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摘要:本文根据对广州市白云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调研结果,指出本地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存在不足,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手段,补齐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公里”。

关键词:基层;文化中心;建设;最后公里

中图分类号:G249.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3—0275—01。

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因素。为此,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末端,也是群众自我创新、自我展示、自我服务的第一线平台。需要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公里”。

一、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广州市白云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基本形成全覆盖、分层次、多功能的公共文化服务布局。但白云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最基层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按标准建成率只有8%、场地硬件设施有待完善、文娱活动不够丰富、资金缺口大、人才队伍薄弱。距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目标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白云区实际情况,为推进白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思路,建议如下。

(一)打通最后公里,找组织“贪强不嫌弱”。

找组织,“贪强不嫌弱”,最强大的组织就是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建为引领,整合资源,统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功能,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多用的目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把党的方针政策,区的重点工作部署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可以看到,党建工作搞的好的地方,文化服务必定的热火朝天,党群关系就更和谐了。找组织“不嫌弱”就是只要支持先进文化事业的组织都可以充分吸纳,企业、机构、协会等组织,让群众文化大家办。

(二)打通最后公里,找地方“贪新不厌旧”。

针对镇街、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场所选址难、面积不达标、升级改造难的困境,解决的思路是找地方“贪新不厌旧”。远期规划中要完善选址规划建设,现在法律都规定新楼盘的建设一定要配建一定面积的公共文化场室,我们要及早规划,主动介入,这就是“贪新”。“不厌旧”是指活化利用旧资源,将闲置的老建筑升级改造为当地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一来既可降低建设费用,二来也能在活化利用中保护历史建筑。白云区祠堂书社建筑繁多,在活化利用老旧建筑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可以在祠堂建成村历史展览馆和文化中心,让老百姓在历史和文化中感受强大精神力量。

(三)打通最后公里,找资金“贪多不嫌小”。

有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因为缺乏资金而空置。他们的建设和运作,钱从哪里来?我们的思路是找资金“贪多不嫌小”:将文化服务中心纳入行政管理体系中。政府负责管理财政投入和建设运营重大事项,另外找资金也要充分发挥群众自我管理作用、引导各类社会机构合作运营,建立多方合作、大家一起来,文化之火肯定越来越旺。

(四)打通最后公里,找人才“贪专不厌杂”。

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人才在哪里?解决思路是,政府请专人,专人找能人。各级财政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招收专业人才确保推动工作顺利开展。“贪专不厌杂”同时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打造精神家园。把文化志愿服务融入城乡社区治理,建立由文化专员、镇街文化管理员、村居文化指导员、文化能人与文化志愿者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

(五)打通最后公里,找节目“贪精不厌俗”。

我们的文化服务中心建好了,丰富的文化供给在哪里,解决思路是找节目“贪精不厌俗”,首先是以文化精品引领,白云区文化资源豐富,祠堂文化、私塾文化、红色文化、侨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为创造特色文化产品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如根据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编写的舞剧《醒·狮》荣获国家第十一届荷花奖。而文化服务中心植根于基层,也要善于利用当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按照“一镇街一特色一品牌”的标准,打造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只文化人用心去挖掘和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节目和文化活动就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结语。

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既暖人心又聚民心,我们期待白云人民每一步都踏在文化的土壤上,各取所需触手可及。只要大家凝心聚力,文化之花将开遍白云大地,听得见朗朗书声,闻得着淡淡墨香,看得见轻歌曼舞,留得住浓浓乡愁。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公里,让基层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国办发[2015] 74号《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作者简介:冯耀波(1975—),男,广东广州人,大学本科,中级,广州市白云区文化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