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通县长宁镇蔬菜产业开发的几点思考

【摘 要】2012年,大通县长宁镇日光蔬菜产业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必将在全镇做大做强,成为全镇群众致富增收的好产业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日光蔬菜 产业开发 思考  为摸清底子,分析现状、剖析原因,为长宁镇蔬菜产业发展理清思路,为上级部门作出正确规划提供依据,本人结合学习中央及青海一号文件精神要求,最近对长宁镇25个行政村的蔬菜种植情况进行了考察,现总结几点建设和意见:  一、长宁镇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1.长宁镇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长宁镇目前有上孙村汇源果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占地约150亩)和康家村兴康现代农业观光园(占地面积约170亩)。

主要种植油桃、草莓、西兰花、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西瓜等10几个品种。

2012年两示范基地产值近300万元;陈家庄、东风两村1000亩露天蔬菜种植基地,年产值约350万元;全镇有日光节能温室近百座,每年约有80多座进行生产,年产值约350万元。

据统计,长宁镇蔬菜产量近3.2万吨,产值达到2560.0万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6%。

2.长宁镇蔬菜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是以“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为特色的专业化生产格局已逐步形成。

随着专业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效益的增加, “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区域化特色化种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二是以“绿色蔬菜生产,综合技术推广”为重点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初步形成,为该镇蔬菜产品“走出去”打下了基础,做好了保障。

随着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要求的提高,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形成了一大批更适合该镇蔬菜生产的品种及技术

“建棚标准化、品种优良化、施肥配方化、管理规范化”的生产带动了蔬菜产量、质量、效益的全面提高。

三是以“培训指导和试验示范”为内容的服务体系促进了技术提高。

针对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每年于春秋两季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对广大菜农进行生产培训,重点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介绍新优品种,传授先进实用技术,广大菜农亦能结合生产创造性地加以利用,通过培训生产技术达到了先进水平。

二、长宁镇蔬菜生产开发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蔬菜产业作为该镇的一项主导产业得到了上级政府及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每年在日光温室新建改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并能积极地为产业户协调贷款,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缺口等问题。

2.自然优势  长宁镇地处宁张公路,属典型的川水地区,利于发展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及露天蔬菜生产

同时,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蔬菜产业提供了菜价优势。

3.技术优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长宁镇引进大棚蔬菜以来,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一套先进实用技术

三、当前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长宁镇发展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及露天蔬菜方面存在很多优势,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本次学习中央及当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活动中,本人利用近20天时间,深入蔬菜生产一线调查调研,总结整理出长宁镇蔬菜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生产用水和电力配套问题目前已成为制约该镇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蔬菜产业发展,同时,部分蔬菜生产基地存在电压不足的情况,影响了部分农用机械的使用,也是造成基地缺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2.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农村劳动力不足  菜农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弱,蔬菜生产管理技术不过硬,据本次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全县标准棚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蔬菜种植户仅占62.5%,还有三分之一多一点的蔬菜种植户没有达到1万元,这还是建立在蔬菜价格较好年份的基础上;同时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外出打工人数逐年增多,菜农整体年龄状况趋于老龄化,农村年青人宁愿打工也不愿在土地上做文章,目前全镇菜农中年龄大于35岁的占到80%以上。

农村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和菜农老龄化问题,极大地阻碍了该镇蔬菜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给菜农培训增加了难度。

3.蔬菜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虽然该镇每年蔬菜科技培训不少,但由于菜农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知识能力弱,仍有部分菜农在依靠经验而不是技术种菜,再加上资金、基础设施等因素,使该镇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普及率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阻碍了蔬菜生产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无专业化的试验示范场地  该镇试验、示范基本停留在低级阶段,试验示范无场地,多在农户棚进行,致使技术措施不到位,管理不规范,规模小,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阻碍了技术提升。

四、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产业发展  组织成高产蔬菜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分析研究全镇蔬菜产业的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制定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做到分工明确,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全面推动的蔬菜产业稳步发展

2.加大日光温室改造和新建力度,稳步扩大规模  在财政扶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加快日光温室改造和新建是该镇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规模扩大的突破口,也是蔬菜产业上规模的唯一途径。

3.“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壮大特色基地  加强政策引导,努力使特色上规模,规模生效益,效益带产业,使专业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经济高效化。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为一线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的机会,重点解决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技术局限等问题。

同时加强对菜农培训,依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传授生产技能,使培训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6.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组织专门人员成立健全科技服务中心,使其成为一个集物资供应、信息提供、技术培训新品种技术试验推广、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服务单元。

7.推广综合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  通过综合示范村建设,使新品种、新技术在局部得以普及,充分体现新品种、新技术综合普及的示范带动效果,研究探索主栽品种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使生产模式程序化、工业化,为生产培训、产品销售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许筱蕾.论我国绿色农业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2]王守才 ,胡勤俭 ,张爱敏.新野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果菜;2005年01期.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