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赵玫作品的优雅 赵玫作品

摘要:优雅一直被赵玫奉为写作的理想状态,她的作品的浪漫风格(包括她思想传达上的理想主义),文字组织的新奇别样,特别是她的艺术感觉、她梳理情感时的喃喃自语以及她对散文语言诗性突破,都彰显着她“优雅”的品位,更彰显着古老汉语优雅和美丽。

关键词:赵玫 汉语 优雅 感觉 诗性 独语      人们都说赵玫优雅的,并尽数其优雅的气质、优雅的心态、优雅的生活甚至优雅的写作,然而,我说作为作家的赵玫,其优雅首先表现在她对汉语的敏感,对汉语优雅品位的孜孜以求。

赵玫语言,特别是她的散文语言,散发着她的女性气息,透露着她的女性优雅,是那么卓尔不群,引人注目。

这是一种自由的、感觉化了的,是一种简洁的、讲究节律的,是一种个性的、灵性的语言,是一种真正将汉语优雅发展到极致的语言

赵玫语言成就了她的优雅,还是汉语优雅成就了她的优雅?   感觉优雅   赵玫散文是典型的女性散文,其彰显内心世界、诉说心灵感受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

冯骥才曾这样说:“赵玫是那种不肯绕开自己的作家。

如果写别人她便顿失文采。

她恨不得每一句话都穿心而过,挂走或带走她心里什么重重的东西才痛快。

一旦某种情绪过浓、过强、难以自制,立刻化为动笔的缘故:一投入,便是五脏六腑、要死要活的投入。

”①赵玫自己也称自己的散文写作是“灵魂的挣扎”,于是,读赵玫散文,你不可能不投入,不可能不跟着她的感觉感觉

那独特的感觉,以及对各种感觉的有情有味的表述,虽然常常令我们这些习惯了阅读用规范性的语言写就的“美文”的人大跌眼镜,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诉诸灵魂的语言,是一种“自由的”、“感觉化”了的语言

来看看赵玫是怎样操作她的语言的:   “炫目的阳光呼啸而来,洒了我一脸一身,我跳起来招招手,更多的阳光扑过来,弄得我鼻子痒痒的。

”   读此句子,你会情不自禁地被其中强烈的艺术感觉所征服,这感觉化了的字句裹挟着作者的情感呼啸而来,打破了传统遣词造句的规范,对读者的视觉感官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汪曾祺先生曾将它归结为:是以“代客观为主观;代物象为意象;把难以言状的心理状态转化为物质的,可捉摸的生理状态”。

也就是说,赵玫感兴趣的不是证明性的纯客观描述,而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通感共振,将抽象的心理状态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呈现于读者面前。

赵玫笔下的阳光已与我们常见的语体形态有了极大的不同。

她的隐喻是个人化的,没有以往浅表的、公共性的喻体,而是潜沉在全部视角之下,诉诸感官以具体的意象,却不做明确的投射和清晰的呈现。

因而,她的隐喻意义是模糊的但又是综合的,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解释的可能性,也激起了读者丰富的联想,给人们以陌生感和新奇感,使赵玫散文具有了极大的个性和灵性。

还有《一本打开的书》、《灵魂之光》、《欲望旅程》、《分享女儿分享爱》等,读它们,总会感到大量源于个人生活和内心体验的感觉奔涌而来,这些感觉化了的语言和不无感伤的人生述说,细腻传神的景物描绘,飘忽灵动的意象,以及如歌如泣的抒情调子交融在一起,构成了赵玫散文独特的艺术情致。

这种感觉化了的散文语言,加之作者对人生、对世界、对心灵的独特感觉解构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正统的散文语言,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流动着的语体”,创造了一种新的优雅

汉语的灵性恰恰也产生于这种极个人化、感觉化了的语言,鲜少的几个字勾勒出大面积的美景和无尽的回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不是某一个感官的享乐,而是全部感官或超感官的共鸣,是字中有曲、字中有画,是流动的音符、绚烂的绘画、跃动的舞蹈,是一切美的总和。

这种流动着的优雅赵玫的,更是汉语所独有的。

独语优雅   读赵玫那些吟咏性情、独抒性灵的散文,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她“独语”和“诉说”时灵魂的挣扎,以及因这“独语”和“诉说”传达出的赵玫式的优雅

我很爱他。

但我还是很孤单。

……   我独自写作。

独自与我的灵魂交谈。

我努力而认真地做着这一切的时候,有很多时间他就坐在我的对面或是靠在我身边的那张床上。

那么切近。

他抽烟。

烟雾笼罩。

那迷蒙的思绪。

哪怕那么切近。

我仍然孤单。

我沉入我自己。

进入那个心灵的角色。

不知道外面都发生了什么。

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在一个那么空旷的世界中已经没有他。

总之那是个只属于我的别人走不进的世界,尽管没有路。

总之是一个人。

总之是孤独。

这真是一种深刻到极点的寂寞,即使有爱,即使“他就坐在我的对面或是靠在我身边的那张床上。

那么切近”,她仍然意识到“心没有伙伴”。

面对着这样“一个那么空旷的世界”,“只属于我的别人走不进的世界……”,全部的感觉就是“总之是一个人。

总之是孤独”。

这样的情绪、这样的孤独和寂寞不是单纯靠爱就可以安抚的,那是一种心灵本质上的孤独和无可依托。

为了彰显这种情绪,赵玫将“我很爱他”、“但我还是很孤单。

……”断行排开,并使用了不同的标点,目的在于强调。

前者强调“即使在有爱的时候也一样孤独”,后者强调这种孤独的无奈,而且言犹未尽。

接下来,赵玫又用了繁复得近乎于�唆的语言,喃喃独语,使用了短到不能再短的句子、简到不能再简的文字,直白而絮叨地与自己的灵魂交谈、独语、诉说。

这样一种独语体的表达方式,目的在于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哀婉、缥缈、虚空的氛围,真切地传达出赵玫敏感而独特的内心体验,并以这样一种非常感性的方式直接诉诸并感染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似乎仍嫌不够,赵玫又让这种“独语”,与诗意的抒情纠缠在一起,什么“黄昏时哀婉的长笛”、“田野里无言的行板”、“如泣如歌的诉说”以及缥缈的虚空和茫茫的宇宙等,意象纷沓而至,于是,“独语”和“诉说”便不再有若即若离的审美距离,不再是可以感觉得到,可以被感染、被感动但却把握不住的虚幻,而是变得能够走近了,能够感受着赵玫感觉,体味着赵玫浓浓的情怀了,这种情绪弥漫在你的周围,包围着你,浸润着你,你能不感染?能不感动?这真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赵玫式的话语表达!难怪赵玫自己也说:“有时候,我会听一些读者和朋友说,他们翻开那本书不看作者的名字,但读过几行之后,便知道那一定是我的作品,我的独特的表述的方式。

我想,那就是他们已经熟悉了我的话语的方式。

”②这是人们熟悉的、喜欢的表述方式,也是一种优雅的表述方式,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优雅汉语的继承与发展。

诗性优雅   读赵玫散文有时你会觉得句子有点“拗”、有点不那么顺,与我们惯常读过的散文节律有那么点格格不入,这是以一种赵玫式的语音规范来创造的新的语言形式。

赵玫将文言词嵌入散文语言节奏中,她将原本安稳的、人们所熟知的散文节奏割裂开,她在人们认为最不该停顿的地方突然停顿,又在人们认为最应该停顿的地方不加标点,粘连成长句等,总之她以诗性语言创造了一种鲜活的散文节奏,一种含蓄、蕴藉的诗性优雅

如:   “一个人,一生,为什么,不能,做他想做的事呢?”   这是赵玫惯用的叙事方式。

传统句式顿歇被打破了,熟悉的长句,改成了不寻常的,甚至可以说是支离破碎的短句、奇句,以句子的破碎来营造意象的飘忽,不仅呈现了思想的破碎,而且于散文中营造出了似诗非诗的感受,赵玫就这样不停地在其散文的形式与诗的形式中做来回的转换,长短错落有致,或拒绝使用标点的长,或仅一字成句的短,或出以虚字,而改变整个句式的主从关系。

都使语言显得有点“隔”,又往往使“意义”与“节律”产生冲突,但对于赵玫这样的情绪化作家来说,却正好可以突显其悲天悯人的情绪和抑郁不平的心志。

如:   “春天编辑部请北京一些作家来开会。

有铁生。

有铁生,于是,你发现,那个来得最早最准时,比大家都早,甚至比我们都早的人,是铁生。

你感动吗?而且,唯一铁生的来,最不容易;唯一铁生的来,是要坐轮椅,用手摇。

”   长句子被拆短了,“气”显得不那么顺畅,磕磕绊绊,却正好表达出作者思绪的断续,内容更耐咀嚼和回味,“味”也由此而出了。

这些被拆分出的词或字看上去像一堆散落的珍珠,经作者一串联,即刻生出千种摇曳,万般风情,错错落落奔涌而来,裹挟着赵玫对史铁生深深的关爱。

倒不是作者有意要制造阅读玄机,而是作者心绪本真的、自由的流露,也是汉语展示出的特殊魅力。

申小龙曾说,汉语语词单位的大小、性质往往无一定规,有常有变,可常可变,随上下文的声气、逻辑环境而加以自由运用。

语素粒子的随意碰撞可以组成丰富的语汇。

词组块的随意堆叠、包孕,可形成千变万化的句子格局。

③可以说,赵玫尝试了多种散文句式,细究这些变异了的句子和这种时时反常态、创造新句型的做法,是赵玫创新求变的表现,也是赵玫优雅品位的追求。

赵玫原本就是情绪型作家,迁就着既成之规律原本就是一种困难,能战胜技术上的困难便是艺术创造中最大的乐趣。

所以,感受赵玫散文优雅,常常起于她难能可贵的自我超越,起于她应对技巧变换时的纯熟与巧妙。

清人李渔曾说:“尽有当断处不断,文至不当断处而忽断;当连处不连,忽至不当连处而反连者,此之谓缓急、顿挫。

此中微妙,但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能口授,不能以笔舌喻者。

”似也明白地指出,懂得散文节律营构的人,总是刻意使文句的韵律突破常规,代之以精简的句式、参差的节奏。

犹如正常中的反常、流动中的静止,以出其不意的顿歇、粘连,产生一种生新的节奏,而使读者感受到意料之外的效果,也充分表达作者心中浓郁的感情。

汉语优雅就是源于这种“寓变化于整齐”的变化。

赵玫是感性的,其情感想象原本带有几分野性,写在文里,虽然它们仍显盈余,却多了几分冷静与克制,这也许就是似诗非诗的精练与节律锻炼出来的吧。

这也是赵玫优雅

汉语优雅往往也体现于这种约束中的简练,我们不说汉语的思想、哲学价值,汉语的精练就足以让全世界骄傲。

唐诗宋词人人向往,却始终无法翻译给国外友人,就源于唐诗宋词的精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寥寥几个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图景呀!优雅,除了汉语还有哪种语言可以达到如斯效果?   赵玫优雅的,汉语优雅的。

如果我们试着把赵玫的甚至是汉语优雅延伸到母语的每一个角度、思想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不妨把优雅看成是与生活相关的日常美学与行为修养。

不用千山万水长途跋涉,只要我们换一种心境、换一种阅读方式,用心去体味,文字的优雅就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坚强,让我们的爱情变得持久,让我们的人性变得更有尊严。

④   王蒙说:“汉语特别是汉字,是讲究审美、讲究联想、讲究灵性与神性的语言文字。

”   舒婷说:“魅力汉语对我们的征服,有时是五脏俱焚的痛,有时是透心彻骨的寒,更多的是酣畅淋漓的洗涤和‘我欲乘风归去’的快感。

”   赵玫说:“多年来在形式的不断变革中,对我来说唯一固定下来的,是我的话语的方式。

……譬如语气的转折,譬如字词的选择和搭配以及连接以及句式以及标点的使用一类。

”⑤   由此可见,“优雅汉语”背后,贯注着赵玫以及所有当代作家对汉语的热爱和钻研。

我们愿意从文字中享受赵玫优雅,愿意回望汉语的源头、用心体味汉语优雅,更愿意传承汉语的精髓,这样,我们将重新“收获”汉语曾经有过的灿烂和辉煌。

注释:   ①冯骥才:《享受这片月光》,《文学自由谈》,1991(2)。

②⑤赵玫:《逝水流年》,《文学自由谈》,1998(6)。

③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72页。

④胡传言:《优雅汉语能拯救那些日益粗鄙的心》,《南方都市报》,2005年4月26日。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基础教学部)   编校:董方晓。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