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急待解决的若干问题探讨:合伙企业的若干问题探讨

摘要:通过文献法、比较法、专家访谈法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我国CBA联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CBA联赛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在CBA的职业化、商业运作、后备人才培养球员转会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给以了总结,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旨在为CBA联赛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CBA;职业化问题;商业运作问题;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球员转会问题      一、前言   CBA甲A联赛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但是有些问题依然值得我们关注和急待解决。

通过与国外职业篮球联赛先进方面的对比分析来发现CBA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以期为CBA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摘录、整理有关NBA和CBA情况的文献和书籍资料。

2.比较法:与美国NBA的相关方面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我国CBA 存在的问题

3.专家访谈法:根据的研究内容,就我国目前CBA联赛中存在的问题和专家进行了访谈。

4.理论分析法:参考管理学、体育经营学、体育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CBA的职业化问题   (1)产权关系。

我国篮球职业俱乐部在初建时期都有相应的责权协议,但是双方责、权、利划分不清,产权不明晰,分配制度不明确,容易引起责权纠纷。

真正实现职业化俱乐部并不等于职业化

NBA球队各名门有主,老板对球队拥有相对独立的法人资格。

CBA必须创造条件,逐步向职业化方向过渡,创造拍卖球队的机会,真正给CBA球队一个温暖的家,这才是实现职业化的前提。

(2)管理机制。

我国CBA联赛的管理机制与NBA联盟的管理机制大相径庭。

CBA的管理仍然是自上而下强制性的垂直式管理模式,虽然在近十年的改革中,全国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加大了由行政事业部门向社会实体化的逐步过渡,但目前管理仍然带有浓厚行政性管理的色彩,而且还缺少了与全国篮球协会、篮球管理中心与各个俱乐部进行联系的枢纽和桥梁,使CBA职业化改革的价值、利益、竞赛成绩、社会效益等目标取向发生分歧,以上这种CBA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职业化的向前发展。

NBA的管理结构十分健全,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总裁办公室,该办公室下设10个大部:包括行政管理部、内外联络部、大型活动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法律事务部、篮球运营部、球员培训部、保安部和球队服务部。

它完全是以商业公司的形式运行的,且效率非常高。

(3)法律法规制度。

CBA联赛的立法相当薄弱,尤其体现在俱乐部经营开发和政府所提供优惠政策方面,法律、法规政策的不完善将损害联赛各方的利益和参与开发的积极性。

因此CBA职业化改革过程中市场法制的建设应以“有法可依、有法可究、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为基本原则,通过体育立法和实行鼓励政策等手段帮助和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

NBA在组织管理、竞赛、市场营销等方面必然遇到大到劳资纠纷、电视转播权,小到队员比赛场上的冲突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都有政策法规可循、可依。

高薪制和合同制,它保证了球员的收入和俱乐部球队的稳定;选秀制和转会制调控了NBA各队的实力,反垄断豁免使NBA联盟获得了更大的整体利益,保证了各俱乐部的发展等等。

2.CBA的商业运作问题   在国内,我们的球迷对CBA球队缺乏了解。

令人遗憾的是,球迷在观看赛事之余,若想更近一步了解自己所喜爱的球星的详细资料时,则往往不能如愿,因为常常在新闻媒体上所能看到和听见的多是几项简单的统计数字。

有了球星,与球星有关的体育用品和广告业上的商业价值就会开发出来。

企业用“明星效应”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体育用品公司则利用“明星效应”来销售自己的产品,以体促销,以销促体,这是发达国家的一贯做法。

而中国篮球CBA在这方面的市场开发还非常欠缺。

3.CBA后备人才培养问题   CBA人才紧缺、青黄不接的现象。

球员老龄化严重。

在我国,CBA各篮球俱乐部运动员的培养主要有三个面:各篮球俱乐部青少年队、省市与军区体工队和体院及其他高校队,而后者所占份额相当小,尤其是高校球队队员,能进入CBA的更是寥寥无几。

在具体培养模式上与美国NBA有很大不同,虽看似培养渠道较多,但各个渠道培养数量相对较少,培养基础不够坚实,体系不完整,培养的社会化和正规化程度不高。

目前CBA人才培养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青年联赛很少受到社会的关注且成才率低,另一方面CUBA虽然很火爆但是水平不高,也无法大量输送人才。

但CBA联赛俱乐部发展至今都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形成自我训练和自我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机制。

这给我国篮球联赛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造成人才断档和短缺现象。

4.CBA球员转会问题   在国内,球员转会就像“夹生饭”。

简而言之,转会起码有两个原则,一是限制条件,二是自觉自愿,两者相互制约。

虽然现在中国篮球从理论上来说两个原则都有了,但很欠完善。

加之中国体制的不同,使得真正的转会制不可能像国外俱乐部之间那样正常有序。

引进外援是我国转会制度的一种补充。

通过引进外援,CBA联赛精彩了许多,球队之间水平也接近了许多,球队的上座率提高了,基本上实现通过外援来提高联赛的水平和观赏性、同时提高篮球的市场占有率的初衷。

不好的是外援减少了国内球员关键时刻的锻炼机会,也就制约了本土球员关键球的处理能力和关键时刻把握比赛的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1.明确产权关系。

篮球管理中心的一部分权利让给俱乐部,以此引入社会资金和专门人才,提高俱乐部的积极性,增加管理多样性,使CBA的各俱乐部成为真正的经营实体。

2.深化CBA职业化改革。

强化资产管理,弱化行政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对职业篮球俱乐部具体事务的行政干预。

3.强化法制意识,严格依法办事。

围绕CBA制订一套完整的章程和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对某些触犯法律的应按相关刑法惩治。

4.健全球员俱乐部之间的合同制管理。

尽管转会困难重重,彻底解决尚待时日,但决非无路可行。

现在重要的是把合同建立起来,球员俱乐部之间一旦有了合同,球队之问才可能有了交换,球员才有了买卖,才有了自由人,转会制也才能真正实行起来。

球员时常活跃了,各队实力也就会跟着平衡起来,比赛有望精彩激烈。

5.积极推进球星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可从CBA、各个俱乐部和个人市场推广小组等各个层面包装品牌球星,加强球星宣传包装的主动性和广泛性。

6.加大篮球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培养力度。

使教练员掌握科学、先进的训练方法,进而使运动员接受正规化的篮球教育和训练,推广篮球的规范化和社会化训练;在积极引进国际球员的同时,注重本土球员比赛能力的培养,正确处理好外援和本国球员的关系,用高水平外援积极带动我国球员的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守恒等.美国篮球俱乐部的发展及借鉴[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2]田文学,张丽.NBA与CBA篮球市场经营机构和媒体宣传的对比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4).   [3]白喜林等.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   [4]温织琳.NBA的发展对CBA职业化进程的启发[J].体育科技.2005,(26):2.   [5]陈新键,杨欣.NBA运行机制对CBA职业化改革启示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3):4.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