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学习感悟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是社会第一资源,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科技创新是另一重要资源,科教兴国是国家的基本战略。这些都告诉我们,高等教育的覆盖面是国家未来发展极其重要的一环。从这一实际出发,国家提出政策,国家教育经费到2012年将达GDP的4%,这不仅可以改善高等教育率偏低的形势,也是一种惠民政策,老百姓将来用来支付教育的费用就降低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要把政策落到实处,实事求是,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办对事,办好事。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5句话概括,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学习始终要读原著,不读原著,何以将精辟的理论了解深透从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不读原著,何以了解理论来源并指导实践?邓小平总设计师曾经说:“学习马列主义要精,要管用。”而我们总是太过流于形式,高中三年都在学马列主义,大学继续学习,可课上完后,知识都还给老师了,一点不剩。也许还记得很多原理,可是极少用来指导实践。总是在错误发生后,才突然明白原来我们可以用理论指导实践。大学生理论指导实践意识的缺失很严重,但都高喊着理论指导实践的口号,这种形式化的存在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来逐渐改变。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理论功底不扎实,能讲几句理论,但都不知道出处,不知道如何运用,这需要读原著原著可以告诉我们这种理论在何种情况下指导何种实践,可以解决我们诸多疑惑。有空多读原著

马克思主义也不一定都适合中国国情,我们党摸着石头过河,才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产生了才能指导实践,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是各级政府和人民理论指导实践的体现。

我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正是有了这三大优良作风,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国以后又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文化大革命中,党的优良作风一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总设计师多次提出,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要把党的好作风继承和发扬起来。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中都明确提出“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再不能过于形势,要真正落到实处。今后的工作中,党支部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自身发展要践行经院精神,谨记经院校训。个人的发展要与集体的发展溶于一体,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就是我们党员自身的发展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