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茭―长豇豆高效水旱轮作栽培模式

长豇豆是浙江省丽水市主要蔬菜品种,常年播种面积3300hm2左右。

由于连年种植,连作障碍严重,当地科研推广部门一直探索缓解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如选用耐连作品种、平衡施肥、水稻―长豇豆轮作等措施,但由于种植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在当地并未被广泛应用。

毕业论文网   近年来,茭白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在低海拔地区的缙云等地种植双季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利用其春季回暖早的气候特点,2009年秋季引进双季茭进行设施栽培,当年10月采收一次秋茭,2010年4月上旬开始采收夏茭,当时正值蔬菜供应淡季,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农民种植大棚双季茭积极性很高。

茭白代替水稻与长豇豆轮作,既能缓解连作障碍,又能充分利用地力,达到高产、高效栽培的目的。

根据目前长豇豆茭白产量及市场价格估算,每667m2长豇豆一茬产量2000kg,市场价1.6元/kg,产值3200元;茭白夏茭、秋茭总产量3000kg左右,市场价3元/kg,产值9000元。

大棚双季茭白长豇豆轮作,每667m2产值1万元以上。

双季茭同水稻种植管理方式相似,农民易接受,市场前景广阔。

现将本地茭白长豇豆轮作栽培茬口安排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茬口安排   2栽培技术   2.1大棚双季茭   ①选择适宜优良品种设施栽培主要用于冬春季气候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为促进茭白生长达到提前采收的目的,因此应该选择在低温条件下孕茭良好的低温型早熟双季茭品种,如黄岩茭、浙茭2号、浙茭3号、龙茭2号等。

②育苗移栽夏茭收获后,选择孕茭早、生长健壮的茭白植株,剔除灰茭、雄茭,割去茎叶,移至寄秧田。

挖取种墩分苗寄植,每穴1~2苗,寄秧密度40cm×40cm,一般1墩可种20穴。

秧田放水在薹管以下。

为保证茭白产量和质量,采取每年移栽,达到提纯复壮的目的。

7月下旬移栽,按宽窄行进行定植,宽行60~70cm,窄行40~50cm,株距25~30cm,每667m22000墩左右,每墩留有效分蘖10根左右。

③棚膜管理宜选用钢管大棚,也可用竹子搭建大棚,覆膜时间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掀膜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

天气晴好,棚内温度超过32℃时,应加强通风。

此时倒春寒现象比较普遍,应特别注意防寒,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发生冻害。

④田间管理茭白在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水位要随着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

分蘖初期采取浅水勤灌,保持3~5cm的浅水层。

当每墩平均苗数达到10~15株时,采取深水控制茭白的无效分蘖,水深10~15cm。

孕茭期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护茭,但不能淹过“茭白眼”。

每次施肥前先放浅田水,待施肥耘田和田水落干后再灌水;施肥应结合水层管理,促进前期有效分蘖,控制后期无效分蘖,促进孕茭,提高茭白产量和品质。

茭白生长期长,植株高大,需肥量也大,除施足基肥外,必须适时追肥。

a.基肥。

移栽时每667m2施厩肥4000kg或人粪尿   5000kg。

b.分蘖肥。

分蘖初期,每667m2施45%三元复合肥30~50kg。

c.孕茭肥。

每667m2施尿素15kg和氯化钾5kg。

病虫害防治棚栽茭白由于棚内湿度高,茭苗易受病害,因此要注意通风和防病。

但应当注意的是,茭白肉质茎是受黑粉菌侵染后膨大而形成,因此在茭白孕茭期应慎用粉锈宁、腈菌唑等杀菌剂,避免杀菌剂抑制黑粉菌而导致茭白产生不孕的假性雄性。

除了利用生物农药逐步替代化学农药外,还应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来综合治理病虫害

⑥适时采收当植株孕茭部显著膨大,假茎露出1~2cm的洁白茭肉时,需立即采收

茭白采收季节分夏秋两季,秋茭采收时在薹管中部拧断,小心不能伤及根系,以免影响第二年生长;采收夏茭可直接折断茭株。

秋茭在10月初开始采收,每5~7d采收1次。

夏茭4月上旬开始采收,每隔3~5d采收1次。

2.2长豇豆   ①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消费习惯和季节选择品种,夏秋栽培选择耐涝和耐热性强的品种如春宝、之豇108等。

②整地施肥夏茭收获后,排干田间水,深翻土地,熟化土壤。

由于豇豆采收期长,根瘤菌不发达,施足基肥是取得高产的保证。

一般每667m2施腐熟猪栏肥2000~2500kg,三元复合肥15~20kg,   硼砂1.5~2.0kg。

③适期播种采用育苗移栽,早春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夏季栽培在4月下旬育苗,5月中旬定植;秋季栽培则在6月下旬至7月均可播种,畦宽1.5m,每畦种2行,穴距0.25~0.3m。

④引蔓整枝长豇豆长到5~6片叶时即可搭架,架型一般采用直插式,插好后及时人工辅助引蔓上架。

⑤增施结荚肥长豇豆采收期较长,合理增施结荚肥,可以提高产量。

一般第一花穗坐稳荚后施1次肥,以后每隔1周施1次,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10~15kg。

期间每采收2~3次,用1%~2%的磷酸二氢钾液喷施叶面,可使叶片增厚、增色,延长采收期,有效提高结荚率。

病虫害防治豇豆的病虫害较多,为害较重的有根腐病和豆荚螟。

根腐病用70%敌克松1500倍液或50%根腐灵1000倍液灌根。

豆荚螟用1.8%虫螨光乳油2000~3000倍液、25%威猛乳油1000倍液从蕾期开始每隔10d喷花1次,早晨喷药效果好。

⑦及时采收一般花后10~12d,荚果饱满、组织脆实且不发白变软、籽粒未显露时为采收嫩荚适期。

采收时,要防止拉伤留存的花穗。

分批采收,及时上市。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