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择路面结构类型,有效降低农村公路工程的造价

引 言 毕业论文网    云南省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全省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在建设农村公路时要因地制宜,就要考虑区域性和实用性,就要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同时,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极其紧张,在设计施工中要考虑经济实用,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1 农村公路建设投资现状   1.1 建设资金来源    农村公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农村公路包括县(市)道和乡道两个层次。

大部分县(市)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上很难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公路等级的提高,基本上是在国家投入的范围内进行农村公路建设,例如:通乡公路路面改造(也称“通畅工程”)补助资金40万元/km,通村砂石路(也称“通达工程”)补助资金10万元/km,其余不足资金由地方自筹解决。

国家投入的费用虽说不能包含设计费、监理费、项目管理费用等,但由于各地方财政收入等等不一,有的地方经济发达,有的地方经济落后,各个地方的自筹补助资金就是一个大问题,有的地方国家补助的资金真正能投入到农村公路上的施工建设费用能够达到90%左右就不错了。

因此我们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设计施工、监理模式,切莫好高务远,片面追求完美。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基本上由各县(市)交通部门进行项目管理,大部分县(市)没有管理较大工程项目的经验,在招投标中能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在设计上很难经过细致讨论和论证,拿出切合实际的设计文件,设计人员为避免失误,多在设计安全上下功夫,加大设计工程量,而忽略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

1.2 路面结构的选择    由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有限,云南省地形复杂,公路里程长,交通量分布不均匀,有些地区昼夜交通量不100辆,而且大部分是小型车辆,在公路建设中可以考虑超薄沥青混凝土结构

交通部公路科技研究所、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进行的SAC10(2~2.5cm)摊铺厚度的超薄沥青混凝土面层技术研究项目已经经过了国家鉴定,所以农村公路可以参照该科研成果,进行路面结构的改善。

以4.5m宽的小油路2008年价格为例,当面层厚度4cm变为3cm,面层可以节省是5.4万元/km。

2 农村公路路面结构造价的关系   2.1 路面宽度交通量的大小相匹配    在地形条件简单的地区,路线设计指标的选择余地大,注重工程投资与后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是设计考虑的内容。

因此,针对小交通量特点研究县乡道路横断面的合理型式和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

路基横断面要素取值分析采用了目前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功能分析法。

在确定出路面宽度后,进行必要的通行能力分析,提出现阶段小交通量、低造价公路的适应交通标准。

按功能分析法得出了单车道公路路面宽度应为3.25m,土路肩宽度宜宽不宜窄,应统一为3m。

对于设计车速60km/h的三级公路增设115m硬路肩或对公路土路肩作加宽硬化处理以供慢行车和非机动车行驶。

在地形条件不受限制、人烟稀少、交通量不大的西北地区,宽基窄面的所谓“小油路”值得推广。

所以四级及四级以下的农村公路路面宽度为3.5~4.5m,路基宽度为6.5~7.5m,对于三级农村公路考虑汽车行驶的复杂性,以6.5m的路面宽度和7.5m的路基宽度为宜。

2.2 路面结构造价的适应关系    目前,云南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40万元/km的建设费用往往不足全部工程建设,而县(市)政府又拿不出大笔建设资金,因此我们在设计上想办法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既能满足当前公路建设要求,又能节约资金,减轻县政府的负担。

道路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农村公路修建地点和交通量的大小,在路面结构设计中多考虑经济实用的路面形式,如表1所示。

表1中数据反映出,结构一和结构二超出国家农村公路公路建设投资,需要当地政府补贴,结构三、结构四,国家投资就可以完成工程修建任务,减轻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的负担,从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考虑,四种路面结构主要承重层的厚度及强度变化不大,公路建设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路面结构

结构五和结构六,是红河州近年来运用得比较多的路面结构类型,但由于红河州经济发展北部和南部不平衡,特别是南部地区欠发达,所以,目前红河州各县(市)市因修路缺块资金多达数千万元。

说明:    1、厚4cm、3cm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粒式)按1200元/立方米计算;厚2.5cm、2cm沥青混凝土路面(细粒式)按1250元/立方米计算。

2、水泥稳定基层厚20cm按150元/立方米,按厚度换算平方米单价为30元/平方米。

3、厚12cm砂砾垫层按35元/立方米,按厚度换算平方米单价为4.2元/平方米。

4、水泥混凝土路面按380元/立方米计,换算为厚度20cm平方单价76元。

5、水泥混凝土预块路面按55元/平方米计。

6、上表是以红河州的情况做出设计和比较的。

2.3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及路用材料    沥青面层在整个路面造价中占很大比例,因此采用适宜的沥青面层形式和施工工艺对降低造价和提高路面使用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降低面层造价的途径有两个:“省工”和“减料”。

“省工”的意思是在施工工艺上下功夫,在不降低或少降低面层技术品质的前提下用能省钱的方法施工

“减料”的含义除了减薄沥青面层,还可以考虑在路面材料的使用上下工夫。

提高沥青面层的质量,加强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质量的控制是关键所在。

沥青面层施工中应积极提倡用轮胎压路机代替钢轮压路机。

这样可以使压实更均匀,使沥青与石料间揉合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这样能够避免石料被压碎,减少无结合料的断裂面,提高路面施工质量。

3 结语   3.1通过研究提出的薄层级配B — 10和L — 13对县(市)乡道路更具有适应性,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3.2提出的薄层沥青施工技术要点对保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等级为二、三级的道路尽量选用3.0cm厚的薄层沥青面层;技术等级为三、四级的道路尽量选用2.5cm厚的薄层沥青面层

3.0cm厚的面层可选用L — 13、AM — 13和AC —13 I级配;厚度为2.5cm的薄层沥青面层可选用B — 10、AM — 10和AC —10 I级配。

3.3作为混凝土路面,其设计使用年限较长些,它对路基和路面基层强度要求高,所投入的成本也较高,施工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其施工质量达不设计要求,相应的使用年限也达不到设计使用年限,有的五、六年就开始破碎损坏了。

3.4工程施工管理中要注重公路内在使用品质,道路材料选用上要注重经济实用,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例如:基层材料中,可以用天然砂砾代替碎石;垫层材料可以用符合规格的石渣或其他工业废渣代替,路面强度变化不大,造价可以降低。

3.5搞好农村公路建设,要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力度,坚持把质量工作放在中心位置,重视设计工作,加大设计质量监督和检查力度,从工程源头抓起,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为农村经济建设做好服务。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