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07年月国开(央电)学前教育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电期末纸质考试必备、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码50;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整理00年9月7日。

、选择题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科学。

0~8岁 B0~3岁 0~6岁 0~3、岁 脑机能发展重要标志是()。

脑皮层抑制机能发展 B脑皮层兴奋机能发展 神兴奋程发展 条件反射出现 3幼儿记忆以(B)主。

记忆 B无识记忆 再认记忆 重复记忆 婴儿行与效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该阶段行模式处(B)。

反射练习期 B习惯动作期 有目动作形成期 感知行动期 5(B)阶段儿童有了物体永久性识并有了早期化动作。

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6()是婴儿社会性行。

微笑 B哭泣 愤怒 张嘴 7随着认知和言语水平提高儿童我心减少能从母亲角看问题这阶段依恋()阶段

无分化阶段 B低分化阶段 依恋形成阶段 修正目标合作阶段 8社会心理学认伴群体评价标准出现前(B)是对儿童有影响力人。

年长伴 B教师 长 其他伴 9下面哪阶段不是柯尔伯格三水平阶段学说提到? () 他律道德水平 B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0哪阶段儿童能对己所画图形赋予义? (B) 涂鸦期 B象征期 想期 定形期 二、判断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连续性重描述心理活动量增减。

[答案]对 对胎儿首先发展起是神系统高级部位。

[答案]错 3母亲产生长不良情绪对胎儿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

[答案]对 婴儿各种感觉通道是不协调只有几月感知运动协调才能将各种信息综合。

[答案]错 5儿童记忆再认记忆主。

[答案]对 6机械识记和义识记是儿童记忆两种方法。

[答案]对 7当遇到任难提高儿童再认能力明显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趋势。

[答案]对 8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表象进行思维。

[答案]对 9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是按直觉运动思维先具体形象思维随抽象逻辑思维顺序发展起所以三种思维方式是彼对立、相排斥。

[答案]错 0由外性剌激引起微笑是真正微笑。

[答案]对 成人要尊重儿童正当情绪表达方式尊重儿童情绪体验对不良情绪表现教导要及处理要宽容不能急躁更不能体罚。

[答案]对 儿童早期发展依恋是突然发生。

[答案]错 3儿童社会化程垂直关系比水平关系对儿童影响更。

[答案]错 儿童攻击性行有工具性侵犯和敌性侵犯。

[答案]对 5社会化程伴行是影响儿童社会行重要因素。

[答案]对 6柯尔伯格认儿童道德水平阶段所有人都能达到高水平

[答案]错 73岁以前儿童听到音乐表现出发蹬脚等动作会随着作品不而有所变化。

[答案]错 80~岁儿童对美术欣赏是纯表面和直觉。

[答案]对 9学前儿童游戏兴趣指引是型心理特。

[答案]对 30儿童5岁以才认识到性别稳定性特征。

[答案]错 三、简答题 3简述体心理发展基规律。

答()发展生物性和社会性; ()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 (3)发展普遍性与差异性。

3试述儿童记忆策略具体表现。

答()视觉复述策略; ()特征定位策略; (3)复述策略; ()组织性策略; (5)提取策略。

33简述~6岁儿童语法结构发展趋势。

答()从浑浊体到逐步分化; ()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3)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 ()句子长由短到长。

四、论述题 3试论述早期依恋对期行影响。

答()对社会性发展影响安全依恋儿童有着积极心理状态乐交往、乐探、信对周围有很控制感。

而不安全依恋儿童较多地发展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信、情绪不稳定等特。

()对情感发展影响如儿童能够形成良依恋它将导致人信赖与信并且成功地依恋己伴与代。

相反他将可能成依恋缺乏不牢靠成人不能发展成父亲或母亲。

(3)对认知发展影响安全依恋儿童能主动热情地接近问题坚持性较与人合作能主动调节己行。

而拒绝型依恋儿童则对问题不感兴趣遇到困难表现出消极情绪反应很容易失望不能独立问题。

五、分析题 35当孩子遭遇挫折 班毛毛幼儿回直喊着嘴副可怜样子。

妈妈问才知道今天幼儿 朋友画画比赛很多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

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声哭 了。

请根据上述材分析毛毛心理并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建议。

答这是毛毛幼儿受挫尊心受到伤害正常表现。

说明毛毛我识觉醒开始关别人对己评价了。

挫折容易损伤孩子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问题能力; 孩子成长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那种想通毫不吝啬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方式提高孩子尊做法是错误; 孩子尊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成就基础;有利孩子健康成长养育行能助孩子建立可信般尊。

作妈妈方面要维护孩子尊心鼓励孩子增强信心另方面也要向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目标使其通主观努力实现。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