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诊断的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内癌肌层浸润程度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对26例子宫内膜患者用TVCDS观察病灶的二维图像特征及血供特点,判断病灶肌层的关系,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

结果 经TVCDS检查的26例内膜患者有无肌层浸润的总准确率为85.7%,对无肌层浸润准确率为87.5%,对浅肌层浸润准确率为84.6%,对深肌层浸润准确率为80% ,其敏感性为85.7%,特异性92.3%。

结论 TVCDS能清晰显示病灶的大小、边缘、内部回声,其与肌层的关系及病灶的血供特点,对内膜肌层浸润程度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术前判断内膜肌层浸润程度的首选检查方法。

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患者术前正确切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对手术范围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探讨TVCDS对子宫内膜癌的浸润程度准确性,以期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0—2007年经TVCDS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患者2 6例, 年龄45~74岁,平均5 7岁。

临床表现:以老年性阴道流液、不规则阴道流血,因经期延长,淋离不断而就诊。

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EUB—6500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为2~5 MHz,阴道探头频率6.5—13MHz。

先经腹部超声检查子宫附件及盆腔有无异常,再嘱患者排空膀胱行阴道超声扫查。

观察子宫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子宫内膜的厚度、内部回声、边缘是否规则、内膜肌层的低回声晕是否连续[1]、病灶肌层的关系,测量病灶边缘距浆膜层的距离,观察病灶内血供情况,来判断病灶肌层浸润程度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手术的分期标准将子宫内膜浸润肌层程度分为: Ia 期: 无肌层浸润,肿瘤局限于内膜层; Ib 期: 浅肌层浸润,浸润深度<1/2肌层厚度; I c 期: 深肌层浸润,浸润深度 >1/2肌层厚度[2]。

病灶内及周围肌层血流丰富程度分为4级:0级为无血流信号显示;Ⅰ级有少量点状短棒状血流信号显示;Ⅱ级有较密集点状及条状血流显示;Ⅲ级有网状或树枝状血流信号显示[3]。

。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