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在于“迷航”

下载论文网   特邀嘉宾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   [王成荣] 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   [于文岗] 北京住总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   [洪艳辉] 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关系委员会主任   [王莉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主持人      [黄志强] 本刊总编室主任   非常必要的思考      主持人:东航事件发生以后,人们对它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抨击东航的有之,谴责东航员工的有之,质疑行政管理部门的有之,因为这样的事件在中国民航史上好像还没发生过。

人们总觉得,像东航这样的大型航空公司,有严密的规章制度,有高素质的人才,有先进的设备,有广阔的市场,有雄厚的资金,无论如何也不该出这样的事呀,可事件偏偏还是发生了。

人们不禁要问,东航事件的真正原因在哪里?   今天把大家邀请来,就是要对这个事件进行一次比较深入的分析,努力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找出一些深层次的原因,提出一个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路径,以供包括东航在内的企业界借鉴参考。

孟凡驰:从企业文化角度来分析东航事件,目前在媒体上还没有看到。

《中外企业文化》举办这次座谈,我感觉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通过研讨努力抓到问题的本质,争取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实际的作用。

王成荣:东航事件是中国航空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不仅引起了人们对航空业体制改革的更多关注,而且对于我国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体制改革、管理创新、文化建设也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这些年来,员工企业之间出现危机的事件已经不是一件两件了,只不过东航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由此我联想到,1841年10月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发生两列客车相撞事故,致使2人死亡,17人受伤。

此次车祸引起舆论哗然,纷纷指责老板没有能力管理现代化企业

在州议会的推动下,这家铁路公司进行了改革,选拔了有管理才能的人担任领导,而老板只拿资本红利。

这就是美国首家由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企业,“经理制”由此而诞生。

我的意思是,东航事件已经渐渐远去了,人们也很快就把它淡忘了,但是企业界、理论界不能这样,要吃一堑长一智,要研制出预防这种疾病的疫苗。

我希望这次座谈是个开端,也愿意与大家共同把这个研讨深入进行下去。

不能忽略的融合      主持人:有分析认为,东航事件不仅是飞行员公司之间的劳动纠纷,更重要的是暴露了兼并与被兼并企业之间的矛盾。

从资料看,2002年国有三大航空集团成立之时,东航就蹒跚迈入下滑之路,而云南航空公司兼并前,连年赢利。

所以有人戏称,云航这只美丽的“孔雀”,误入了“东方困兽”的困局。

各位对此怎样看?      孟凡驰:据我了解,东方航空公司兼并云南航空公司,是国家民航总局“拉郎配”的产物,云南公司和当地政府有关方面并不情愿。

重组之后,云南公司变成了东航的分公司,而东航忙于体制再造、流程再造、组织重组制度改革,却没有重视文化融合

因此,双方在价值观念、行为作风、行为方式上格格不入,互不接受,影响了企业重组的质量。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企业家往往有个误区,认为把散在地上的红薯装到麻袋里就算有合力了。

其实,红薯放到麻袋里,它们还是一个一个的,并没有打成浆、形成新的质,也就不可能形成新的合力。

这个麻袋就相当于企业的体制,形式上把两个企业合到一块了,可是心没有到一块,大家文化上不认同,价值观上四分五裂,行动上也肯定会出现很多麻烦。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重组应加大文化融合的力度,最起码不能低于制度融合的力度,也就是说组织重组文化融合必须同步进行。

如果文化融合不能跟进,形成巨大的落差,必定是面合心不合,甚至导致重组的失败。

所以我认为,正是由于东航忽视了重组中的文化融合问题,才酿成了这样大的事件

退一步说,即使是“拉郎配”,也应把重组的意义讲清楚,比如从长远来看,重组对行业、企业的竞争力,对地方、对员工的好处有哪些,说清楚才有可能产生文化认同,这是价值导向的问题

有了这个认同和导向,许多问题就容易解决,也就有可能避免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东航这个工作并没有做好。

有报道说,云南分公司员工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缺乏归属感,并没有把东航当成自己的家。

大家知道,在海尔、GE、IBM,员工进入公司以后,首先要认同公司文化,不认同的地方要慢慢讨论,通过讨论逐渐达到认同。

如果没有这个认同,你就想让他干活拿钱,以物质为唯一导向,没有文化上的引领,最后很可能是问题百出。

另外,我们还看到,云南分公司原来是云南省的企业,省地税局对他们飞行员的部分收入是不收税的。

兼并重组之后,就开始扩大了计税的范围,据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一位飞行员透露,今年3月份之前,飞行小时费是按照8%的标准上缴税收的,但之后,要按照20%~30%的标准上缴。

而且,要求飞行员按照新的交税标准,将去年全年“欠交”的税收补上,并规定最后期限是4月7日。

这样,一名机长补缴去年的税收就达六七万元。

这就在经济上出现了矛盾。

这使我们想到,除了兼并和被兼并企业之间存在文化融合问题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也同样面临着文化融合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引发的新问题可能是企业力所不能及的。

王成荣:近些年来,大家都在讨论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

一些母公司想把自己的文化注入被兼并的子公司,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采取的方式却是制度强制。

这种做法,没有尊重子公司文化诉求,没有考虑它的心理承受。

实际上,当一个强势公司兼并一个弱势公司时,弱势公司一般都会有个比较痛苦的心理调整过程,更何况是“拉郎配”了。

据我了解,东航公司并购的其它公司也都存在类似问题,这跟东航公司领导者的心态恐怕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认为,我并购了你们,你们就应该听我的,双方的心肯定越离越远。

重组前,云南公司的盈利性就很强,重组后也一年盈利一个亿,而整个东航才盈利五千万。

设身处地想想,这个背景下的母子公司,顺心气、理关系的难度肯定很大。

但是,难也应积极去做,而不能回避,更不能放弃。

如果东航公司对云南分公司的政策倾斜一些,就有可能使矛盾得到缓解。

不知他们是否做了这方面的努力。

我们看到的是,与飞国际航线比,云南分公司的航线短,起降次数多,飞行小时少,危险系数大,飞行员的收入却较低。

多种方式的诉求不但得不到解决,反而一次又一次地领教了傲慢与冷漠。

矛盾的积蓄,终于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行为。

表面看,“返航”是飞行员愤怒情绪的一种表达;深层看,则是母子公司文化冲突的集中爆发。

这些年,伴随着资本的流动,我们提出跨文化管理问题

过去我们 认为跨文化管理只涉及到国际资本流动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并需要通过本土化等方式加以解决。

现在,东航事件给了我们一个启迪:我们不仅要重视国际间的跨文化管理,也要研究国内公司之间的跨文化管理问题

上海养育出来的东航公司和云南公司文化跨度就很大,东航事件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说,一般的资本重组用20%的精力,业务重组用30~40%精力,那么文化重组则应用50~60%的精力。

现在看来,东航文化重组可能连5%的精力都没用到,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就不是偶然的了。

孟凡驰:打个比方,从文化角度看,兼并公司和被兼并公司应该是婚姻关系,而不应该是成和败的关系、走运和背运的关系,更不应该是战胜者和俘虏的关系。

我认为处理这个关系,应该分五步走。

第一步是文化尊重。

两个企业合到一块以后,先要尊重各自的文化、风格、习惯,尊重各自的行为方式。

在进行体制、制度和分配关系调整时,要谨慎,不能操之过急。

第二步是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就是求同存异,哪些是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同的我们共同发扬,不同的也不要互相攻击,要允许有一个过渡阶段。

第三步是相互吸纳。

对方好的都吸纳过来,克服自己的文化弊端。

第四步是融合发展。

第五步也是最好的阶段,就是“婚姻”的完美、默契阶段。

如果东航文化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就有可能看得明白些、深刻些,使重组能够平稳、健康地发展。

王莉萍:显而易见,东航母子公司文化没有协调好,这是一个文化融合失败的典型。

海尔在兼并其它企业时首先强调的是文化的整合,因此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值得其它企业记取借鉴。

洪艳辉:企业兼并看上去就是一个公司拿钱买下另一个公司,其实并非如此简单。

要想让两个公司真正融合起来产生更大的价值,确实是件很难的事。

其中,文化融合是决定兼并成功与否的核心课题。

我们新奥集团已经并购了许多公司,在被并购的企业中,有的一年就盈利,有的三年以后还是亏损,为什么?我们分析很多案例后发现,就是因为管理者的原因,即管理者对文化融合认识上、运作上的差别。

思想不重视,方法不妥当,都会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最终给企业经济造成损失。

我们的体会是,并购时,公司文化理念不能强加给对方,必须一步一步地走,强加的结果只会是反感。

我们并购67个城市燃气公司的经历告诉我们,凡是你以老大自居,一跑去就说我的价值观、我的要求,我的标准,肯定没人听你的。

当然,迅速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力量、你的价值,让他产生对你的归宿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要建立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特别是要尊重对方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只有这样文化融合才能逐步成为现实。

仅仅依靠制度是不行的      主持人:虽然这些年企业文化越来越热,但是仍有一些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所在,不少企业的领导者、经营管理者还没有把它摆上自身职责不可或缺的位置,还没有把它视为自己必须做好的工作,这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制度建设之路,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扭转。

然而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一些管理者就把订制度、执行制度当成了管理工作的全部,甚至认为,我就是用制度管住你的手,你的脑袋我管不了,也不是我管的事。

这恐怕就是企业文化理论被一些老总或婉拒之门外、或当作墙纸、或让别人去做的重要原因之一      孟凡驰:谁都知道,没有现代化的制度管不好企业,但不能把制度管理唯一化了,不能把企业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的引导视为可有可无。

与其它行业相比,航空行业的制度体系可以称得上是非常严密、非常细致的了,为什么东航还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因为,怎么样让员工树立事业心和使命感,怎么样建立起员工企业的忠诚,东航都没有做好。

飞行员辞职时,很多员工不是劝阻而是同情,这样的企业能说是员工命运的共同体吗?缺乏成功的文化引导,肯定留不住人。

东航防止飞行员流失的办法就是用所谓的制度堵,你要走,我就罚,而且是天价的罚,交不出钱你就在这儿呆着。

这种做法确实堵住了不少人,但堵不住心,后果就是员工企业的的情感背离。

我们常说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物质留人、文化留人,只用制度留人,肯定是行不通的。

再看看这次的“返航”,民航总局有这样一条规定,机长如果对降落缺乏信心,就应该返航。

但机长对降落缺乏信心,是没有量化标准的。

我觉得风大,就没有信心;我看不清楚,就没有信心,因此我就可以返航。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这条规定是有道理的,但它恰恰成了这次事件的“合法理由”。

制度是一个不完全的合约,就是说制度不可能覆盖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制度是对人的自觉性、主动性、责任心、创造力的一个挑战和考验。

一次返航18架,肯定是有问题,但是有问题你又找不出处罚他的制度依据。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制度的作用是有限的吗?所以我说,制度再严密、再严格、再现代化,要是没有文化的引领,没有文化做基础,执行就不可能到位,而且还有可能变味。

因此,你这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重视文化对于人的引领、激励和提升作用,就必须制度文化两手抓,并把二者有机地组合起来、协调起来。

这样,企业才会既有一条安全行驶的轨道,又有一股快速行驶的动力。

如果现在还不认识这个道理,那就实在可悲了。

以人为本的要义是尊重         主持人:不管哪个行业,不管我们的管理进步到什么程度,企业员工也总会有矛盾发生,总会有解决不完的难题,只不过在内容、性质、程度上有所区别罢了。

当然,航空业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飞机多,飞行员少。

近几年来,大量民营航空公司崛起,以每年12%~14%的速度发展。

因为没有飞行员储备,只能用高薪从国有航空公司飞行员

从资料看,按照民航局“十一五”规划,以中国现有的培训能力,五年内飞行员缺口达3000名以上,所以,飞行员辞职事件就凸显出来了。

现在需要研究的是,企业应该怎样看待员工,以人为本在企业管理中如何体现,其中包括如何对待企业不愿放手的以及与企业发生纠纷的员工

洪艳辉:说到底,企业对于员工的态度不应该是冷漠的,更不能与员工形成对立。

返航事件并非一次突发事件,之前已经有很多预兆,飞行员请假、辞职、绝食、罢飞到返航,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

如果企业真正关注他们的诉求,平等地与他们沟通,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制”人,事情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现在,一般企业都很重视与方方面面的关系,尤其是与政府、与客户、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但是,与员工的关系却往往重视不够。

为了防止这种片面性,我们公司专门成立了企业关系委员会,让我担任这个委。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