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系统十三五基本公共体系规划发展编制工作汇报

公交系统十三五基本公共体系规划发展编制工作汇报

第一章 相关政策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以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需求,以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方便市民出行、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为目标,以优化线网、完善换乘、提高效率、改善服务为重点,以政策法规与市场调节为手段,构建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为居民出行提供高质量保障。

二、相关政策。

近年来,国家对于公交优先发展政策逐渐强化,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已基本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尤其“十二五”以来,国家先后发布重大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地位。2012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2012〕64号,明确指出需大力支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积极建设多模式公共交通。2013年,交通运输部制定《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交运发〔2013〕387号,并于同年公布“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的首批创建城市。这是国家为贯彻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资源环境压力而提出的重大举措。与此同时,安徽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大力推动公交优先政策落实,对落实公交优先发展城市加大支持。XX市应抓住机遇,整合既有公共交通资源,推进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同时,XX正积极创建安徽省交通管理模范城市,需以此为契机,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提升服务品质为目标,强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政策配套,切实推进省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创建进程。

第二章 公交公司工作总结、“十一五”和“十二五”相关规划以及指导性文件。

一、工作总结。

二、十一五”和“十二五”相关规划。

(一)“十一五” 1、场站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单位于2007年建设公交第二停车保养场,位于花园路与金陵路交叉口西南侧,占地面积23650㎡,总投资1700万元;2010年建设高铁站公交枢纽中心,位于中都大道和洪武路交叉口南侧,占地面积约70亩,投资4000万元;琅琊山风景区首末站。

2、车辆更新 “十一五”期间,新增43台天然气车、16台柴油车。

3、新增线路 “十一五”期间,我单位保有原有线路1路、2路、3路、4路四条线路外,另增加5路、7路、8路、9路、10路、11路、12路、K1路八条线路,方便了XX市民的出行需求,提高了XX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十二五”。

1、场站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单位于2011年建设城南公交停车保养场,位于醉翁路与丰乐大道交叉口东北侧,占地面积16675㎡,投资1140万元;2012年建设清流公园公交换乘中心,位于南谯路与稻香路交叉口东北角,占地面积3720㎡,投资230万元;于2013年建设大王公交首末站,位于扬子路与经三路交叉口西南侧,占地面积2518㎡,投资280万元,累计投资1650万元;于2014年建设城东公交换乘中心,位于新安江路与黄山路交叉口东北侧,占地面积约10亩,计划投资800万元;于2015年建设滁宁公交换乘中心,位于滁宁快速通道与东环路交叉口西南侧,占地面积约26.5亩,计划投资1800万元;于2015年建设城西公交换乘中心,位于明光路与西涧路的西北角,占地面积约20亩,计划投资1000万元。

2、车辆更新。

“十二五”期间,我公司采取企业借款、行业补助、向市财政借款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4000万元,购置了混合动力120台。

3、新增线路 “十二五”期间,我公司保有原有线路1路、2路、3路、4路四条线路外,为适应“美好新滁城”建设的需要,尽最大努力满足城东、城南等新建居民小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市民的出行需求;相继开通了K1路、103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1路、12路、15路、16路、17路、18路、20路、21路等公交线路。同时于2014年调整了5路、7路、10路等公交车的运行线路;更新及淘汰了9、10、11路部分破旧公交车辆;开通了501路、502路、503路迷你巴士线路及102路滁来线。方便了XX市民的出行需求,提高了XX城市的整体形象。

三、指导性文件。

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交运发〔2013〕387号。

《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2012〕64号。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2014.7)。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15—2011。

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JB 99—104—1996)。

《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XX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2~2030)》。

第三章 工作亮点。

(一)强化“窗口”形象,全面提速增效。

“十二五”期间,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公交行业的特点,继续在推广“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通过加大营运管理、规范公交服务行为等措施,在提高运营保障能力的同时,提升了城市公交的“窗口社会”形象。同时,在全公司开展了“星级驾驶员”、“星级车组”等考评活动,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社会窗口形象明显提升,市民满意度有所提高。

(二)开展爱心服务,中、高考学生免费乘车。

根据《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对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伤残军人等办理免费乘车,学生持优惠卡,刷卡8折等优惠。同时,为方便高考、中考考生乘车,公司在考试期间,考生免费乘车。

(三)积极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

公交作为城市的窗口,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风向标”,为突出行业特色,更好地开展创建全省文明城市迎检工作,根据市文明委、市六城联创指挥部、市局的要求,公司积极开展各项建设活动,组织员工深入一线擦洗公交站台,组织公交志愿者进行扶老携幼活动,同时,紧扣“讲文明树新风”这一主题,在公交车身张贴具有“传统美德”意义的画面以及在车内悬挂“文明乘车”的挂图,其中包括:车内公益挂图620面、车内下车门处公益画面120张、后挡风玻璃公益画面290面、公交车车身画面120幅、公交站台公益画面450幅、公交车内显示屏公益画面及公益字幕107台以及清流公园围挡画面190平方米。为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启动XX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项目修编。

“十二五”期间,以市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滁政[2012]131号)为依据,启动XX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修编工作,预计2015年8月底全部结束。

该项目统筹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对乡镇全覆盖,努力构建城乡公共交通统筹发展格局,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全覆盖。

(五)合资成立XX市市民卡有限公司。

为加快XX市与南京市的经济往来和人流、物流、信息流动,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公交互联互通,2015年8月与南京市民卡公司合资成立滁宁通卡公司。

第四章 “十三五”的初步考虑及发展目标。

(一)继续狠抓安全生产,提升服务质量工作。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对车辆的安检工作,确保车辆及行车安全,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维护公共安全;同时,要提升服务质量,打造“让市民满意”的公交

(二)继续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及新增公交线路

1、“十三五”期间,我单位将继续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落实的情况下,本着“先急后缓、分步建设”的原则,积极开展公交首末站、公交换乘中心等公交基础场站的建设工作。根据《XX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2—2030年》,我单位拟建城北公交枢纽中心及首末站(位于世纪大道南侧, 滁定路东侧,占地面积约32.5亩,计划投资3621万元)、城南公交换乘中心(位于儒林路与同乐路交叉口西北侧,占地面积约10亩,计划投资700万元)。

另外将建设城东公交停保场、赵桥公交停保场、苏滁公交停保一场、苏滁公交停保二场、担子公交停保场、鲜鱼巷口公交换乘中心、科教园区公交换乘中心、科教园区公交首末站、示范园区公交首末站、凤凰湖公交首末站、龙池街公交首末站、扬子大市场公交首末站、滁东三岔路公交首末站、城郊公交首末站、腰铺公交首末站、西涧花园公交首末站、琅琊新区公交首末站、XX学院南校区公交首末站、山水人家公交首末站、担子公交首末站、城北北环路口公交首末站,共计建设21个公交场站。

2、“十三五”期间,我单位将继续加强新增公交线路,根据《XX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2—2030年》,将新增滁西片区与滁东片区联系线路19路(琅琊山风景区—滁东三岔路)、22路(清流公园—城北北环路口)等;滁西片区与滁南片区联系线路33路(城南停保场—XX北站)、34路(城南停保场—琅琊山风景区)、35路(XX高铁站—城西停保场)、37路(北关收费站—赵桥停保场)、38路(山水人家—XX高铁站)、39路(扬子大市场—东坡路)、;滁东片区内部线路82路(滁东三岔路—大王)、83路(西方寺—城北北环路口)等;滁南片区内部线路92路(城南停保场—担子)、93路(城南停保场—XX高铁站)、95路(担子—药铺)等近20条公交线路

3、“十三五”期间,我单位将继续增加公交车辆,根据《XX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2—2030年》,2016年至2020年每年将增加80台混合动力公交车,共计400台。需在购车资金落实到位的情况下,才能按计划实施。

(三)争取将驾校办成品牌驾校

加大公交驾校的宣传,加强驾校管理力度,扩大生源,增加C证假期学生班、VIP培训班,同时,招纳培养出一批A3证驾驶员,服务于公交运营,舒缓公司缺少公交驾驶员的压力。通过提高驾校的服务质量,争取将公交驾校办成XX市的品牌驾校

(四)继续提升公交信息化水平 ,树立品牌形象。

XX公交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在全省一直领先。天长路及南谯路等重点路段的公交站台上,电子导视牌已完成安装,带接通电源后,将投入使用。同时,率先在省内启动无线WIFI公交出行查询系统的建设工作,已于2014年5月正式推出了“兜兜公交”查询系统。公司还就金融IC卡在公交行业的推广使用与银行及系统商进行探讨,将同几家相关银行讨论实施步骤,与系统商做深层次的技术交流。今后将继续推进此项工作,提高公交的信息化水平。

(五)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培训专业人才。

针对公司后备力量不足的现状,将继续加大驾驶员、修理工培训的力度,储备后备人才;并将继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广揽人才,使公司的管理队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六)谋划成立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城市公交事业。

为融资搭建平台,按照市局主要领导的指示,结合公司的管理和发展需求,成立公交集团做准备,将全公司的工作任务分解,责任到人,管理到位,精细经营,做大做强公交事业。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