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土工膜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结合莲石湖工程复合土工膜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指出了复合土工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难点、关注点。

毕业论文网 /2/view—12868640.htm  关键词复合土工膜质量控制   Pick to combine the existing shek wu Ephraim engineering composite geomembran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omposite geomembran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quality control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concerns.   Key words composite geomembran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莲石湖(麻峪~京原铁路桥河段)工程河道治理长度为 5.8km,水面106公顷,我公司承建的第二标段起点桩号为K8+600,终点桩号为K6+700,全长1.9km,是北京市的重点工程之一,工程建成后将形成有水有绿、生态良好的西南生态屏障,提高永定河生态服务价值。

在水资源匮乏的大背景下,百公顷莲石湖能否重现,减渗工程施工的成败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 复合土工膜特点及规格选择   土工膜包括:LDPE土工膜、PE土工膜、HDPE土工膜、EVA工膜、ECB土工膜、PVC土工膜、糙面土工膜复合土工膜等。

复合土工膜是将土工膜和土工织物通过共同压制或用聚合物粘和等方式复合在一起的土工制品。

复合土工膜有一布一膜、两布一膜和两膜一布等多种形式,一般宽4m~6m,质量为200g/m~1500g/m,抗拉、抗撕裂、抗顶破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高。

产品具有强度高,延伸性能较好,变形模量大,耐酸碱、抗腐蚀、耐老化、防渗性能好等特点;能满足水利、市政、建筑、交通,地铁、隧道等建设中的防渗、隔离、补强、防裂、加固等工程需要。

复合土工膜规格的选择与水工建筑物下垫层的平整度、材料允许拉应力、材料弹性模量、铺设范围内的最大水头及覆盖层最大粒径等有关,复合土工膜厚度设计除应考虑主要由水压力要求的强度、回填材料和复合土工膜力学指标外,还应考虑暴露、埋压、气候、使用寿命等应用条件,并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设计厚度。

设计厚度计算采用下式:    =0.0065   式中: δ为土工膜计算厚度(mm),H为布上承压水头(m),d为垫层土壤最大粒径(mm),E为土工布弹性模量(kpa),[σ]为土工布允许拉应力(kpa)   选用单膜还是复合土工膜主要是从复合土工膜的作用和经济性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来选定。

复合土工膜的一个作用是可以增加与土料之问的摩擦系数,第二个作用是保护土工膜不受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外力的损害。

复合土工膜的力学性能比单一膜有很大提高,有较强的适应各种情况的能力。

复合土工膜的强度和防渗性能要优于单一膜和土工织物两者叠加的性能,其优良的程度与膜和织物之间复合的紧密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复合土工膜的选择不能简单地参照膜和织物个别的性能指标直接套用第三个作用是复合土工膜具有反滤排水功能。

由于土工膜不可避免地总会有一些缺陷发生渗水,此时膜一侧的土工织物能够起到反滤排水作用,从而维护了保护层的稳定。

经比较,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复合土工膜有着更为优越的工程特性。

工程最大蓄水深度6m,一般蓄水深度3m—4m,设计减渗结构形式采用复合土工膜,采用两布一膜:200g/1.0mm/200g,底基层采用10cm细粒土,上保护层采用20cm细粒土。

3、 复合土工膜材质质量控制   3.1进场的复合土工膜必须有厂家提供的合格证书、性能及特性指标和使用说明书,否则不能用于工程施工

工程复合土工膜进场后委托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抽验结果合格后方能使用。

复合土工膜质量以卷段为单位评定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均达要求的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3.2外观质量控制   3.2.1外观质量逐卷段检验按卷段评定   3.2.2外观疵点分为轻缺陷和重缺陷要求见下表   表一外观疵点的评定         3.2.3在一卷复合土工膜上不允许存在重缺陷轻缺陷每200 m2应不超过5个,否则外观质量为不合格   3.3内在质量控制   复合土工膜内在质量检查试验及鉴定测试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按标准测试,本工程设计要求复合土工膜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如下:   表二复合土工膜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4、 底基层及保护层施工质量控制   4.1底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4.1.1清除河床内一切树根、杂草和尖石,保证铺设砂砾石垫层面平整,不允许出现凸出及凹陷的部位,并应碾压密实,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排除铺设工作范围内的所有积水   4.1.2本工程复合土工膜铺设在碾压密实的原河道干涸的河床之上,因原河床多为沙石料,表面石子较多,为避免河床上尖锐突起物将复合土工膜刺破,根据设计要求,在原基层上铺设10cm细粒土   4.1.3底基层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4.1.3.1基底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压实度;   4.1.3.2细粒土内无尖锐物体,颗粒物最大粒径不大于2mm;   4.1.3.3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因施工过程中遗撒造成的已施工完毕底基层的二次破坏,新工作面复合铺设前人工清除基层面遗撒颗粒物,组织验收,合格后进行下到工序施工;   4.1.3.4与结构交接部位基底阴、阳角修圆半径应不小于500mm。

4.2保护层施工质量控制   4.2.1在土工膜铺设焊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填筑保护层,本工程设计采用20cm细粒土作为复合保护层,填筑保护层的速度应与铺膜速度相配合   4.2.2保护层施工工作面不宜上重型机械和车辆,宜铺放木板用手推车搬运过筛细土料摊平后人工压实再铺设砂砾石保护层   4.2.3保护层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4.2.3.1土料中不得含有任何易使复合土工膜破损的尖锐物体或杂物   4.2.3.2不应使用有可能损伤土工膜的工具填筑保护层的土   4.2.3.3特别注意控制运送细粒土机械与已经施工完成膜之间的距离,严防机械碾压已施工完毕复合膜   5、土工膜铺设焊接质量控制   5.1复合土工膜焊接质量的好坏是复合土工膜防渗性能成败的关键,所以务必做好土工膜焊接,确保焊接质量,因此,土工膜焊接应由生产厂家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操作,指导,培训,采用土工膜专用焊接设备进行。

工程土工膜焊接采用ZPR—210V型热合土工膜焊接机,土工布采用手提式封包机缝接。

为保证土工膜焊接质量,两侧预留20cm宽光膜面,接缝宽度10cm缝合针距以6mm为宜,缝线采用三股双丝绦纶绞线,先缝合下层布后再进行焊接,最后缝合上层布。

因在河道内施工,要求在气温5℃以上,风力4级以下,并无雨无雪天气进行焊接   5.2焊缝焊接质量受室外温度、湿度影响较大,要求在每天,每个工作面实施焊接前必须进行现场铺设试验,确定焊接温度、速度等施工工艺参数   5.3大面积回填部位及岸坡复合土工膜铺设时,应形成折皱,并保持松弛状,折皱不少于用材的1.5%,以适应变形。

在湖底与岸坡的变坡点处,靠近湖底侧应形成折皱,折皱宽度为1.0m,并在折皱内铺设细砂   5.4铺膜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膜的外观有无破损麻点孔眼等缺陷发现膜面有孔眼等缺陷或损伤应及时用新鲜母材修补补疤每边应超过破损部位50cm   5.4土工膜焊接质量控制重点   5.4.1膜面污垢控制焊接前必须将焊缝搭接面所有污垢、砂土等杂质擦拭干净,   5.4.2膜面潮气控制,本工程膜面潮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基层潮湿导致的膜面潮湿,二空气中的凝结露水导致的膜面潮湿;焊接前确保基底表面干燥,含水率在15%以下,必须用棉布将膜表面擦干,潮气严重部位可采用吹风机吹干   5.4.3施工人员控制施工人员应穿平底布鞋或软胶鞋不得穿硬底皮鞋及带钉的鞋,不准用带尖头的工具在膜上施工作业,严禁在复合膜上一切可能引起减渗材料损坏的施工作业,施工时如发现土工膜损坏,应及时修补   5.4.4安全防火控制,因复合膜本身为易燃材料,施工人员必须密切注意防火,不得吸烟,不得将火种带入施工现场   5.5土工膜焊接质量检测   5.5.1土工膜焊接后应及时对下列部位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全部焊缝焊缝结点、破损修补部位、漏焊和虚焊的补焊部位、前次检验未合格再次补焊部位;   5.5.2对双缝充气长度为30~60m,双焊缝间充气压力达到0.15~0.2MPa,保持1min,压力无明显下降即为合格;   5.5.3对T形结点及修补点应采取500mm×500mm方格进行真空检测。

真空压力大于或等于0.005MPa,保持30s,肥皂液或洗涤灵不起泡即为合格。

6、施工体会   6.1复合施工过程看似简单,但其施工质量却是任何减渗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前要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落实;   6.2复合土工膜铺设质量直接影响防渗效果,因此在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   6.3焊缝焊接质量又是膜施工质量的关键,必须按照质量检查要求逐条焊缝检查;   6.4焊缝焊接质量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重点为,膜面污垢控制及膜面潮气控制   7、结语   复合土工膜防渗的核心问题是保证施工土工膜的完整性和土工膜铺设质量,因此在防渗施工中只要严格按复合土工膜施工技术要求,严格现场焊接和粘接的质量控制,避免人为或其他因素的破坏而产生缺陷影响防渗效果,就能使复合土工膜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质量得到保证。

莲石湖第二标段湖底减渗工程,自2010年10月2日至2010年11月10日,共40天,共完成铺膜任务45万平米,日平均铺膜面积超过10000平米,总共涉及焊缝达9360条,施工过程中通过学习、总结,在复合铺设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蓄水区日均渗漏量不得大于2mm设计要求。

工程的成功为今后类似工程,在复合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提供了借鉴及参考。

参考文献   [1]聚乙烯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9.3   [2]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复合土工膜(GB/T17642—1998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