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镁和碳酸氢钠湿热敷对长春新碱外渗护理的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更有效的长春新碱外渗护理方法。

方法 对VCR化疗外渗的22例患儿用5%硫酸镁碳酸氢钠湿热敷与单纯硫酸镁湿敷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

结果 硫酸镁碳酸氢钠湿热敷显效率达75%,单纯的硫酸镁湿敷的显效率为30%。

结论 硫酸镁碳酸氢钠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的硫酸镁湿敷

【关键词】 硫酸镁;碳酸氢钠;显效率;护理白血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从形态学的角度,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

植物碱类药物—长春新碱(VCR)是ALL联合化疗必不可少的药物,贯穿于化疗的全过程。

长春新碱在静脉输入时,由于对血管内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引发外渗,引起化学性静脉炎,即无菌性炎症。

针对这一状况,本文进行了单敷硫酸镁硫酸镁碳酸氢钠湿热敷的对比观察,以期探索出一种对VCR外渗护理的更好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内蒙古医院小儿血液科应用长春新碱化疗外渗病例22例,其中,用50%硫酸镁湿敷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3~8岁,作为对照组

用50%硫酸镁加5%碳酸氢钠湿热敷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3~8岁,作为观察组。

1.2 给药方法 患儿给药按1.5~2.0 mg/m2加0.9%NS 30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

在给药前后,均用0.9%NS冲管,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1.3 观察护理 在静推长春新碱过程中回抽,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同时,询问患儿有无疼痛,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水疱等。

如果发现外渗,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接注射器,抽出渗出液。

对照组将50%硫酸镁注射液20 ml摇匀后,均匀地洒在6 cm×8 cm的方纱上,湿敷外渗部位。

观察组将50%硫酸镁加5%碳酸氢钠各10 ml,混合摇匀,均匀地洒在6 cm×8 cm的方纱上湿敷,同时给予热敷。

每隔15~20 min更换药纱一次,每日约敷6~8次,同时抬高外渗患肢。

2 结果  两年共观察长春新碱外渗病例22例。

病人在3天内愈合为显效,3~7天内愈合为有效,观察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看出,两组病人外渗在7天后均愈合,没有留下瘢痕,总有效率都达到100%,但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观察病人的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即50%硫酸镁加5%碳酸氢钠湿热敷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单用50%硫酸镁湿敷

出现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硫酸镁属于高渗性溶液,镁离子可直接舒张周围血管平滑肌,引起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2],从而可减轻病人的疼痛,使血管扩张,有消炎去肿的功效。

如果硫酸镁碳酸氢钠混合湿热敷,碳酸氢钠可以和长春新碱结合,产生化学沉淀,加热后促进了VCR药物的吸收,从而减轻了外渗对皮肤的烧伤作用。

表1 两组病人护理效果对照  3 讨论  通过对VCR外渗护理观察,我们观察到50%的硫酸镁,5%碳酸氢钠长春新碱外渗的吸收,保护皮肤血管有很好的疗效,副作用小,病人血管无损伤,痛苦小并容易接受再次化疗

同时,医疗耗资少,使用方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VCR外渗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伍曼仪,黄绍良.现代小儿血液病学.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39.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5.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