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西柑桔类水果出口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江西柑桔水果出口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1 江西柑桔产业论文联盟基本现状   目前江西省的柑桔水果品种主要有赣南脐橙南丰蜜桔新余蜜桔、靖安碰柑、遂川金桔、寻乌蜜桔和新干三湖红桔等,主栽品种和出口品种主要为赣南脐橙南丰蜜桔新余蜜桔。   1.1 桔种植情况   江西气候土壤适宜柑桔类的生长,其中赣南地区脐橙种植面积超过180万亩,年产量达210万吨;抚州的南丰蜜桔甜酸度天然黄金比例搭配,品质优良,现种植面积约60万亩,产量达80万吨;新余蜜桔经过20多年的筛选、培育、中试和推广,成为继南丰蜜桔赣南脐橙之后的第三大主推柑桔品种。   1.2 桔出口情况   2008—2009年度,江西柑桔出口11.6万吨,货值6246.6万美元,比2007年度分别增长30.3%、90%、44.1%,出口额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10%,出口国别达23个,主要销往东南亚地区,加拿大、欧洲等水果高端市场销量也在逐年增加。其中,南丰蜜桔对印度尼西亚连续两年出口量创下新高,2008—2009年度出口量达116200吨。   2 柑桔产业出口遇到的问题   江西柑桔出口起步晚,底子薄,要大量出口还需解决诸多问题。 毕业论文   2.1 遭受国外技术壁垒   作为农产品,柑桔较容易遭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不断颁布新的技术法规,扩大管制范围;不断对农产品增加检验检疫项目,要求更加严格。同时,各国对农药残留关注的项目多,农残检测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耗费了时间,延缓了通关速度,出口贸易风险加大。因桔小实蝇因素,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至今未对我国开放柑桔市场。   2.2 企业规模小,标准化水平低    江西柑桔生产模式多为松散式、粗放型经营,果农的安全、绿色生产意识总体不强,病虫害和农药的施用得不到科学控制,产品质量因标准化水平低,无法树立自己的品牌。目前,江西以公司+基地+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大型龙头企业较少,51家出口柑桔包装厂中,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不到10家,出口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同时,行业组织发展滞后,企业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出口市场风险和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不强。   2.3 外销市场过于集中   在销售区域上,江西柑桔出口产区主要集中在南丰县和赣州地区,外销市场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和俄罗斯等非柑桔产区,近几年由于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其消费水平降低,影响了江西柑桔出口。而在销售时间上,由于两个出口产区的防腐保鲜技术落后,只能以鲜果出口为主,而鲜果的上市时间短而集中,因此出现了产量越大,企业的销售压力越大,价格越低,利润越薄的现象,严重打击了企业生产积极性,也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4 意识不强,市场秩序不规范   江西柑桔习惯以地域或产地作为品牌名称,如赣南脐橙南丰蜜桔。但是,以地域或产地作为品牌名称排他性弱,不利于竞争,也不利于消费者甄别产品。加之两地的柑桔生产企业的原产地标志保护意识较弱,导致市场中假冒产品层出不穷,鱼龙混杂,品质参差不齐,严重削弱了竞争力,难以与外地柑桔相竞争,更难以与国外品牌柑桔相抗衡。同时,大量对外供货导致逃漏检现象依旧存在,达不到质量安全要求的产品,以次充好,通过非法渠道出口,扰乱了柑桔市场正常秩序。   2.5 配套不完善    江西柑桔产业起步晚,从种植出口的产业化体系还不完善。许多柑桔生产企业为中小企业,甚至相当部分企业仍处于原始作坊状态,种植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生产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加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生产资金投入不足,灌溉和施肥得不到保障,柑桔品质不稳定。   3 柑桔出口的建议   3.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确保质量安全   一是对化学投入品严把准入关。对农药、化肥、保鲜剂等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加强监管,杜绝高毒、假冒的化学投入品使用。二是加强对果园周边环境和有害生物的监控。加强对果园和包装厂用水污染的监测,定期抽查土壤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情况,禁止果园周边建立高污染工厂。开展有害生物监测,将疫情遏制在萌芽状态。三是推广柑桔标准化种植和产后商品化处理。鼓励企业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保鲜和包装、贮藏设施设备,鼓励采用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有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生物肥、生物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代写论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