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生寄养_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为进行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调查访谈法,选取江苏省徐州市农村地区小学六年级至高三阶段超生寄养儿童70名和徐州地区4所高师预科段30名曾经被寄养学生为被试,选用SCL—90为测量工具,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定。

结果 近50%的超生寄养儿童有强迫心理和强迫行为,人际关系敏感;近1/3的超生寄养儿童感到焦虑,有异常行为。

超生寄养儿童中,女童的焦虑恐惧水平高于男童,男童的敌对水平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见表1。

2.3 超生寄养儿童与非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 超生寄养儿童各因子得分和总分均高于非超生寄养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见表3。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不良,以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敌对症状、偏执症状等最为严重;近1/3的超生寄养儿童感到焦虑,有异常行为;超生寄养儿童与非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总分、抑郁、偏执、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因子上均存在差异;超生寄养儿童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超生寄养儿童

笔者分析,超生寄养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的亲子分离超生寄养儿童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2]。

首先,早期的亲子分离使儿童失去了对父母的依附,给儿童带来巨大的分离焦虑

儿童父母有强烈的依附感和被保护的需求,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不确定感以及无归属感,从而引发恐惧焦虑甚至是失望和痛苦。

其次,早期的亲子分离使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归属和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小不能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使他们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并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3—4]。

再次,长期的亲子分离导致亲子沟通和交流的缺乏,影响亲子关系,一些不良的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也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

最后,长期的亲子分离造成了亲子教育的缺失。

生活在亲戚家中的超生寄养儿童从小远离父母,使父母对他们的教育鞭长莫及[5]。

(2)为逃避超生的处罚而东躲西藏,使超生寄养儿童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

当人处于恐惧状态时,尤其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时,很可能就会引发一种极端的行为方式,严重时出现激动不安,思维和行为失去控制,甚至休克。

因此,儿童需要安全的环境,不仅是物理环境上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心理环境的安全[6]。

(3)“黑孩子”的身份使超生寄养儿童备受歧视[7]。

有的超生寄养儿童没有合法的户口,所以无法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大部分儿童会产生被家人抛弃被社会抛弃的感觉,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不少超生的孩子还长期受到社会歧视,给他们的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给其心理发育留下阴影;有的超生寄养儿童不仅仇视父母,而且仇视社会,形成反社会人格[8—11]。

(4)超生寄养儿童寄养时遭受的冷落和忽视,给其心理留下阴影。

很多抚养人自己本身就有孩子需要照看,对于超生寄养儿童可能会照顾不周,尤其是忽略了超生寄养儿童心理上的需求,这就导致被寄养儿童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胆小畏缩的性格[12—14]。

不同性别超生寄养儿童焦虑因子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女童焦虑恐惧水平明显高于男童,男童的敌对水平明显高于女童。

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对男女超生寄养儿童的态度不同,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女孩比男孩受到更多的歧视,女孩受到的心理伤害更大,而男孩则受到父母更多的溺爱。

不同寄养年限超生寄养儿童恐惧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寄养时间越长,得分越高。

寄养时间越长,亲子交流和沟通的时间越少,亲子分离的伤害越难弥补。

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心理引导,也同样会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4 参考文献   [1] 于瑞,甘琼.莫让寄养毁了孩子.农村教育,2004,(8):8.   [2] 罗国芬,邓喜芬.寄养:到底有什么影响――农村初中寄养子女群体社会化状况调查报告.青年探索,2002(6):7—11.   [3] 罗国芬.走向“问题化”的儿童寄养.青年探索,2004(4):45—48.   [4] 罗国芬,邓喜芬.寄养经历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比较视角中的图像.青年探索,2003(1):20—23.   [5] 叶仁荪,曾国华.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6,(11):73—78.   [6] 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17—919.   [7] 田佃.黑娃娃的幸与不幸.事件关注(下半月),2007(4):6—8.   [8] 蔡群.寄养孩子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应对.中华家教,2006(4):38—39.   [9] 郭兵.应注重寄养探亲型孩子的教育工作.小学教学参考.管理,2004(18):23—24.   [10]李秋芳,编译.寄养中的幼童的多重脆弱性与综合服务需求.国外医学情报,2006(2):6—12.   [11]张建育,贺小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32—933.   [12]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发展特征.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17—919.   [13]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14]席居哲,桑标,邓赐平.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特色研究.心理科学,2004,27(1):72—76.   (收稿日期:2010—01—11;修回日期:2010—02—20)。

4 次访问