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五星级”留守儿童家园]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农民外出打工者日益增多,而他们的子女大多数留在农村,这使得农村教育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那么,如何应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主要从“五心”的角度探讨万古镇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尝试以及构筑留守儿童家园的做法。

一、人人奉爱心      爱心人人皆有之,个个应奉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心亲人奉、朋友奉、邻里奉、师生奉、学校奉……万古镇小学是镇乡集镇学校,近年来周边乡村学校相继并入,较远的乡村学生因各种原因也到我校就读,使得万古镇小学成为一所集中的农村学校

全校1483人中乡村学生有1128名,其中留守儿童占645名。

针对这一实际问题,万古镇小学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党政的领导下,于2005年向本校教职工及社会各界人士借款150万元,新征地近10亩,修建了寄宿500人的学生公寓、供1000多人就餐的食堂,并增添了500多平方米的绿化面积,继后增建了12个班的新教学楼。

以上举措有效地保障了乡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学生公寓投入使用后,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全学期、月、周不同时间段的寄宿制。

灵活的寄宿制既方便了乡村学生,又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

可以说,寄宿制是目前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

对没有寄宿的留守儿童,镇党委、政府、团委、妇联、关工委齐抓共管,倡议和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有帮扶能力的共产党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无偿奉献,为留守儿童办实事,送温暖,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特别需要关爱的特殊的留守儿童落实一名代理家长代理妈妈。

二、教师献丹心      “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的神圣天职。

留守儿童落实一名代理家长代理妈妈,具奉献精神的首先是教师

古镇小学百余名教职工中,有74名党员教师和班主任及女教师与特别需要关爱的特殊的留守儿童举行了“一帮一”的结对帮教活动

大足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简报》中写道:留守儿童代理家长敬献了鲜花,象征对代理家长无限的爱;代理家长也向留守儿童赠送了书包等学习用品,激励留守儿童好好学习。

同时代理家长留守儿童交流感情,相互拥抱,并说一句心里话。

有的留守儿童动情地说:“老师谢谢您,是您给了我爸爸(妈妈)般的爱”;代理家长高兴地说:“孩子好好学习,我爱你。

”结对代表发言:“当一名留守儿童代理家长是光荣、是职责,代理家长要坚持每周给留守儿童辅导一次作业,每月组织看一本好书,每两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期组织参加一项兴趣小组活动,每年对困难的留守儿童给予经济扶持。

留守儿童代表说:“结对帮教,让我们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有了心灵家园、温馨港湾和爱心小屋,心理上得到了呵护,学习上得到了指导,生活上得到了关心。

我要好好学习,回报父母,报效祖国,感恩社会。

”   《大足日报》在《特别关注》版发表特刊专题报道了该项活动

报道中写道:留守儿童赵曼的父母在云南打工,一年回家一次。

她说:“看到别的同学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心里既羡慕又难受。

今天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从今天开始我有两个妈妈,一个是生我养我的妈妈,还有一个是平时关心我、照顾我的代理妈妈。

”大足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了活动现场实况。

这次活动还得到了共青团大足县委的赞扬,将活动剪影及活动内容编辑成《希望金桥飞越梦想》的精美宣传画册,在全县广泛宣传,以鼓励全县青年志愿者和更多教师献丹心。

三、关爱要诚心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在成长中面临如安全、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出现相当一部分农民“打了几年工,误了一代人”的现象,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留守儿童在整个社会分层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代理家长爱心人士以及教师关爱以弥补亲情的缺失。

而给予留守儿童关爱的主阵地是学校,关键在教师

古镇小学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学年度计划,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课题调研,并制订了具体的关爱方案,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及长效机制,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以给予这些心灵脆弱的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除此之外,万古镇小学利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佳节以及“三八”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假日召开留守儿童座谈会,对他们进行关爱和教育。

留守儿童生日时,学校会举办生日庆祝会,让他们精神上得到安慰,心理上感受到家园的温馨、校园的温暖。

教师除在学习、生活方面给予留守儿童关爱外,还关注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问题,多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障碍,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四、儿童乐开心      学校既是留守儿童的家园,又是留守儿童的乐园。

古镇小学历来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成立了书法、音乐、舞蹈、武术、美术兴趣小组,举办画展,开展“诵经典、唱红歌、讲故事、传箴言”活动,既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万古镇小学又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学校行动与策略研究中。

学校除正常的素质教育外,还加强了对留守儿童课外和校外的活动安排。

寄宿生早上由体育教师、值周教师带领晨练,下午放学后开展兴趣活动,晚上看电影并安排教师进行作业辅导。

双休日时,学校会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意义性强、趣味性浓的活动,如鲤鱼灯舞活动,从把竹子编扎成鲤鱼灯架、彩画鲤鱼灯、排练到表演鲤鱼灯舞,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兴趣也很浓。

现在,这部分孩子已成为学校“鲤鱼灯舞”表演的主力军,他们曾多次参加镇、县的各种大型庆典活动和上级的汇报、交流演出。

五、父母尽放心      万古镇小学留守儿童父母主要在重庆、云南、广州、深圳打工,我地有直达这些地方的长途客车,代理家长和老师利用暑假,帮助他们乘车到父母打工的地方去,增加彼此间的交流,弥补孩子缺少的亲情。

此外,留守儿童在目睹父母的辛劳之后,也会增强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独立生活的能力。

同时,父母利用这段时间可以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子女的现状,从担心变成放心。

寒假期间,除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之外,学校还会利用父母返乡过春节的时间,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向父母汇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情况,展示他们的作业和成长记录。

此外,代理家长和老师还会与留守儿童父母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达到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目的。

留守儿童在校上学期间,学校开通爱心连线,利用网络、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加强与他们父母的联系,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

关爱留守儿童,学校正在行动。

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全社会及爱心人士的关爱,“五心”凝聚,我们便能共同撑起一片蓝天――构筑“五星级留守儿童家园,让留守儿童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1.重庆市大足县万古小学2.重庆市大足县转洞小学)      (责任编辑:徐会超)。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