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电视台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现状

宁夏电视台发展现状      宁夏电视台地处西北腹地小省区,就其在宁夏传媒中的传播范围和广告经营来说,属于强势媒体,但和西北地区其他电视台相比,由于受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处于中间地位;与全国其他卫视相比,则属于弱势媒体。

长期以来,面对央视、省级卫视、城市台及数字电视的激烈竞争,宁夏电视台一直积极应对媒体市场挑战,尝试寻求突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顺应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表现在:   电视频道由1980年的2个增加到5个,电视人口覆盖率较高,数字电视用户所占比率较大。

宁夏电视台现有5个电视频道卫视、公共、经济、影视和少儿频道

2004年以来,宁夏卫视、公共、经济、影视频道本地覆盖率达85%以上,其中公共频道覆盖率为97%,在银川城区所有的频道覆盖中排名第一,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宁夏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普及率较高,2000年底,已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到2005年,有线电视用户入户率达30万户。

电视人口覆盖率为86%。

2010年9月宁夏广电网络实现“一省一网”,目前全区数字电视用户总数达62万,平移率达到99%。

数字平移后宁夏观众收看到的电视频道更多。

广告收入不断增加,广告经营管理有了较大起色。

1998年,宁夏电视台“上星”。

1999年,宁夏电视台广告收入比过去增长4倍,占全自治区广告份额的50%。

2003年,广告收入比过去增长5倍。

2004年,比照各电视台的时段刊例价,在各卫视频道广告花费中,宁夏卫视1~5月广告费比去年同期增长207%,名列西部各卫视第一位。

2005年经营总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50%以上,频道广告收入首次冲破亿元大关,实现了宁夏传媒广告业绩新突破。

2006年,宁夏广电总台广告中心对广告业务实行片区管理和行业管理,在相关频道和行业试行广告代理制,谋求以更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来推进广告创收。

同时,电视台广告经营部门制定了激励措施。

一是制定业绩提成比例,对员工创收进行奖励。

二是实行和完善用工制度,将广告部完成创收任务多、爱岗敬业、工作到一定年限的部聘人员转为台聘人员,为其办理“三险一金”,纳入电视台正式人员管理。

这些激励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告创收的提高。

本地收视率有所攀升。

据央视索福瑞2004年1~6月数据表明:在黄金时间段以及后黄金时段,宁夏电视台频道组合在宁夏所有可接收的频道中占有30.9%的市场份额;公共、影视、经济频道收视率分别名列本地频道第一、二、三位;宁夏电视台新闻节目、综艺类节目、专题类节目和其他类节目收视率均在所有本地频道中占据领导地位。

其中宁夏公共频道在银川地区观众认可程度很高,是银川地区的强势媒体。

观众平均忠实度为23.9%,位居银川地区电视收视市场第一位。

①   不断谋求电视节目创新。

宁夏电视台面对电视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断谋求节目创新。

创新之前的电视节目,虽然也在传播伊斯兰文化、西夏王朝的神秘历史、移民文化以及宁夏的新面貌新发展上有所侧重,但频道节目架构不够清晰,频道定位不够精准,节目质量方面参差不齐,节目的编排也不尽合理。

2003年以后,宁夏电视台加大了栏目改版和创新的力度。

经济频道率先改版,从2003年3月10日起,其新闻主打栏目《宁夏经视报道》压缩了常规性的时政新闻、会议报道,重点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向经济报道的专业化方向迈进。

新栏目重点关注经济生活新动态,内容更全面和时尚,播出时间也大大延长。

2005年7月,宁夏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后,推出了26个创新的电视栏目,栏目类型包括新闻资讯类节目以及电视杂志栏目、综艺娱乐节目等。

自此以后,宁夏电视台开始精心打造特色频道和品牌栏目,对频道节目架构和内容进行大幅调整,着力把宁夏公共频道打造成以“新闻和综合”为特色的主导综合频道

同时,采用强有力的节目编排手段,进一步加强对受众心理及节目走势的观察分析。

建立起一套以提高收视率为核心的节目编排协调控制机制,把收视率指标逐步与编排部分的奖金连在一起。

在提高节目质量上加大力度,强化了宁夏卫视作为宁夏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宁夏电视台特色节目播出平台作用。

这时期较有影响力的栏目是《印象宁夏》。

这是电视台自制的全面展示宁夏的杂志性节目,宗旨是向全国观众更全面地介绍宁夏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展示一个朝气蓬勃不断发展的新宁夏

这档栏目最终被打造成了一张“宁夏名片”,获得了较多的肯定和赞誉,较好地宣传了宁夏的发展面貌。

技术设备逐渐完善,技术改造不断升级。

宁夏电视台技术装备虽受地域和区域经济的影响而落后于许多省区,但与自身相比,改观明显。

2000年以来,宁夏电视台对原有设备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升级换代,4部米波发射机实现了影未前级、声机全固态化改造;组建了全自动播控中心等不同类型的机房;引进了部分数字摄录设备和非线性制作设备;调整改造了微波路由、信号系统和天线系统,组装了5讯道电视转播车,为宁夏电视台进行节目现场直播提供了技术支持。

宁夏电视台卫星地面站投入运行两年来,管理日渐健全,保证了卫视节目的传输。

②2003年,宁夏电视台综合频道对自动播出系统进行了改造,进一步提高了播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电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积极推进体制改革。

宁夏电视台员工队伍有330人,平均年龄36岁,采编、技术部分90%有大专以上学历,高级职称有45人。

对员工实行全员聘用制,同时实行第二用工制度。

目前宁夏电视台共聘用各类专业人才100多名,他们活跃在编采一线。

在体制改革方面,宁夏电视台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即在台长办公室的领导下,发挥编委会、技术委员会和办公室行政管理的作用,加强了全台系统间的综合协调,形成了台、中心、部的三级管理模式,确保政令畅通。

③      宁夏电视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宁夏电视台在媒体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不断把握发展机会,按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调整创新,力争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深挖各种资源,促进电视频道良性循环发展。

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遭遇各种困难和挑战,也出现一些发展难题。

表现在:   宁夏卫视频道的覆盖率在众多卫视中并不突出,宁夏电视台节目在本土的收视率尽管不断攀升,但总体偏低,观众对本土电视节目品牌认知度一般。

以2006年公共频道2~4月举办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宁夏赛区选拔赛为例,其在22:30~23:30的最高收视率达13.99%,而以往同一时段的节目收视率只有3%左右,日常收视情况可见一斑。

2006年据央视索福瑞收视调查显示,宁夏影视频道平时收视率为0.3%~0.6%,在举办“颐安杯”电视主持人大赛时,节目收视率才达到3.57%,其最高收视率为6.7%左右,这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没有形成品牌影响力。

学者宫京成、苗福生针对宁夏电视受众的调查显示,“宁夏受众在对众多电视频道的选择中,更为偏重选择央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卫视频道”,“96.4%的人经常收看央视一套,66.2%的人收看央视影视频道,收看宁夏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占60.2%,53%的人收看银川电视台频道”。

“对于宁夏本土电视台频道播出节目,观众主要观看新闻节目,如宁夏电视台的《宁夏新闻联播》、银川电视台的《银川新闻》等。

但大多数观众对宁夏本土电视节目品牌认知度较差。

调查显示,大多数受众在瞬间只能想起如《宁夏新闻联播》等固定的综合性新闻节目

对其他节目则往往叫不上名字。

尽管宁夏电视台《小燕子》、访谈类节目《卢佳相约》等有一定品牌认知度”,但总体而言,能被当地受众记住并叫出名字的节目少之又少。

调查显示,“观众普遍认为宁夏电视媒体的节目画面色彩饱和度不足(87.9%)、动感较差(79.5%)、包装质量的现代感不足(60.2%)”。

部分电视广告播出不规范,受整顿后面临经营难题。

2007年,在国家宏观政策和广告行业的调控下,宁夏广电总台频道广告先后两次遭到停播整顿。

宁夏电视业收入95%以上靠广告,整顿后优质广告资源离宁夏广电总台越来越远,这让广电总台步履维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

2009年,上海广播电视台广告收入超过75亿元,而宁夏卫视只有1.6亿元,尽管总台电视广告经营中心的人员对这个数字略感欣慰,但总体上是处在亏损或微利经营的边缘。

宁夏电视台自办节目较少,又各自分散,题材相差较大,难以形成合力。

靠引进电视剧吸引受众,有限的经济实力又拼不过其他卫视

以2005年为例,安徽电视台年收入7.38亿元,湖南卫视年收入7.04亿元,而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5个电视台一年的收入总和只有约4.46亿元,还比不上中部地区一个大台的收入。

节目形态上,尽管不断谋求创新,打破了单一的节目形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有所凸显,但在语言风格和形象包装上缺乏地域文化特点。

加上地处经济落后的西北、经济总量较低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宁夏电视业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

宁夏卫视变脸后的利弊透视   2010年2月,宁夏电视台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达成协议,将宁夏卫视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并机直播,宁夏卫视只保留《宁夏新闻》、《印象宁夏》、《全国新闻联播》等两个半小时的节目

2010年10月18日宁夏卫视改版,在《早间新闻》中扩大了本地新闻的比例,增加了午间、晚间时段两档本地新闻节目,《宁夏新闻》改为22分钟(原为30分钟),全部播出本地新闻

在整点新闻节目《最新闻》中增加宁夏资讯内容。

宁夏新闻节目和自制专题节目在全天播出总量中的比例提高到11%。

宁夏电视台与上海第一财经合办宁夏卫视,这是宁夏电视台实行制播分离的尝试,第一财经也借此实现了借壳上星。

这是电视媒体跨区域深度合作的体现,也是继青海卫视与湖南卫视合作后,跨省电视台的再度合作。

电视媒体跨区域合作,突破了地缘限制,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传媒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媒介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但是,要看到宁夏电视台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相比,处于弱势媒体地位,在媒介资源、内容产品、市场经营和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中,双方是不对等的。

上海第一财经属于合作中实力强势的一方,在对资源的利用、盘活方面,更具主动性,这也将造成两者在资源共享上的不对等。

从2010年改版后的播出情况看,除了上面提到的几档新闻节目宁夏新闻之外,宁夏卫视已变脸为专业的财经频道

如何在这短短的新闻时间内,达到宣传宁夏和为西部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如何提升宁夏形象,这是宁夏电视台面临的关键课题。

宁夏作为回族自治区,地理人文独特,民族文化丰富多元,西域文化气息浓厚,在电视内容生产和运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发潜力。

如果上海广播电视台既能结合第一财经的成功特点,又能兼顾宁夏的文化资源特点,真正做到认真了解宁夏地域的内涵,寻找适合西部文化与全国市场相适应的切入点和平衡点,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差异化特色,就能彰显出宁夏电视台的独特品牌魅力,就能在双方的长期效益上实现持久发展。

(该课题是北方民族大学校级科研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09Y005)      注释:   ①崔跃:《宁夏电视台――宁夏自治区和银川市的强势媒体(权威机构解读宁夏电视收视市场)》,《市场观察》,2004(10)。

②③徐赛:《迎接新世纪 再创新辉煌――写在宁夏电视台建台30周年之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1)。

参考文献:   1.宫京成、苗福生:《当前宁夏电视观众的收视特征与传媒对策》,《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2.《广电跨区域深度合作的意义与思考――上海广播电视台宁夏电视台合办宁夏卫视调研报道》,《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8)。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编校:施宇。

1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