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分析心肌标志物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对两组的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进行检测, 比较检测结果。
结果 不同时间段观察组的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毕业论文网 /6/view—11528526.htm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标志物;快速诊断;血清肌红蛋白ki.11—5547/r.2015.33.023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有着较高致死率的常见心血管疾病, 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 易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威胁[1, 2]。
近些年来, 该病在国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显得颇为关键。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血清学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有着重大意义, 对心肌标志物进行检测, 可反映患者病情, 为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
本院对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三种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加以探讨, 取得显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25例, 女20例, 年龄25~70岁。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心律失常和神志障碍, 经心电图和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查全部确诊。
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3例, 女22例, 年龄27~67岁。
两组均排除心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患有恶性肿瘤或其他重症急病者。
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在入院后采集3~5 ml静脉血, 置于肝素锂抗凝真空管, 摇匀后使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浆分离, 通过胶乳颗粒增强免疫比浊分析法检测肌红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水平, 同时使用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试剂盒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
观察组则在心肌梗死发作后1~4 h、4~8 h、8~24 h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对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展开检测。
1. 3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心血管内科疾病, 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 致病原因有很多, 如过度劳累、暴饮暴食、寒冷刺激等。
患者多表现有胸骨后疼痛、胃肠道反应、神志障碍等, 生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 需及时予以有效治疗[3]。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 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可做出正确诊断, 进而给予及时治疗, 缓解患者病情。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心肌标志物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有着重大意义, 此次研究选取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三种心肌标志物。
肌红蛋白是一种主要分布于心肌和骨骼肌组织的氧结合血红素蛋白, 正常情况下, 人体内的肌红蛋白浓度较低, 当发生急性心肌损伤时, 肌红蛋白会迅速被释放到血液中, 2~3 h后就超出正常值, 9~12 h达到峰值, 24~36 h后会逐渐恢复正常。
所以, 常将肌红蛋白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早期指标, 其灵敏度高, 但特异度差, 骨骼肌受到创伤, 或肾功能衰竭等都会导致肌红蛋白升高, 因此临床上经常结合其他心肌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
如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等, 可有效避免单项检测造成的漏诊和误诊。
肌钙蛋白由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C三种亚单位组成, 是心肌细胞中特有的蛋白质, 可对心肌细胞产生收缩作用。
当心肌受到损伤后, 肌钙蛋白复合物会释放到血液中, 4~6 h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4]。
肌钙蛋白I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在目前是最为理想的心肌梗死标志物, 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肌酸激酶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及骨骼肌细胞的胞质中, 由于并不是心肌特有的一种酶类, 所以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容易出现假阳性检测, 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对较差, 在诊断中也需联合其他心肌标志物进行检测, 以提高灵敏度。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三种心肌标志物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林伟强. 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8(8):1117. [2] 盛大平, 徐元宏, 沈继录, 等.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8):896—897. [3] 刘风雨.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10):113—114. [4] 乔树洲, 张明旭, 刘丽华, 等. 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心肌标志物水平变化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17): 1912—1913. [收稿日期:201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