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问题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问题。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又称中专)、职业高中(又称职高)和技工学校(又称技校)这三类职业学校。这三类学校曾经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培养企业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起步,国家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政策上给予职业学校很大的倾斜,这三类职业学校当中的中专曾经是我国青少年学生竞相追逐的理想学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的中专录取分数线比重点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还高出很多,这在现在来看,是难以置信的。社会主义建设慢慢步入正轨以后,国家对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越来越欠缺,因此普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职业学校则退居二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普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社会呼吁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管理人才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一大主题,职业学校特别是技工学校的发展受到各方的关注。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城市之一,本省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广东地区的人才需求,而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直辖市,其职业学校的发展现状也是问题多多。本文拟从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略做探讨,以窥见一斑。  一、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  2013年,广州市、区属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共有54所,技工学校有28所,技工学校占三类职业学校的34%;28所技工学校中,民办技工学校19所,占了技工学校的68%;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当年的招生数44899人(其中民办2553人),技工学校招生数44434人(含非全日制学生),技工学校招生数占三类职业学校招生数49.7%;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当年的在校生129278人,技工学校在校生122216人,技工学校占三类职业学校在校生48.6%;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教职工6912人(其中专任教师5010人),技工学校教职工4998人(其中专任教师4290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在校生与教职工的生师比是18.7,技工学校在校生与教职工的生师比是24.5;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在校生与专任教师生师比是25.8,技工学校在校生与专任教师生师比是2本文由收集整理8.5;三类职业学校毕业生62355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40891人),技工学校毕业生21464人,占34.4%。  二、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行管理体制  目前,广州市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格局是: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这两类学校统称中等职业学校,统一归口教育部门管理;技工学校归劳动部门管理。  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大部分属于事业编制学校,办学经费能基本得到保障,师资队伍相对稳定,生师比例较低,专业设置以三产类业居多。近几年来,广州市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的比重占三类职业学校毕业生的60%以上;但相对而言,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其双师型教师、实验实训设备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基础条件较差,培养的毕业生仍然以文职类居多,对企业迫切需求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贡献不大。  劳动部门管理的学校具有较强的企业背景,许多学校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按办校性质分,目前广州市、区属28所技工学校中属于民办性质的有19所,占三分之二以上,而属于事业性质的学校仅有9所,不到三分之一,与广州市、区属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大部分属于事业编制的情况形成鲜明反差。这一状况与我国技工学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创建之初的定位(即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文化素质和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工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时至今日,这种联系仍然是技工学校的一大特点。  由于技工学校的企业背景较强,因此其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度也较高。技工学校的一批以二产类为主的特色专业,是中专和职业高中所不可替代的,这些学校和专业在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别是为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三、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两条线管理下的不公平现象  学生层面,中专和职业高中的招生由国家或地区统招,有成绩要求,毕业证由教育部门颁发;而技工学校的招生没有成绩要求,大部分由学校自招,毕业证是劳动部门颁发。某些专业的资格证书也向教育部门倾向,比如几年前,会计从业资格证,教育部门管辖下的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会计专业全日制学历的学生不用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凭毕业证就能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劳动部管辖下的技工学校全日制会计专业学生则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后方能申请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上种种的不公平待遇导致学生及家长甚至教师都普遍认为技工学校的学生不如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的学生,社会上也偏向于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误认为教育部颁发的毕业证的含金量要高于劳动部颁发的技工类毕业证,加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学生家长认为孩子读技校就是下工厂、做苦力,不支持孩子就读技工学校。对教育对象的不公平,导致技工学校成了差生的最后栖息地。时至今日,这种情况仍然未得到彻底改变,从当下的高技+成人大专双学历制就可窥其一般。  教师层面,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绝大部分属于事业编制学校教师大部分是有编制的(即铁饭碗),教师的福利待遇有保障,吸引了大批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师资力量相对充足;而劳动部门管辖的技工学校大部分是民办学校,民办技工学校教师都是合同制的(即合同工),教师的福利待遇远远比不上事业编制学校教师。即使是公办的技工学校,由于技工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更多、任务更繁重,正编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比不上同级的教育部属下的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教师。加上技工学校的招生相当一部分是非全日制学生,学校教师要承担假期招生的任务,带学生下厂、下企业实习的任务等,造成教师职业倦怠加剧。技工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名额较少、要求偏高,一些优秀教师从教多年,奖状不少,科研也有,到最后参评的时候,却被告知这些奖项、科研项目是行业协会的或者是劳动保障系统颁发的,不符合职称评定要求,评职称事宜一拖再拖。教师工资待遇的差异导致技校教师纷纷跳槽,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被企业挖走,技校教师流动性过强,给学校的生存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