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公路情——记平度公路局路政大队中队长赵祥瑛

赵祥瑛,咋一听像个女人的名字,其实他是个挺能干的纯爷们儿。

他16岁参加公路工作,至今已有33年,从公路统计员站长,又从站长路政科副科长、路政大队中队长,职务有升有降,但不变的是他30多年如一日对党的公路事业的赤诚,对公路畅通的不懈追求,他连续多年被评为青岛市公路管理局和平度分局先进工作者。

年轻的“老站长”。

今年49岁的赵祥瑛,从小对公路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父辈们早出晚归、挥汗如雨的劳动场面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1982年3月,年仅16岁的赵祥瑛子承父业,从胶莱河畔的明村镇庄子村来到平度市公路管理局官庄道班担任统计员

16岁,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如诗如梦的年华。当赵祥瑛第一个月领到30几块钱工资、30多斤细粮票时,瘦巴巴的手在颤抖,眼睛里在流泪。当时刚刚改革开放,也许是被饥饿折磨的太久了,他从来没领过这么多钱,在家里,他半年也吃不上这么多细粮。赵祥瑛特别具有农村孩子吃苦耐劳的性格,很快习惯了早出晚归的公路生活。他这个统计员,实际上就是每个月向局里报报表,主要工作养路护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赵祥瑛却干得热火朝天,很快成了养路护路的行家里手,统计工作也做得井井有条。1992年1月,年仅26岁的赵祥瑛被任命为张戈庄公路站长,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5年至2008年担任云山公路站长,前后担任站长达16年,被人们称为“年轻的老站长”。

赵祥瑛始终传承老一辈公路人的优良传统,以站为家,与路为伴,带领职工养路护路巡路,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从沙土路到柏油路、水泥路,从人工养护到机械化养护,每到一地都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工作。遇到下雨、下雪等突发事件更是冲在最前面,带领突击队清除积雪、积水,及时排除险情,确保公路畅通。他领导的公路站多次被评为先进公路站,管养的路段年年被评为优质路段。

爱岗敬业的路政员。

2008年11月,赵祥瑛公路站长的位置退了下来,担任平度市公路路政科副科长,2011年担任路政大队中队长。对此,有人不理解,对赵祥瑛说:“人家都是官儿越做越大,你又没犯什么错误,工作干得好好的,怎么官儿越当越小了?”对此,赵祥瑛只是一笑了之。他认为这是领导对自己的关心照顾,应该把位置让给年轻人。因此,他从来不计较职务高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听从组织安排,全身心地投入到公路工作中去。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路政员,赵祥瑛刻苦学习精心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使行政执法工作合法、有效、准确、高效。赵祥瑛有个座右铭,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工作中他总是抢在前面,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而且常常主动要求值班巡逻。每逢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赵祥瑛和同事们无论白天黑夜,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理,经常通宵达旦,维护了国家路产路权,保证了公路安全畅通。

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路政员,虽然算不上什么官儿,但也有权与法、情与法的较量。如何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过好权力观、人情关至关重要。赵祥瑛从小在平度长大,又一直在平度工作,朋友多,亲戚多,同学多,很多亲戚朋友因涉及查处超限问题经常找上门来,请求从轻处理或免予处罚。一次,赵祥瑛查处了一辆严重超限车辆,司机是赵祥瑛老家表兄一个要好的亲戚。表兄先后两次来说情,赵祥瑛耐心说服了表兄,最终按规定进行了处罚。

赵祥瑛参加公路工作30多年来,特别是担任中队长以来,面对接踵而来的超限案件,繁重的工作任务,一年到头连轴转,星期天、节假日经常顾不上休息。父母生病住院、孩子上学、家务活几乎全靠妻子照顾料理。2012年春天,母亲住院一个多月,全靠妻子照料,赵祥瑛只能晚上到医院照顾老母亲。母亲临终时,曾拉着赵祥瑛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孩子,你要好好干,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咱老百姓。”听着母亲的肺腑之言,赵祥瑛这位五尺汉子热泪盈眶,是愧疚,是感动,也是激励。

赵祥瑛,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路政人员,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默默抒写在畅安舒美的公路上。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