径

“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对传统的反思与批判是“现代性”的主要特质之一[4]。五四时期的许多知识分子认为西方实现国家现代化,从而国富民强的途径是通过文化上的民主和科学达成的,对比中国社会发展,没有形成严密的现代科学体系与成熟的民主制度[7]。故彻底地反对中国文学传统,盲目赞扬西方民主科学成为五四时期十分鲜明的特征[8]。王桂妹还认为,新旧被遗弃的现象是其重要特征,在新旧之间做出价值上的优劣判断和非此即彼的单向选择,把“新”等同于“现代性”,传统文学则被认定为现代性的对立面[9]。故陈独秀说道:“中国固有之伦理、法律、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10]胡适认为:“西洋的文学方法比我们的文学实在完备得多,不可不取例。”[11]又如“活的文字与死的文字”“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白话文与文言文”[12]。

(二)“西化”的路径

王又平认为,反传统西化是相辅相成的[6]。文学革命者坚持“西化”道路,主要路径是采用西方文学改造中国传统文学[13]。通过西化路径使文学传统现代化发展从当时学者大家处可见一斑。黄开发指出,他们认为须得先把它成“西化”的文学,才能将来是“人化”的文学[14]。故以至于五四至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除“延安文学”和“赵树理”现象外,在中国找到没有借鉴外国文学中国作家作品是有难度的[1]。现代文学基本是在对西方文学的学习和模仿中成长的[15],王又平认为西化的实质不外有二:一是取西方之有补充中国之无,二是取西方之优除去中国之劣。具体来说就是汲取人道主义、民主主义、民族主义、启蒙主义、理性主义等现代人文精神,取法创作方法、结构方法、描写方法、文法、句法和词法等现代文学方法[6]。如周氏兄弟数落中国为“非人的文学”[16]。但学者王万森指出,西化带来的问题就是出现国人看不懂的窘境[17]。

(三)革命化和政治化路径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文学传统逐渐走上革命化和政治化道路。实质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即文学中国当时社会革命现状做出的反映。中国文学传统革命化和政治化五四时期以来不断接受西方文学改造,将文学革命提高到政治革命高度推进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1]。王达敏和胡焕龙认为,革命化和政治化不仅带有五四时期的反传统文学的精神,对封建文学采取不妥协的抗争态度,更重要的是加入反对国民党资本主义专制统治和帝国主义奴役的任务。张艳霞认为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要求以启蒙为主导的文学现代性路径进行调整,即文学创作必须与国家上层建筑相适应、相符合,更要突出文学在国家建设中的目的性与使命感[18]。李明认为革命化和政治化文学发展路径文学传统在“西化”过程中的扩展和深入,特别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进一步推动文学思想和文学方法在中国文学创作中的引导。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的深刻性和持续性都超过欧美文学中国文学传统的影响[19]。张向东和安文军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独特性体现于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空间,这是由于他们没有抛弃对科学和进步的信仰,非常关心中国问题,真实刻画国内的黑暗与腐败[15]。

二、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方向。

(一)思想—文化传统方向。

一方面是启蒙教化。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是穿透传统思想,由封建文学向“人的文学”创作转变,积极肯定人的尊严与价值、个性与自由。这一过程中主要引进欧美的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现代化,这个时期的文学现代化主题以对封建生活批判和百姓文化启蒙为主。五四文学思潮具有启蒙性[20],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为中国人带来真正文学意识,展示了现代性文化启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18]。张艳霞认为新价值观的诞生,一改百姓对文学本来的基本看法,文学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教授道德和學问要有裨益于国事,而是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对生命的真实体验,促使中国底层百姓思想启蒙、精神转型。另一方面是个性解放。新时期文学由对政治革命的反思到人性褒扬,人文思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一是肯定和赞扬人的现实主体性,二是关注人的个体自由,三是对人的生命本质的张扬和赞叹。个体观念增强与理性意识觉醒是文学现代性重要的立足点,最基础的是个体自由问题,也是最富有影响的方面[21]。文学现代化的先驱者主张将“人”的觉醒与民族独立、国富民强相互联系,强调青年人应该负有拯救国家与民族危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11]。

(二)艺术—美学传统方向。

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中的作用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改变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文学中美学和艺术观念的变化产生了更大的影响[22],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历史影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史叙述中一直被视为创造性方法。俞兆平认为,现实主义理论中包含认知科学和理解人文的一对矛盾。两者在中国文学西方现实主义的接受过程中总是交错和纠缠,表明现实主义从最早的倾斜于科学认知,到中期的科学认知与人文理解相互融合,再到后期向以意识为核心的人文理解倾斜[23]。王启凡认为,新写实小说放弃了革命现实主义的政治化,展现了生活的真谛,表现出世俗化的倾向与描述普通平凡、日常事务的原始现实主义相同[24]。重新认识浪漫主义是引入现代性理论的重要特征。张旭春认为,浪漫主义不仅是艺术审美领域现代性的自我建构,而且浪漫主义通过建立感性主体抵制现代性中的理性主体,与审美现代性有着深层的精神联系[25]。俞兆平认为,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历史思潮其实是“现代性”的自我批评。以呼吁现代性理性,从而创造出的“浪漫主义”不是思潮意义上的浪漫主义,只是拥有某些浪漫主义创作方法[23]。

三、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形态。

(一)文学样式形态。

文学样式发展有三种形态。首先是以“林译小说”为代表的翻译文学,讲求“以彼新理,助我行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中西文学融通。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以“翻译文学”为介质,有效推动中西文学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碰撞与交融[26]。其次是以梁启超的“三界革命”为立场的新文学,梁启超期望通过引入欧美文学以救中国文学的弊端,在中西文化交融广泛的背景下创造中国文学。具体来讲,梁启超以“三界革命”为核心的文学理论,吸收欧美国家在文学创作中的成功经验,立足传统文言文基本架构,融会民间用语,吸收西洋文法和习语,以发扬文化启蒙精神,进一步推动思想与政治革命。杨晓明认为“三界革命”虽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审美或文学现代性,但雅俗融通,从而与通俗报章文体拉开了距离,并对当时中国带来了更加宏伟的现代性意义[27]。三是五四文学革命中的白话文学,为了完全反对中国古代文学,继承和发扬中国白话文学优良传统西方传教士的欧洲白话文是新文学的语言先驱[28],黄遵宪和陈荣哀等学者发起了白话文运动,力推白话文学、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写实主义,不断助力近代报刊向“平民化”的角度转变。文学样式形态表现在竖排书写到横排书写,文言表达到白话表达,不加标点到添加标点,词汇陈旧到词汇新颖。这些变化均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学与世界潮流相互和谐的现代性[29]。

(二)文法革新形态。

五四运动的先驱者更加关注文法,因为他们意识到中国语言文字在新理论、新思想、新精神的表达与传递中不免出现语法贫乏、表达方式单一的问题。他们希望建立一套与传统语法相异的现代文法体系,以此弥补现有语法的不足[30]。正如辜鸿铭所说:“西洋的文学方法比我们的文学完备得多,不可不取。”[31]钱玄同认为:“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文法极不精密。”[32]在初始阶段,必须适当借助西化,即借鉴西方语法体系改造中国传统文法才能进行。故五四时期,在一些学者的引领下,词汇方面采用引进欧美与日本的词语弥补中国词汇的不足成为主要方式。新文学词语上输入日本和欧美的外来词弥补中国词汇的不足;句法方面通过借鉴西方句法、语言体现方式补充中国语言表达方式[33]。

四、结语。

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发端于晚清时期,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不断发展,由翻译外国文学,推行新文学至反对自身文学传统,全盘接受西化,然后又重新审视中国文学传统内在精华,将其与当时动乱社会、政治腐朽相结合,让文学开始充满革命与政治色彩,以此推进中国文学传统启蒙教化、个性解放传统、大众化方向发展,显示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艺术美学传统。在具体表现形态上,最明显的特征是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通过文字样式改变,语法和词汇更新,逐渐符合政府公文、科学研究与文学写作等需要,产生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

参考文献:

[1]王达敏,胡焕龙.中国文学现代传统形成的路径和结构[J].理论建设,2015(05):49—58.

[2]李遇春.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J].文艺研究,2017(12):13.

[3]王德威.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方法新论[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02):1—17.

[4]李扬.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2006(01):15—20.

[5]王晓初.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形成的历史轨迹[J].文学评论,2002(02):98—106.

[6]王又平.试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路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21—26.

[7]林朝霞.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述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19—25.

[8]贺永芳.20世纪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J].中州学刊,2010(04):220—222.

[9]王桂妹.彰显与遮蔽——五四文化激进主义语境下文学现代性的实现[J].学术交流,2004(03):150—156.

[10]马一夫.20世纪中国文学传统现代化初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95—98.

[11]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J].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1919.

[12]方錫德.文学变革与文学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