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心意门拳完整版【心意门轶事过耳录】

连山较技僧王府      姚连山轶事颇多,余在河南偶闻之,今择要略述如下。

连山为李政门下,有神力,能一步跃八条垄沟,以勇侠称名乡里。

尝有少林僧。

精擅达摩八式,素横,恃技不羁,人恒见恶之。

一日,僧募化索资于姚连山羊肉铺前,姚托辞不给,僧怒,吐唾姚面,姚连山笑忍。

俟市散,尾随僧至偏僻处,力毙僧命掩埋之。

后事败,官府欲缉之,姚闻讯以温油烫布自毁面孔,出走河南。

成同间,姚连山售羊肉为业,谋生山东济、历间,人以姚麻面呼之。

一日兴起,将僧格林泌王府门前二石狮各旋之北向,而无人能复原,僧王见而异之,遂命门下善武技之食客与姚连山较技,甫交手,武师纷纷仆地,僧王称善,遂留姚连山随军效力。

老张聚订交孙伯屏      张聚为李政故友,幼习教门拳术,有勇力,性豪爽好施。

得李政拳精髓后,知名于鲁山、宝丰、汝南等处。

尤娴二节棍术,尝挥棍与劫匪战于宝丰,伤数十人。

今日河南心意门买壮图系之拳技,皆其所传。

晚年隐居鲁山,亦常有海内名家登门访之,尝与卫辉府滑县孙伯屏较技院中,因功力悉敌而难分胜负,遂罢斗相询究竟。

孙伯屏自谓为少林嫡派,系其父辈得自汤阴岳王故里,张聚复观孙伯屏学演习拳械,虽动作名称有异,而劲路与心意六合完全符合,乃订交引为同门。

张聚贴腹授功      内功一说,实为拳术必要之道。

苟非师之中意之人,知道=尚不能,况为乎?某前辈言,张格儿从父习艺时,得老张聚私爱,尝于密室授以内功运转之术。

尔时,张格儿难明呼吸之奥,其父遂解衣敞腹与张格儿两腹相贴,使其体会丹田行功之次第,并为之讲解指示“气与力合”之法,剖析“声随手落”之技。

格儿得法门后,不敢稍懈,研究最勤、未及一年,既有所成,功力骤增,侪辈多奇之。

海深智取张七      卢嵩高先生言:老辈中唯李海深最有心计,平生交手无一次失便宜。

海深晚年居郏县城南老屋。

一日薄暮,其邻有善跤术者张七登门来访日:知汝善拳,今夕愿受教。

海深因年迈又不擅跤术,自思若贸然近其身恐致有失,决意智取之。

于是置一茶碗于案,举掌扪之陷入案中,碗口与案平,不见碗底。

此为李海深生平绝技,然张七却不以为然,曰:汝之掌力虽剽悍,可谓之铁掌亦不为过,但不知能否胜人?李海深张七性愚且韧,闻言亦不怒。

笑对张七曰:此掌不但可胜人,绝妙者更能与丈外击人,吾今于丈外折汝如何?张七曰:吾以跤术屡败各地拳师,能与丈外击我者还未见,今愿一试。

言毕全神蓄势以待。

但见李海深轻轻一站,俄尔闻其奋然大喝,汝站好,却不见其近身攻己,正迟疑间,又闻李海深大声叱曰:汝站好,张七目不交睫,无言以待,半晌,却又不见其出势进攻,心渐不耐。

忽然又闻李海深怒叱曰:汝站好没有?心更烦躁。

急急应道,早已站好,甫料自己语音未讫,倏忽间已被李海深击倒于在丈外老柳树下。

良久始起,闻李海深厉声曰:汝幸为我邻,否则命殆矣,张七因不知何故跌出,自觉师腆,羞愧而退。

海深所用边吼边蹿之技,即心意门所谓以智取胜,以滑较量也。

海深师承何人颇隐,其功力于买壮图不相上下,亲受其教泽而有所成就者,独周家口袁长青令人惊异。

买壮圈艺传山西之由      买贵生言,乃祖壮图公平生深自矜重,不轻与人斗勇。

教子极严,其子曾误毙邻人恶犬,壮图公既斥子之非,复向邻人告罪,终其一生,未闻以武技恃强与人相忤结怨。

邑中尝有巨商货资扣压于晋商,晋人曰:“可使尔乡中买师傅来索,必完璧归赵,巨商求援于壮图公,壮图公爱乡心甚重,遂奔走千里赴晋为乡人排忧。

即至山西,晋商备酒设宴,席间语日:“予慕师久矣,冀图一遇,夙夜在心,无奈出此下策,今既垂顾,请授技。

”时有山西拳术泰斗号称“心意旗帜”者,与壮图公份属同门,亦居中说项,于是晋人执贽为壮图公之弟子。

卢嵩高独擅脚打      2000年之初,予随于化龙老师游周口。

逆旅郑州某旅馆时,夜暮将寝,予备热水为其濯足解劳。

见其双胫七八处伤痕极醒目,大如巨枣,于是惊而问之,其日此是卢老前辈之纪念。

予叹言,一脚之功,其毒如此,我辈不知炼至何日能有此位份。

其初无以应,少焉忽语曰:卢老师所著之鞋为旧日镖师特制、鞋尖部有铁皮包裹,一着人胫,重则骨断。

轻则肉烂而数月难愈。

予暗思若无真实本领,虽有鞋如刃,也丝毫不可假借,为所欲为。

卢嵩拳艺别有会通      卢嵩高在上海英华里设场传授十大真形,观者多不识奥妙。

见其动作简单,不耐观瞻,却以技击术自居,好斗者多拜场与之相较,卢嵩高来者不拒,以其擅长之技屡挫各路名家士气。

一时间声誉日腾,徒众益广,于是河南至泸之回民常聚于卢嵩高处,求教者有之,寻照应者有之,局面俨然穆民会馆矣。

某日经友人引介,卢嵩高晤白玉山于清真寺。

白玉山乃河南孟州桑坡人氏,业皮货商往来泸、豫二地,亦精心意拳,辈分极高。

(传闻其乃买壮图师弟,然年岁悬隔,似又不实。

)卢嵩高久闻其人拳艺精博,慕之久而恨未遇,今夕邂逅,大觉快意。

审其所演拳脚功夫,确非俗人可与之伦比,重其艺,诚心就教,白玉山感之侍奉唯谨,尽道拳意所蕴蓄。

经此际遇,卢嵩拳艺较之以前更加踔厉飞扬矣。

今之泸上习十形者,所演“龙调膀”一式即为白玉山所遗。

卢嵩高勇不畏祸      江西同门某君言,卢嵩高初至上海,以常规之法设场授徒,因其名声未显于当时,故未能与各家势力相竞争。

为打开局面计。

卢问计于师兄尚学礼,尚学礼于掌中书一“打”字示卢,复谓卢日:“吾弟胆量超群,武勇技击亦足以胜上海武界之江湖术士,取一二狂妄者颠蹶之,必能遂大志而立足”。

卢闻言,服其精识,茅塞顿开。

于是用风卷残云之势挥戈上海武界,初败某拳大家某某某,一鸣惊人,复又屡挫各路名家,一时间众皆目属,胆掉心悸呼之为“卢大炮”,咋舌不敢相谤“十大形”矣。

凌汉兴雅好撰述      凌汉兴为卢嵩高名徒,才气飚发,颇为隽上。

尝虑卢嵩高归真后,受教子弟失准绳依凭而拳式失真。

为血性、责任所驱使,遂兢兢于著述,不遗余力阐发拳理。

卢嵩高每言之,凌汉兴每记之,辛苦积得年余,成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备陈卢嵩高所教拳艺夙因。

其所论创,无一支字蔓话掺杂其间,多洞中关窍,于习斯技者颇具指导意义,刊世后,广受欢迎。

人多称许而参鉴之。

穆子杰勤苦自修      穆子杰,西安武术大家。

性敦厚,耽嗜拳术,虽卧病濒危,犹操手不辍。

一生屡遇奇运,师法变迁,凡所精擅之太极、八卦、形意、通臂诸般拳术,皆为海内专家传授。

尤娴买壮图下传鲁山马氏,长安宝鼎之心意拳艺

其操术之神,西安共睹,万口宣传。

于右任督师关中时,书赠墨宝大勉其尚武之风。

后周口杨祥麟移家西安,与其望衡而居,二人引为知交,以师兄弟相称,朝夕暇时,常与清真大寺中肆习拳术,故穆子杰门徒中亦有能演周口心意者。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